分卷閱讀223
好吃的菜,經過了同樣口味的長久洗禮后,也會疲憊的。于是陶清風某天晚上,乘著涼風習習在田邊散步時,發現田里聳動著兩個身影。陶清風連忙用手機的電筒光線照向那邊,道:“什么人?”原來是劇組兩個攝影組的小哥,準備在田里抓田雞(一種青蛙的別名)烤來吃。結果田雞沒抓到,他們倒是被水里的螞蟥吸了不少血。這兩人哭喪著臉,對陶清風說:“這些惡心蟲子扒在腿上,怎么都拉扯不下來?!?/br>“別拉扯,那反而會越吸越緊。拉斷了,它們口器可能還斷在里面呢?!碧涨屣L連忙制止,嚇得那兩個小哥臉色都變了。陶清風讓他們把褲腿撩到膝蓋上,還好每人小腿上就兩三只,這里的水質不差,螞蟥不算多。那兩三只螞蟥吸了不少血,撐得顏色都有些透明。陶清風把他們帶回院子那邊,取了打火機點燃一支蠟燭,靠近兩人小腿部分,小心翼翼不讓火苗燒到螞蟥,然而靠在極近的地方,不一會兒那幾只螞蟥身體就軟了,隨即被熱氣熏得蜷縮起來,紛紛從兩人腿上掉下來,被他們連忙一腳幾個給踩死了。“謝謝,清風你懂的真是太多了?!眱蓚€攝影小哥心有余悸地看著他手中熄滅的羊燭。“舉手之勞?!碧涨屣L回到院中,繼續裹著蚊帳背劇本,拍攝進程過半,明天他就要首次拍,劇本上趙輝無私幫助古菊,在她出工時,替她看著那幾個小崽子的戲。最小的孩子才三歲,還需要人幫忙喂飯。找的群演也是這里村民的小孩子。陶清風沒照顧過小孩子,倒也切合劇本里趙輝手足無措的情況——演起來,不,那種焦頭爛額之感,不需要演,都可以呈現出來。孩子啊……陶清風苦笑著想,反正這輩子,既然斷那啥了,這身體歸屬也是筆糊涂賬,還是不必想了。第111章蒙童訓陶清風要演的內容,是趙輝給小孩子做飯吃。古菊四個小孩子,老大十歲,已經是個小大人了,老二八歲、老三六歲,都可以自己吃飯。只有小四還是個三歲的孩子,還懵懂不知事。這一場戲,小孩子只顧在地上爬來爬去玩耍,趙輝跟個老母雞似的追在后面,捧著個碗喂飯,卻像打游擊戰似的,根本一口都喂不進去。這是劇本上出來的效果。“借來”出鏡的小四,是農村某戶的小兒子,三歲半,頑皮得很。據爹媽吐槽也是個不會乖順坐好吃飯。非得要餓狠了,或者大人都不管他,他才最后會把食物咽下去。為了拍出效果,劇組也選擇飯點開拍,大家都餓著肚子,這樣待會小四就會配合演“乖乖吃飯”戲碼。陶清風舉起勺子(食堂里打的飯菜,其實還蠻香),遞到小四嘴邊,鏡頭跟著移動,預備接下來拍小屁孩連滾帶爬跑路的鏡頭。然而下一秒,他就很乖地就著陶清風勺子吃了一口飯。這小孩爹媽都愣了,工作人員也面面相覷。陶清風也是一怔,因為他聽說這個小孩子不聽話,都做好對方會爬走的準備了。旋即又繼續喂下去,心想這孩子大概是餓了。他喂飯的這一幕也不浪費,拍下來備用。之后現場出現了一幕哭笑不得的事情:陶清風喂飽那個小孩子之后,無論他再怎么作勢,對方都乖乖地靠在他身邊,哪怕是吃不下飯了,也只是輕輕搖頭,根本沒有表現應有的頑劣。“真是奇怪,他今天怎么這么乖?!彼鶍屢采跎僖姷絻鹤尤绱藴仨?,猜測地對陶清風道:“大概他特別喜歡你?!碧涨屣L無奈笑笑,最后只有輕輕拍了小孩臀部一下,他才扁扁嘴爬走,好歹完成了拍攝要求。這幾天劇組其他工作人員也發現了,陶清風有種招貓逗狗喜歡,小孩子也愛的體質。農村很多人家養土狗,拍攝時不時就有幾只在現場附近轉悠,只要陶清風經過,它們紛紛歡快搖尾巴,就連村里看家護院最兇的那只也不例外。小孩子也特別給陶清風面子,不對他惡作劇,還有事沒事給他捧塊西瓜。大抵是陶清風身上有股天然的親和力,無需言語表達,小孩子或小動物能靠直覺去分辨,潛意識里察覺出這人的溫柔和煦。這在拍攝時給他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光是拍收服四個古菊家的小崽子那些戲份,基本上都是一兩條通過,毫無違和。這天陶清風正在觀賞村里定時更新的宣傳欄海報,瞥到康學英滿臉歡喜地走過,便上前詢問:“康導?有什么好事嗎?”康學英喜氣洋洋道:“正要去和你們分享這個好消息呢,這個片子申報國家十三五影視基金項目成功了?!?/br>陶清風不太懂這個基金項目的作用,仍然道:“恭喜了?!?/br>劇組工作人員接二連三圍過來,七嘴八舌,有人問:“康導,這項目不是要看成片嗎?我們都沒拍完呢?!?/br>康學英道:“有百分之六十的成片率就可以申請了?!?/br>又有人問:“這是幾級項目,費用多少???”康學英喜形于色:“特級項目,一千萬?!?/br>大家發出驚嘆,雖然一千萬在影視投資行業里,不算是特別高的費用,但是有了國家特級項目的名頭,那賣央視簡直是鐵板釘釘的事情。說到底,項目基金其實就是一種價值判定:這個劇,有了國家撥款扶助,證明在相關文化單位的眼中:是有價值的。賣劇也大同小異。又有人問:“康導你是怎么申的?”康學英笑了:“賣慘唄……其實不用賣,我們本來就很慘,你瞧這一個個的,都快真的成農民了。大概領導們于心不忍吧,哈哈?!彼堰@一茬插科打諢過去了。康學英朝陶清風使了個眼色,等其他人慢慢散去后,康學英帶著陶清風走到田埂小路,別人聽不到的地方,才問:“清風,你是不是認識文化部什么領導?你給我交個底吧,不然我這心里沒數,不知道這個片子可以走到哪一步了?!?/br>陶清風莫名其妙,疑惑道:“不認識啊?!?/br>康學英端詳陶清風的臉色不像掩飾,遲疑道:“可是我聽到那幾個部委領導提到你,又說什么……徐老師?”陶清風再三思量,踟躕道:“大概是……徐瑰元老師?其實嚴格意義上,她也不是我的老師。我只是有幸和別人拜訪過她一次,后來又在微信上請教過她幾個問題而已。而且她早就退休了,我覺得……”應該對此影響有限。康學英舒了一口氣,她也明白過來:大概那幾位文化部領導是徐老師的學生,徐老師偶爾提過陶清風的名字。這回申報時對方認出來,順嘴說了幾句而已。獲得基金扶助主要還是靠這個片子質量。不過說到底這個片子也是陶清風主演的,質量過得去,又看在故人面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