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
作者:若相姒 建業二十四年,輔佐兩代帝王的孝敬皇太后顧氏薨逝于上陽宮。 再睜眼來,十二歲的顧硯齡回憶起那浮沉跌宕的一生,唇角浮起一絲清冷的笑意。 老天終究待她不薄。 =============== 人物關系表 為方便親們讀起來方便,姒姒將人物整理發出來,另外心細的親還是發現了。。。女主姊妹的排輩有問題,女主是按著府里姑娘排輩長女,按理顧硯錦,顧硯朝,顧硯瀾應該為二妹,三妹,但是姒姒當時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把顧硯錦和顧硯朝按照府里小輩排輩的,前面多了個長子顧子言,所以排成了顧三,顧四。姒姒其實發現了,但是存稿全都是那樣寫,改起來有點困難。。。所以只能請各位親多擔待,將錯就錯吧~~~后面陸續出來的人物,姒姒會盡量往這個關系表里添加的,最后,住各位品讀愉快~~ 定國府 寧德院 定國公顧正德 定國公夫人傅氏 仆人:周嬤嬤、阮嬤嬤、錦鴛 靜華院——長房 世子顧敬羲——字子升 仆人:徐成 世子夫人謝道瑗 仆人:白蘭、墨蘭、徐嬤嬤 元姨娘(謝氏陪嫁) 顧硯安——(七妹) 安姨娘(謝老太太送) 顧硯文——(八妹) 琉璃院 顧硯齡 仆人:醅碧絳朱落葵落紅蕓苓 竹清院 顧子鈺——(五弟) 芷蘭汀蘭奶媽李氏寶釧兒玉釧兒寶簾 綏榮院——二房 二房顧敬昭——字衡臣 仆人:德貴 嫡妻——俞氏(閨名阿語) 仆人:常嬤嬤皎月 梅姨娘 蘭幽院 二房長子顧子言——(大哥) 生母吳氏 仆從:靈芝 碧璽院 二房嫡女顧硯錦——(三妹) 仆人:畫闌玉桃 沁祥院——三房 顧敬之 嫡妻秦氏 仆人:瓔珞 翡翠院 三房嫡女顧硯朝——(四妹) 仆人:銀珠銀屏 玉瀾院 四房顧敬明 嫡妻袁氏 珍珠院 四房嫡女顧硯瀾——(六妹) 內閣 張閣老(首輔) 徐閣老(次輔) 嚴閣老 顧閣老 皇宮 皇帝蕭紀——四十六歲 昭懋長公主——四十八歲 寧皇貴妃謝氏——二十七八 仆人:華枝、華月、華珠 皇太子蕭稷(老大)——嫡出——三十歲(生母:元皇后四十三) 太子妃許氏——二十七歲 皇長孫蕭譯——十三歲 (仆人:檀墨) 皇二子蕭康(淮王)——十九歲(生母:儷妃三十四) 懷王妃薛氏——十六歲 皇九子蕭衍——十三歲(生母:成貴妃王氏二十九) (仆人:息德) 十公主如意公主——十二歲(生母:寧皇貴妃謝氏二十七八) 十二公主懷平公主——十歲(生母:宜嬪二十四歲) 皇十四子蕭澤——五歲(生母:和嬪十九) 第一章 國喪 建業二十四年,重陽方過,便連綿了半月的陰雨,原本暮秋的京城更顯得陰冷蕭瑟,凋落的枯葉被雨水打濕,一點一點沿著紋路碎裂,埋進了泥中,再也尋不到痕跡。 天還未亮,偌大的京城寂靜無聲,只街道上零散的小販方揭開門板,伸欠了兩聲,慢悠悠的支起了鋪子,做起了早食。 殊不知,此時的皇宮內卻裝扮一新,宮人們皆面露喜色,著紅戴錦,來往穿梭,雖是看來熱鬧,可手上的動作卻極輕,講實了皇家的規矩。 而位于皇城西苑的上陽宮,相比之下卻平淡如常。瑞和殿外守夜的宮人仍舊規矩的立在廊下,不出一聲,只有灑掃的宮女輕手輕腳的來回,饒是這般,仍舊擔心擾了殿內安睡的人。 較之殿外,殿內更是空寂,殿門方推開一條縫兒,濃郁的檀香裹挾著地龍的暖意襲面而來,一眼而去,擺設簡單而肅穆,層層的明黃紗幔在燈影下尤顯得晦暗,仿若重重的霧靄,緊緊罩住了大殿,讓人察覺不到絲毫屬于人的生氣。 紗幔盡頭的朱漆描金雕檐拔步床也垂著雙層的床幔,寂靜了片刻,燈影下便瞧出了床幔后的人似是艱難的翻了身,隨后便傳出略有些喑啞的咳嗽聲。 在殿外等候侍奉的宮人連忙魚貫而入,掌事的宮人輕聲上前,小心的將床幔挽起掛在鳳尾金紋掛鉤上,規矩的半跪在腳踏上,將床上的老婦人慢慢扶坐起來,隨之接過小宮娥剛絞起的熱帕,恭敬地遞到眉前。 老婦人枯皺的手緩悠悠接過帕子凈了面,渾濁的眸子微微一抬道:“什么時辰了?” 掌事的宮人恭敬的垂眉道:“回太后,剛過了卯時三刻?!?/br> 老婦人神情微忪,眸中氤氳著絕望和失落,方才的她做了一個夢,夢到了曾經的顧硯齡,那個嬌然肆意的京城貴女,顧硯齡。 然而如今,她嘴角微微有些沉,緩緩抬頭掃了眼眼前的宮殿,眼前的人,再緩悠悠看向自己那雙枯皺如老樹一般的手,還有那雙再無知覺,再也立不起來的雙腿。嘴角漸漸浸著一絲笑意,卻黯然冰冷。然而如今她卻是以休養為名,被幽禁在大興離宮,瘸了腿的圣母皇太后。 有誰會想到,她顧硯齡為國,為家,臨朝扶政十七年,眼看著大興進入了新的盛世,自己卻淪落到如此境地。 用了清淡的素齋,顧太后坐在輪椅上,指尖觸碰到扶手雕龍的紋路,沒來由地一陣厭惡,倏地蜷回手,眉頭微微一皺,淡淡道:“去佛堂?!?/br> 掌事宮人小心翼翼地推著顧太后進了佛堂,相比寢殿,佛堂的檀香味更濃郁了許多,待輪椅停在佛案前,掌事宮人輕聲上前替顧太后拈了香,敬在香爐中,隨之規矩地退了出去,輕掩了門。 佛堂內寂靜的讓顧太后能聽到自己渾濁的呼吸聲,她輕輕地抬頭看著佛案后供著的觀音,此刻正悲憫的看著她。 是啊,虔心禮佛了半輩子,如今她連跪拜佛龕的資格都沒有,縱有萬人之上的太后之名又如何? 她的一生,竟是個笑話。 顧太后強力抑制住胸腔中燃燃的恨意,深吸一口氣,從腕上摸索出一百零八顆的鳳眼菩提佛珠,佛珠之間嵌著的和田青玉在指尖劃過一絲冰涼,顧太后輕然閉目,每撥動一顆,便欲平靜一分。 然而不過寂靜了半柱香,門口便傳來了細碎的腳步聲,不久,佛堂的門被小心翼翼推開,顧太后仿若未聞,仍舊閉目,手中的動作絲毫未影響,只見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