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3
然而當著那么多人的面,白氏也不好多問,便只能先辭別荔山居士,感謝過他這段時間以來的照顧之恩,登上馬車,和馮異一起回京。 至于三個小的,馮援興奮激動,終于可以和父親學習武藝兵法了;馮執和馮淑媛則好奇地看著馮異,上前叫了“爹爹”,就一直盯著他看,滿臉稀奇。 他們終于見到傳說中的父親了呢! 一行人不緊不慢,趕向京城。 城門口的守衛盤查得更嚴了,哪怕是馮異亮出了身份,他們還是恭敬地例行查問一番,這才放行。 “侯爺,得罪了?!笔爻堑氖勘鴿M臉歉意地恭敬道,“上頭有命,小的們不敢不從?!?/br> 馮異點點頭,贊一句:“你們做得很好!城門是極為緊要之地,就該如此謹慎小心!” 否則一旦混進了細作,那可就不是一城的興亡了,而是整個大梁的覆滅! 守城的士兵們得到了馮異的肯定和夸贊,頓時都挺直了腰桿,臉上全是肅然和激動。 能得到大梁戰神武安侯府夸贊,是所有兵士的渴望與榮耀。 一行人過了城門,進了京城。 京城里看似平靜,然而街上的行人小販較之前已經大大地減少,冷清寥落之中,涌動著一種讓人不安的氣氛。 白氏皺眉問馮淑嘉:“你父親有沒有說為什么這個時候讓咱們全家都回到京城來?” 明明避居在荔山很安全,為什么偏偏要回京城來擔驚受怕? 白氏倒是無懼和馮異一起承擔風雨險阻,甚至也無懼生死,可是她舍不得馮淑嘉姐弟幾人受苦,更怕他們做了隆慶帝手里的人質,用來脅迫馮異。 以隆慶帝的品性,真要是逼急了他,沒準直接手起刀落要了人的性命。 譬如近日因為流言而滅門的那幾乎人家…… 馮淑嘉搖了搖頭,又見白氏眉頭緊鎖,低嘆一聲,道:“父親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若是讓圣上知道咱們一直避居在荔山,此番定然會對父親起疑心的。真要到了那個時候,父親就是想保護我們只怕也護不住了?!?/br> 畢竟,回了京城,馮異就如同一只被剪了翅膀關在籠子里的大鳥,一切都盡在隆慶帝的掌控之中了。 所以馮異這只是一種姿態,打消隆慶帝的疑慮,以便將妻兒緊緊地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白氏聞言眉頭皺得更緊了,攤上這樣一位猜忌多疑的君主,實在是做臣子的不幸…… 一路心頭沉沉回了武安侯府,牛嬤嬤和臘梅等人早就迎在門口了,一個個神情激動。 如今再面對她們,馮淑嘉心里多少有些愧疚,雖說當時將張護院等人都留下來保護他們,也對外嚴守她們母子幾人離開府中的秘密,然而到底是將他們留下了…… 如今看著大家一個個的都平安無事,馮淑嘉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互相招呼過后,眾人便先后進了家門。 因為有要事相商,此次跟隨馮異歸來的心腹親衛也都沒有回各自家中,而是先到了武安侯府。 臘梅老遠就瞧見了人群中那個卓然而立、文質彬彬的人,心頭撲通撲通地一陣亂跳,然而她卻不敢放任自己的眼神流連在他的身上,匆匆一瞥之后,就連忙跟隨白氏去了頤和堂。 至于杜秋平等人,自然是留在外院由陶大管事招呼。 一番忙碌收拾之后,馮異來不及和妻子兒女們說上幾句家常話,就連忙進宮覲見去了。 相比起上次進宮時的輕松,馮異這次進宮心頭沉沉。 還未進宮門,就已經感受到了那里的緊張和肅殺,馮異腳步微頓,整好衣冠,闊步向前。 宮里雖然依舊人員往來穿梭,然而彼時的宮女和內侍,如今大多都換成了侍衛,將整個前朝把守的密不透風。 厚厚的盔甲、鋒利的兵器、冷峻的面容,讓整個皇宮本就陰冷的氣氛更加陰森冷寂了幾分。 隆慶帝在御書房接見的馮異。 跪拜請安的時候馮異飛快地脧了隆慶帝一眼。 就這一眼,他就發覺隆慶帝比起上次他入宮覲見時的意氣風發,變得憔悴枯槁又惶惶不安,眉間因此而多了幾分郁氣,不過匆匆一眼,就能感受到那有如毒蛇暗中窺伺陰冷和不安。 “臣馮異叩見圣上……”馮異低伏下身體。 然而未等全禮,就被匆忙走下來的隆慶帝親手攙扶了起來。 “馮愛卿不必多禮!”隆慶帝做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將馮異讓到一旁的座位上。 馮異再三推辭,見推辭不過,這才躬身謝恩坐下。 隆慶帝也坐回去,眼圈紅紅地感嘆道:“朕日盼夜盼,可算是把馮愛卿給盼回來了!一看見馮愛卿,朕這心里總算是踏實了!” 馮異忙傾身拱手道:“圣上言重了,臣愧不敢受……”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隆慶帝擺手打斷。 “馮愛卿不必謙虛……”隆慶帝神色悵惘,感慨道,“如今國中動蕩,權臣勾結外辱,意圖顛覆朝綱,正需要馮愛卿這樣的忠貞愛國之士,匡正時弊,與朕一起平逆賊,再創大梁的輝煌盛世!” 一番話說的是慷慨激昂。 馮異聞言,心頭不禁一動。 他對于隆慶帝的“吹捧”倒是沒多大感覺,自小長在鄉野,在兄嫂手底下艱難度日,后來又長期軍旅廝殺…… 對于他來說,最重要的莫過于天下太平,家人平安。 不過隆慶帝既然提起了汾陽王勾結外敵…… 馮異整肅臉色,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既然汾陽王和西涼早有勾結,那說不定當初晉王‘勾結西涼謀逆’一事,也是他的陰謀也說不定,目的就是要圣上您兄弟生隙,斷圣上臂膀……” 第三百八十九章 威脅 隆慶帝聞言頓時變了臉色。 馮異見狀忙收住話題,起身下拜,一臉惶恐道:“這不過是臣的一點愚見……臣出身草莽,考慮事情向來是一根筋,還請圣上恕罪……” 隆慶帝臉色這才好看一點,點點頭,道:“朕知馮愛卿是中正耿直之人……不過,當初確實從晉王府搜出了晉王與西涼賊人勾結的書信……” 隆慶帝沒有再往下說下去,然而意思卻很明白了,那就是他認定了晉王與西涼勾結禍國殃民,哪怕眼下人言涌涌,他也絕不會讓人趁機給晉王翻了案。 馮異心里冰涼。 經過留在京城的斥候打探來的消息和何山的坦誠相待,他早就相信晉王當初是被人惡意冤枉的了。 晉王府上下和晉陽城數萬百姓,不是死于罪過,而是陰謀。 他一直不敢且不愿意相信的是當初那件事情是隆慶帝的主意,所以才會有方才那大膽一推測,既是給隆慶帝一個臺階下,改正他曾經犯下的殺孽,也是給他自己一個忠心不二侍奉隆慶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