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如果事務所本身包庇企業的話,那就可能存在巨大金額造假。他花了整整將近一年多的功夫,非常努力地汲取醫藥方面的知識,總算是研究出徐家遮掩下的那些東西。但他還是不能完全確定,一直等待到對方的最新的財務報告披露出來,他才肯定了自己的猜測。雖然有相關的知識,但陸一在這個世界并沒有相關的證書,以他本人的身份來發布這些資料不合適。他找了關系,打聽到一位十分有名的經濟學者的相關聯系方式,以學生請教的身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發到了對方的信箱里。當然,他沒有把一切都說得詳細,只要指出不對勁的地方,以及一些相關的冷門知識,以這位學者的探究精神,自然自己會研究。這位學者曾經在二十多年前揭露過某大型企業的丑聞,那也是國內第一起大型審計丑聞,當時幾乎轟動了業界,一度一發國內對相關法律的改善和管控的加強。這些年來,這位十分優異的女性還揭露了好幾起審計丑聞。對方非常愛惜自己的名聲,在業內的地位很高,而且家世也好,至少比二十年前還要好,所以被金錢收買的可能性也很低。至少不至于發生通知企業,拿錢換信息這種事情。如他所料,在對方收到了資料過了不到十個月,這位學者又發表了一篇以徐氏為案例,相關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的論文。因為牽涉到的是知名企業上市公司,還牽扯到了國內四大事務所之一的事務所,再加上這個在二十年來,令無數企業聞風喪膽的名字,這次的事情,鬧得非常大。徐家是傳統老牌企業,本來就在走下坡路,雖說上面的管理層整天說著,聯系互聯網,讓老企業重新煥發活力。但這個時間實在是有點晚了些,徐老爺子那一代,魄力十足,在年輕力壯的時候,就看準了先機,利用鋪天蓋地的廣告,讓企業的產品家喻戶曉。他那個時候推出的幾款產品,現在衍生出來的一系列產品,還是徐家的主打品,占據了徐氏集團線上線下70%左右的利潤。但徐父這一代,能力就要遜色一些。也不僅僅是如此,當初徐老爺子是一言堂,徐父這一輩,分公司多了,各個小輩競爭就大了,某利潤頗大的分公司,直接就給了徐老爺子老來的私生女。各個公司間老總勾心斗角,家族式企業的弊端,在這一代人手中越發凸顯。徐慕思這一輩,最有能力的,其實就是徐慕思。所以徐父對這個兒子才非常重視,只可惜徐慕思身體不大好,現在又出了這種事情。陸一聽人說了,徐父請了很好的心理醫生來,這兩年來,徐慕思的狀態已經好了很多,漸漸朝著以前的高傲的小少爺恢復發展了。他可沒有那個耐心等對方心理完全恢復健康,等那位大能的文章一出來,趁著徐家還沒有注意,他搶先鋪天蓋地地宣傳,通過輿論造勢。他可不是說假話,只是把老百姓不怎么關心也不能完全看懂的財經文章轉化成更容易讓人理解的文字,如實地發布在網上而已。徐家的主打產品,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用。其實產品本身沒有太大的問題,也是拿了專利的,但是提到大型造假,丑聞,原材料的問題的時候,自然會有人質疑起材料是否造假的問題。徐家那么多等著踩死他的同行,看到事情發展的這么大,自然暗地里添磚加瓦,偷偷的在燃燒得正旺的火上澆油。等徐家注意到的時候,網絡已經發酵開來了。徐氏造假,XX產品等話題霸占了熱搜,各個大v也統統轉發蹭并且制造熱度。這邊徐家剛緊急組織公關部門寫好相應的公告稿掛出來,一條熱搜又悄然掛上話題熱搜:徐氏掌門人被約談。而在這個時候,關于徐家人私生活的事情,也被“知情人士”暴露,又給愛吃瓜的群眾添加了一些茶余飯后的話題。原本陸一有考慮過,要不要把徐慕思做過的綁架的事情也透露出來,但思慮再三,他還是放棄了。網絡鍵盤俠太多,即便受害者無辜,也總有人會挑出個各種各樣的毛病來為罪犯辯解。更何況,罪犯還長了一張漂亮的面孔,沒有必要給那些好不容易走出來的受害者二次傷害。他現在要等的就是,徐氏集團因為這起重大審計丑聞,在各方勢力作用下轟然倒臺。☆、病嬌收藏家(18)想要把一個企業發展壯大。需要無數員工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努力,但毀掉一個企業卻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時間。本來就那么多人盯著呢,加上網上輿論水花大,即便當地的政府出于推動經濟和就業的考量,并不想讓徐家倒得那么快,也架不住墻倒眾人推。除了財務方面造假,徐家名下的一些產品問題也被人暴露出來去,其實像這種生產保健品之類的商品,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不適用人群。比如說芒果,還有人吃了會過敏。這次爆出來的是徐家大力推行的一個嬰幼兒食品,公司為了更好的推銷產品,很多東西就不會說的很清楚。本來年輕的新手爸爸mama們就很多沒有經驗,看著廣告里說這個好那個好,就全部買來給自己的孩子吃,各種補鈣鐵鋅維生素,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這個食品也不是壞東西,問題是太小的孩子不能吃,負責推廣的員工也含含糊糊地沒有說清楚注意事項,結果就出事情了,小孩子去了醫院,差點死亡。孩子的母親發了微博控訴,底下馬上冒出來一堆自家孩子也各種癥狀的發言。一下子,徐氏集團的產品被推到風口浪尖。負責人連續被各種相關部門約談,被各大新聞媒體追著賭。事情發酵沒有幾天,徐氏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股票連續跌停,短短幾天的時間,蒸發了數十億市值。本身企業就處在困境當中,股民們的瘋狂拋售更是讓徐氏雪上加霜。陸一從開始就在關注這件事,在徐氏名下那個上市公司股價暴跌到底端的時候,他大量買進,抄底。當然,他沒有打算吃下徐氏,畢竟徐氏集團發展到這么大,就算倒下了,殼子還是在的,政府也不能眼睜睜地看到那么多員工同時下崗失業。而且根據他的了解,某位同行眼饞這塊rou很久了,散戶們看著雪崩式下跌的股價,心急拋售,其中也有他家的手筆。大概用了一個月,徐氏掌門人針對此次的造假門致歉,并且對自己的不當宣傳也發出了十分陳懇的道歉聲音,并且列出了自己對受害者的補償。公關的工作是做到位了,但是重創已經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