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陶清背得太認真,到底打什么算盤?不是熊子安總以最壞思路去揣測他人,而是娛樂圈里渾水實在太多,陶清之前的形象又實在……路人不清楚,可是星輝、東華、樂凱、盛佳、虞慈……這些大公司之間的消息,業界高層大都心里有數。除了省廳外,這幾個大的娛樂公司,也各拉了一點贊助。陶清能接到這個戲,是因為這部戲省廳要求必須用A省演員,星輝碰巧又只有陶清一個人是A省的。最后雖然影方和陶清簽了,可是廣積王子卻從男二號改成了男四號,戲份也壓縮到只有十分鐘,星輝不但不生氣,反而默許,足以說明高層心里對陶清是個什么地位了。但是陶清在剪彩儀式上居然拋出那段以他自己水平不能說出來的話,如果星輝娛樂公司真打算幫他,又為什么要放任番位后移、戲份刪減呢?張風豪本來打算招呼沙洲一起走,看到沙洲坐在旁邊工作人員椅子上,很專注地看著陶清風那邊的方向。“師弟,你在等什么?”沙洲說:“豪哥,我準備看下一條,學習一下?!?/br>張風豪不好說這純粹是浪費時間,委婉道:“學習機會以后也挺多的?!?/br>言下之意,看陶清那家伙學習?這不是搞笑嗎?這里站著一個大前輩,和你聊聊的收獲,比看陶清那家伙強多了,師弟傻天真一個。然而沙洲堅決表示要看下一條,張風豪便也無聊地坐下來看,心想等幾次NG后,師弟就會知道這是浪費時間生命的尬戲了。“我還就不信了?!鄙持扌÷曕止?,眼中一閃而過不服氣,依然是看著陶清風的方向。陶清風現在進更衣室換戲服了,工作人員忙忙碌碌地搭著景。熊子安導演在等待給陶清風布置場地時,走到副導演身邊,正想夸一夸他提前講戲講得好,就聽到副導演在打電話,對助理說:“你通知手替和書法不用準備了。對,以后都完全不用了?!比缓髵炝穗娫?。熊子安不由得又驚又氣:“老鄧,你整人???馬上安排回來?!?/br>他還以為鄧副導演和陶清有仇,雖然陶清是個不入流的小炸子雞,但也不帶這樣為難的,好歹是劇組正式的成員。鄧副導演連忙搖頭:“老熊,我不是整他,他能自己演的,你信我。哎,你待會就知道了?!?/br>熊子安對他投以懷疑的視線,但是他深知老鄧的個性,不是會在這種事上開玩笑的,正好陶清風已經換好了戲服,走出化妝間。熊子安便半信半疑地趕到了機器邊上。導演不帶偏見地心想:陶清的皮相來演廣積王子,真是太合適了。戴上古裝假發,穿上蒼青色的貫頭衣,純白的腰帶系著一串玉佩,手執一卷書。最讓導演驚喜的,走過來,不疾不徐,身姿挺拔,腳步卻很有分寸,像是個教養良好的臣子,即便獨處時,也束身矩步。更出色的,是那股安靜、滿腹詩書的氣質感——導演知道陶清不是那樣的人,這樣的效果實在超乎他的預料。機器盡職盡責地拍著,導演難得沒有喊停。他從主機器位里以最刁鉆的視角去揣摩,也不想喊?!闹型Σ豢伤甲h的:熊子安在業界出了名的高標準嚴要求,本來在他的計劃里,陶清如果達不到要求,他是會以“秒”為單位,來給他一幕一幕地糾,預計要拍兩個小時的。可是熊子安就是莫名覺得:陶清演出來的效果,他想不到該如何更符合了。接下來,陶清風走到書桌邊,要拍提筆寫奏疏,一邊寫,眼神逐漸悲憫,最后難過落淚的表情。這回桌上放的是真正的筆墨紙硯,都很精致。陶清風按劇本的要求走過去,握起筆,筆毛色澤純粹,宣紙上佳。這場戲里是沒有臺詞的,但是陶清風拿起筆來,準備下筆時,輕輕嘆息了一聲,筆尖抖了抖。這是他自己的見解,劇本上沒有這個小動作,但是陶清風就是覺得,廣積王子臨到提筆關頭,還是會悵然若失,若是自己不得不寫出貫徹心中良知卻可能觸怒天顏的奏折時,也會嘆一口氣的。至于那個抖一抖,則是陶清風對于觸犯皇權,骨子里的恐懼感。廣積王子是天勝皇帝的弟弟,這種恐懼感可能會輕一些,然而廣積王子本質上也是個臣子。陶清風那時候并不知道加戲是大忌,尤其是這種劇本打磨精致(孟小丹已經算是業內少有的歷史編劇大佬了)、導演也非常認真,他們都把關過的劇本,除非是資深演員否則不能隨意加改。可是莫名的,熊子安依然沒有喊停。他全神貫注地看著陶清風,覺得那個嘆一口氣,和抖筆尖的小動作,加得非常合適。雖然他沒有想到這一層,可是一下子就看出來所代表的含義:讓這個人物的層次更豐富了。導演神色放輕松了一些:陶清,真的認真揣摩過這個角色。接著,陶清風提筆,在奏折上書出行行墨跡——熊子安的眼神一下子就瞪大了,同時在場被震撼的還有沙洲和張風豪。沙洲留下來看,純粹是被陶清風深入的理解所驚到,能那么精細地理解劉敢辜,他飾演的廣積王子,應該更深入吧?盡管不太服氣,但沙洲還是想看看,他能演成什么樣。沙洲剛才沒有看到副導演給陶清風排練,他寫毛筆字場面。不過現在看到了,陶清風那筆漂亮、間架結構上佳的書法,一下子奪去了他全部的注意力,連身邊張風豪被驚得目瞪口呆,嘴里能塞個雞蛋似的模樣,也沒注意到。第18章導演知識盲點場上所有人都震驚了,包括導演熊子安,但是熊子安沒有喊停,而是專注地盯著機器位里拍攝到的畫面——陶清風寫字的架勢,硬直的筆桿被一只清瘦的手握住,下筆輕快熟稔,手指間力道分寸非常到位,簡直像個真正練書法的人,而不是花架子。然而他寫的——“停!”熊子安終于喊了停。副導演看不出來,覺得有部分像的句子。但是熊子安做過很多功課,他注意到陶清風寫的并不是的開篇,而是一些沒看過的句子。熊子安和顏悅色地對陶清風講戲,態度已經大大好轉:“陶清,你自己練了書法,精神可嘉。這樣,以后我們再拍這一條,等你把背熟……”陶清風指著奏疏中間對導演說道:“從這里開始,前面是大興朝的奏章格式?!?/br>熊子安勉強看著豎排繁體字開頭,依稀看得懂幾個“叩請、上諫、圣裁”字樣,但大部分句子還是看不懂,他冷汗直冒,道:“這寫的是什么?大興朝奏章格式?你背了?”陶清風心想,制作方要是看不懂奏章開頭格式,或者以為自己寫得不對,那豈不是對自己早點結束工作有妨礙嗎?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