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9
書迷正在閱讀:完美無缺、欲望樂園(總攻)(H)、嬌悍、獵頭人、俊兒、未來之神農空間、朗朗星空、獵星者、嬌顏賦、一言不合就斗舞[花樣滑冰]
禍心了。 其次是安國公。安國公威望亦不夠,而且他也有自知之名,把一切功勞都推到永平郡公身上。 原本永平郡公是不二人選,可是當年安世弘下手太狠,永平郡公身子已跨,子孫才能平庸,故他直道自己的德行不足以讓天下人信服,轉而又推出梁王來。 梁王推辭不過,只得暫且dài lǐ朝政,紛紛攘攘將近半個月,京城各機構總算步入正軌,接下來便是清算劉氏一族的時候了。 丘若蘭一介女流之輩,縱有經天緯地之才,在這天地更替的時刻,卻也沒有她施展的空間。 她也知趣,自梁王暫代攝政后,便開始將目光盯在盧國公府。 劉安之爭,今生比著前世提早了三四年。 前世安世誠在袁氏一門的扶持下,成為兵鎮一方的將領,安劉爭斗中,他領兵入城,伙同其他安氏子弟,為安世弘的皇位立下汗馬功勞,以至于安世弘當既立下重誓,“兄弟情誼永不變,同生共死,否則五雷轟頂”。 今生安世誠卻是寸功未立,安世弘將來會從梁王手中接過帝位,沒有了誓言,想來他今生能活得長遠些吧,自己也能更好的圖謀未來。 只是安世誠今生多出個兒子,卻又暗合了史書記載,也不知歷史最終會走向何方? 丘若蘭聽了下人的回報,心中暗嘆丘如意倒是有福氣,都被逼成這般了,卻仍能母子平安,只可惜時機不對,不然她真想過去看看那個孩子。 雖然劉氏仍有漏網之魚,不過京內有寧泰郡公,邊關有秦老將軍,倒也使得大楚重又恢復平靜。 劉氏的罪名也就被一一查了出來,自然是罄竹難書,只與北荻勾結賣國一罪就可滿門抄斬,更別說拿劉氏子孫冒充皇子,混淆了皇室血脈,差點篡國成功,罪當誅九族。 只是,因為先帝一手推動安劉兩姓成就姻親,差不多的安氏宗族,誰家沒個劉氏媳婦,夫妻情不情深且兩說,這些年下來,卻都生下安氏血脈,安劉血脈終是牢牢拴在一起了。這九族就萬萬誅不得了。 最后,劉太師嫡系成年男子皆被斬,余者小兒及女眷發配發邊。旁系劉氏也各有刑罰,不一而足。 至于劉太皇太后,并沒有證據表明她參與到劉氏的篡朝奪位,又是先帝之母,故只奪了她掌管朝政之權,別居他殿。 劉嬋亦沒有參與其中,但因受父祖牽連,被送于皇家寺廟與其他太妃一同出家為先帝祈福。 至于出嫁的劉氏女兒,也有夫妻本就不合,如今正好趁了機會休棄的,如劉婷,也有夫妻恩愛,且有子嗣的,便為能休棄,夫妻二人最近幾年少不得低調地過活,如劉娟,這也是大多數劉氏女的結果。 丘如意雖一心教養兒子,卻因擔心劉娟,便著人悄悄打探消息。 劉娟在這次事變中,受驚生下一子,幸而母子平安。其父母亦獲罪在身貶為平民。 到底能活下來,也算是大幸了,丘如意方才松下一口氣,備著出月子的事來。 雖然已經滿月,非常時期,盧國公府也不能大辦,不過請親朋好友過來坐坐。 梁王妃如今不便出門,丘玉、娟便帶著丘若蘭一起過來。 這種場合,是沒有妾室位子的,只不過,梁王眼看就是皇帝了,雖然說自太皇太后移宮后,朝中王公大臣幾次三番請梁王登皇帝位,都被他推辭,大家心知肚明,卻也不過是早晚的事,故丘若蘭作為梁王嫡長子的妾室,便有資格到人面前來了。 其實丘若蘭還真不想來,安世弘一天不是太子位,她便一天在眾夫人面前低人一等,可是要見安天祐的想法實在太強烈了,她不得不暫時委屈自己了。 其間,大家也都見了安天祐,孩子月份小,又正恰遇著他熟睡,倒也看不出什么來。 丘若蘭沒生過孩子的人,自然更不易察覺,她只管狠狠盯著這個孩子看,怎么看也是平常稀松,這樣的孩子能有那樣大的出息嗎。 丘若蘭的眼光太熱切,便有人看出來,打趣道:“看不出小丘夫人倒是真喜歡孩子,趕緊著也生個吧,就不用羨慕別人了?!?/br> 丘若蘭忙收回目光,低頭作含羞狀。丘玉、娟嘴角卻綻出一抹冷笑。 過得幾個月,京城事了,梁王終于為了安氏江山社稷而登上帝位,梁王妃冊封為皇后。 安世弘理所當然地封為太子,丘玉、娟則為太子妃,丘若蘭亦成了太子良娣,同時大赦天下。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無不歡喜鼓舞。 登基事畢,新皇免不了對眾位王公臣子封賞。 盧國公雖無寸功,仍被進封了盧郡王,而安世誠則襲了盧國公爵位,袁老將軍亦恢復了北平侯爵位。 安世誠便趁機奏道:“無功不受祿。臣愿去邊關替安氏守疆土以報我皇厚恩?!?/br> 新皇頗為贊賞,大大嘉獎一番,便準了奏,且大方地將袁氏兵馬交給了安世誠。 第二五七章 再次回京 想到兒子離開京城以后,可以安安靜靜地長大,丘如意心情大好。 丘若蘭的心情卻很不好。 先是她前世的仇人秦秀英,居然在與安世弘親事不成后,被梁王妃認為義女,如今梁王登基,便被直接冊封了郡主. 雖然郡主不能同她前世的皇后之位相比,但關鍵是秦秀英并不知道她曾經做過皇后啊,而且先前她身上的污水也已經被洗白為被劉氏所害,更是本朝異姓封郡主的第一人,秦秀英終于可以一吐當年惡氣,昂首挺胸受眾人的追棒。 看到秦秀英一臉意滿志得的樣子,丘若蘭便氣不打一處來。 這倒也罷了,關鍵是安天祐竟然遠離了京城,安世誠也有了兵權人馬,這讓她如何放得下心。 可朝中事不是她能決定的,況且她若不能說個明白,安世弘也不會幫著她的,如此一來,她便只能自己憋在心里暗惱。 而此時,遠居別宮的劉太后也聽得安世誠離京,不由抬頭看著天上冉冉白云,連聲笑道:“好,好。劉氏已遭到報應,安氏也別想活得痛快,過得幾年,安世誠坐擁袁家軍,又可以與本朝皇帝抗衡了。到時又有好戲看了,李全,你說也不是?罷了,閑話少說,只要你交出昆兒對你的密旨,哀家立馬放你去帝陵陪伴昆兒?!?/br> 長興帝生前身邊第一紅人李全卻笑了起來。 自長興帝去后,他心中痛極,早不復當年的得意,歷經諸事后,越發顯現出與他年齡相符的蒼老來。 李全笑道:“天子早就換人做了,娘娘的話只怕管不了什么用。何苦在奴婢面前作威作福。奴婢好歹也是宮里老人了,什么世事不懂?!?/br> 劉太后冷笑:“我雖被除了權,可決定你一個內侍去留問題,還是可以做得主的。況且,我若告訴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