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8
法自證清白,討回公道……唔,不,或許應該說是我有辦法讓你根本開不了口?!?/br> 說道最后,馮淑嘉已是聲若寒冰,面上肅殺一片。 黃五娘嚇得一個哆嗦,再也沒有半點猶豫遲疑,爽快地點頭成交。 武安侯府的大小姐,當然也不是她一個小小的繡娘能夠得罪得起的??! 更何況,她如今還在人家的地盤上,生死全都身不由己??! 馮淑嘉滿意地點點頭,不再看黃五娘,轉頭吩咐采露將石進找來。 石進祖上幾代經商,人早就鍛煉得油滑周全,最會趨利避害,這種事情交給他去做最是合適不過了。 采露領命下去,不一會兒便領著石進又復進來了。 見禮之后,馮淑嘉簡單地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石進,吩咐道:“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記住,務必要辦得干凈利索徹底。我們可沒有功夫一一和他們打這些口水仗!” 說罷,掃了黃五娘一眼。 石進會意,躬身領命,帶著驚懼乖順如鵪鶉一般的黃五娘下去了。 待人一離開,采露便低聲道:“姑娘,方才青竹巷姚府傳來消息,今兒一大早的,潘姑娘就趕去了大通碼頭?!?/br> 潘玉兒這段時間都深居簡出的,這個時候奔向大通碼頭,實在是反常。 第二百四十八章 禮尚往來 “吩咐小春跟上去,盯緊了!”馮淑嘉心頭一動,吩咐道,“尤其是要查清楚潘姑娘是否看過來往運貨的船只?!?/br> 譬如,偷偷地販運私鹽入京。 大通口岸是由水路入京的必經之處,前世也是汾陽王販賣私鹽入京的重要碼頭,潘玉兒以重生之身,此時突然前往,由不得她不多想。 如果不是想著大通碼頭離著京城有小半日的路程,她不方便前往,她都想親自去查一查了。 采露應諾,正要屈膝退下,又被馮淑嘉喊住。 “等等,大通碼頭離著京城路程不近,小春只怕今日未必能及時回京……這樣吧,你去知會大春一聲,讓他帶上銀兩,同小春一起去?!瘪T淑嘉仔細安排道。 水路風波難測,潘玉兒此行若是真的是為了汾陽王販運私鹽之事的話,只怕未必能那么幸運地就碰上船只靠岸。 如果潘玉兒是別有他圖,那也未必能會趕在今天城門落鎖之前返回。 不管怎么說,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事已至此,馮淑嘉到底沒有心情再在店里盤桓下去,等采露出去安排好一應瑣事,便心焦煩躁地出了鋪子,準備回府。 哪成想剛出來,正準備上馬車,就隔街瞧見蕭稷正從清風茶樓出來,似無意間一瞥,正好望了過來。 目光交匯,馮淑嘉微微一笑,聊作招呼。 蕭稷遙遙拱手,回以一笑,也并打算上前攀談。 目光交匯,旋即又錯開,各自行去。 如一朵燭花,砰地綻出一瞬芳華,又沉寂湮滅。 然而馮淑嘉一只腳剛踏上馬車,又改變了。 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蕭稷之前給她新店開張送上了這么大一份“厚禮”,那她怎么也要回報一二才是。 下車,轉身,站定,馮淑嘉抬步走了過去。 斜對街的蕭稷見狀,止住腳步,詫異地望了過去。 下一瞬,便又主動迎上。 男女攀談這種事情,總不好讓馮淑嘉一個姑娘家主動不是。 馮淑嘉先一步出發,蕭稷卻腳程更快,等到兩人相遇時,恰恰好在馬路中央。 此時已是日光大盛,街上人來車往,川流不息,喧嚷鼎沸。 可是馮淑嘉和蕭稷卻如嘉樹玉立,任由往來行人車馬穿梭擁擠,巋然不動,安然恬淡。 蕭稷拱手施禮,笑得一派溫潤謙和:“不知馮姑娘有何指教?” 馮淑嘉看著蕭稷一副公子如玉、臨風灑然的模樣,微微一笑,道:“指教不敢當……不過,眼下有個消息,君公子或許會用得著?!?/br> 蕭稷眉梢一抬,后退一步,側身做請。 馮淑嘉沒有遲疑,抬步朝清風茶樓走去。 一直隨侍在側卻摸不著頭腦的采露,慌忙抬腳跟了上去。 自家姑娘待這位君公子的不同尋常,由不得她不在意緊張,貼身守護。 蕭稷隨后跟上,眸色微沉,不明白馮淑嘉這突然的“好意”緣何而來。 一行人到了清風茶樓,自然是尋了蕭稷專屬的雅座,清幽僻靜,正好說話。 前些日子清風茶樓內部簡單重新裝修,二樓被蕭稷改成了雅間,私密性大大增強,現在又是上午,前來喝茶的人不多,正好便宜兩人說話。 馮淑嘉抬頭看了一眼雅間上的“芰荷”二字,腳步微微一頓。 有云:制萕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清風茶樓和芙蓉裳隔街相對,那眼前這雅間的名字,到底是無意,還是巧合? 蕭稷見馮淑嘉停了下來,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嘴角微揚:“和芙蓉裳做鄰居,在下自然也不敢太過俗氣?!?/br> 竟是大大方方地承認這“芰荷”與芙蓉裳有關了。 馮淑嘉微怔,覺得自從上次新店開業,眼前這人突然送上那么別致的一份“厚禮”起,就變得讓她捉摸不定,吃不準他的套路來。 失神不過一瞬,馮淑嘉很快便神色如常地笑贊道:“君公子為人風雅,自然當得起這兩個字?!?/br> 說罷,便收回目光,抬腳進了雅間。 蕭稷輕笑一聲,口中謙遜地稱著“不敢當”,也隨后進了雅間。 采露自然是緊緊地跟上,不放馮淑嘉和蕭稷獨處。 雅間面積不大,卻因為臨窗而顯得視野開闊,且室內除了方桌條凳,僅有幾盆點綴的綠植,所以尚算疏朗敞亮,雖是斗室,卻不見絲毫擁擠,可見主人的匠心巧思和恬然隨性。 馮淑嘉和蕭稷相對而坐,采露則垂首立在馮淑嘉身側,隨時聽候傳喚。 小二很快上了茶水點心,又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輕輕地從外面合上門。 蕭稷親自給馮淑嘉燙了茶盞,斟了茶,雙手遞過去,照顧得周全又妥帖,微笑道:“馮姑娘請?!?/br> 溫聲說罷,這才又重新落座。 馮淑嘉微笑點頭致謝:“多謝?!?/br> 說罷,端起茶香裊裊的杯盞,放在鼻尖嗅了嗅,深吸一口氣,微瞇著眼睛,陶醉道:“十分好茶,十分好水,十分技法……再加上得宜的杯器……怨不得清風茶樓的生意是越來越好了,別說是彩霞街了,就是臨街街市上的茶樓,只怕也要被它爭走了不少生意……” 馮淑嘉不是客套奉承,短短幾個月,如今的清風茶樓已經和芙蓉裳一樣,成了彩霞街上各自行業里的翹楚,首屈一指,無人能及。 蕭稷微微一笑,也不謙遜,也不驕傲,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承蒙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