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8
最終的目標。 “往事已矣,小王爺應該著眼于當下?!崩罘钯t見勢頭不對,及時調轉了話題。 蕭稷冷笑:“當下又如何?” 李奉賢聞言立刻侃侃而談:“當下便是小王爺要為父正名,為父母兄弟報仇,為晉陽冤死的數萬百姓做主! 所以,您要在這紛亂當中,抓住眼下稍縱即逝的機會?!?/br> 此話中大有深意。 蕭稷卻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站起身來,上下打量了李奉賢一番,嘲弄道:“汾陽王說的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該不會是您自己吧?” 李奉賢似是沒有聽出蕭稷的譏諷,而前一步,拱手坦然道:“正是不才?!?/br> 他侍奉隆慶帝多年,在朝中勢力盤根錯節,若不是此次隆慶帝突然發難,他倉促應對不及,再加上蕭稷從中摻合,阻斷了西涼援軍,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盡管眼下他雖然看似失敗了,然而他手里所掌握的消息,再配合上蕭稷的實力,足以摧毀隆慶帝。 到時候,再舉西涼一國之力來對付蕭稷,或者是以此要挾蕭稷割地賠款以求茍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奉賢早就將這些想得通透,也覺得大利當前,蕭稷這樣一心復仇的年輕人未必能夠抵抗得了誘惑,必將入他觳中,為他賣力。 然而他沒有料到的是,還沒有等他開口向蕭稷兜售自己“合則兩利”的策略,蕭稷倒是先干脆地拒絕了。 “和仇人結盟,我只怕對不起父母兄弟的在天之靈!對不住晉陽數萬百姓的冤魂!”蕭稷斷然拒絕,直接吩咐道,“把人給我扣下來!” 李奉賢沒有料到大利當前蕭稷竟然絲毫不為所動,而且還如此干脆地下令對他動手,一時愣在當地。 然而不過一瞬,他立刻回過神來,機敏地避過了柳元襲來的鐵掌。 他也是曾經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怎么會連這點警惕和身手都沒有。 趁著躲開的間隙,李奉賢尖聲叫喝道:“我自然敢來,又怎么會沒有任何防備?你難道就不怕在外守候的那些人將消息散布出去?或者……” 威脅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不知從何處襲來的蕭稷一把扣住,右手一個用力,直接卸掉了他的下巴。 李奉賢眼睛瞪若銅鈴,滿是不敢置信,下巴努力地張張合合,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你要是知道我有多恨你,就不會如此詫異,我能夠在一招之內制服你了?!笔掟⒗涿C道。 最了解你的,永遠都是你的對手。 李奉賢驀地想起這句話來。 可是如今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生死 將汾陽王押下去之后,柳元請示道:“那接下來,少主有什么打算?” 汾陽王突然間主動送上門來,實在出乎他們的意料,原先定好的計劃或許也該相應地調整一下。 蕭稷皺眉思索片刻,抬頭吩咐道:“先抽派人手,摸查清楚李奉賢的底細,務必將他的在京中的據點和人手一一都拔出。 至于其他的,暫且先按照原計劃進行?!?/br> 瞌睡遇到枕頭,他得好好地琢磨琢磨,看怎么樣利用送上門來的李奉賢,來光明正大地走到人前,和隆慶帝對質。 柳元領命而去。 蕭稷暗中籌備,作為對手的隆慶帝此時卻是焦頭爛額。 太子蕭秬因為仗義執言而被關押東宮一事,在朝堂上引起了極大的動蕩。 上位者如此涼薄,只要不是對隆慶帝死忠的臣子,此時都難免動其他的心思。 而除太子蕭秬之外的其他有心爭奪儲位的皇子,之前因為楊皇后的一番運作,早就被隆慶帝將其羽翼打折干凈,此時就是想抓住機會拼盡全力折騰一下,也翻不起浪花來了。 一時之間,隆慶帝和蕭秬父子兩人對立尖銳。 帝位和兒子對于隆慶帝來說,并不是一道難以抉擇的選擇題——兒子沒了蕭秬,還有其他人,甚至于他還可以再納嬪妃生上幾個年紀小更乖巧聽話的。 可是帝位就不一樣了。 這時候他要是被迫下了龍椅,可有的是人等著要他的性命。 可是這件事情難就難在,蕭秬一向有賢名,此次又是為朝臣仗義執言而受罰,隆慶帝若是在此時真的剝奪了他的儲君之位,那必然會朝堂動蕩,帝位不保的。 隆慶帝沒有想到自己苦心籌謀了那么多年,尸山血海的都闖了過來,最終卻差點折在自己的兒子手上,自然是氣憤難當。 作為君父,他不好對無罪的子嗣動手,可如果是蕭秬自己不爭氣,或者是命運不好,殘了,甚至是死了呢…… 隆慶帝主意一定,立刻著手準備起來。 然而蕭秬既然敢當廷和他對峙,又怎么會沒有防備? 所以當蕭秬在侍衛的保護下沖破他的幽禁,押著一個眼熟的小內侍沖上殿來時,隆慶帝當即驚得站了起來。 這個小內侍他當然認得! 就是前不久蘇志高剛剛向他舉薦的那個潛去東宮以悄悄地廢了蕭秬的小太監! 隆慶帝大驚失色,急忙看向身旁的蘇志高。 然而蘇志高卻神色依舊,像是壓根兒就沒有看到他無聲的質問一般。 霎時間,隆慶帝就明白了過來——這皇城早就被蕭秬這個逆子給控制住了! 可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 他先前怎么一點痕跡都沒有發現? 除了蘇志高,他身邊還有誰是蕭秬的人? …… 一瞬間而已,隆慶帝心中波濤翻滾。 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接下來自然是按照蕭秬事先的安排一一上演了。 蕭秬當廷悲憤指責小內侍在他的飯食里動手腳,意圖謀害一國儲君,罪不容誅,請隆慶帝親自嚴懲,以儆效尤,以正天威。 小內侍見了隆慶帝,自以為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高呼“救命”,三言兩語之間,就把隆慶帝這個主謀給出賣了。 頓時朝臣震驚,朝堂動蕩。 一國之君竟然因為太子當廷為朝臣仗義執言就要暗中謀害其性命,“歹毒”二字已經不足以來形容其喪心病狂,這簡直就是敗壞人倫綱常,有違天理! 蕭秬釜底抽薪一招斃命,可隆慶帝自然也不肯坐以待斃,不等那小內侍交待完,他就立刻命人當廷杖斃,妄圖在失態擴大之前,殺人滅口。 蕭秬當然不會任由隆慶帝毀尸滅跡,神情哀痛悲憤,堅持徹查到底,不讓小內侍污蔑圣君,破壞父子情意,云云。 這下不僅是支持蕭秬的朝臣了,就是隆慶帝的那些死忠之士,看到隆慶帝如此涼薄,連親生兒子都能毒害,早就心生怯意,因此對于蕭秬的提議,都悄悄選擇了默認。 蕭秬一朝得勢,卻并沒有趁機將失德的隆慶帝直接趕下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