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
后,就能去看明日找找虐。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配合,完美?!?/br> “樓上正解,我現在就是這種心情?!?/br> 米微瀾也沒想到會是這種效果,寫明日,也僅僅是因為想將推測出的地球滅亡的原因寫出來而已。 不過這個意外驚喜還算不錯。 接下去的大半個月,她一邊更新,一邊跟洛泉布置春節和元宵節的節日空間。 這兩個節日挨得近,就放在了一起。 春節是個很隆重的節日,從正月里就開始忙活了,所以制作起來耗費時間比較長,也困難了許多。 自從中秋節面世以后,里面出現的每一樣東西都火了起來。 有人一遍遍地進去,為了研究里面的細節。 糖畫糖葫蘆,拿在手上轉的小風車,各式各樣的面具,墻上掛得并不相同的紅燈籠。 有人專門開了個小專欄,還原中秋節里的小物件。 “今天要做的就是最簡單的糖葫蘆,沒有找到糖葫蘆使用的那種酸酸甜甜的果子,現在用別的水果代替,味道一樣很不錯。這道最簡單,大家在家里就可以做,把糖熬化,再將穿好的果子在糖漿里過一遍,晾干后就成型了。吃一口,酸酸甜甜脆脆香香。在家花費了一天時間,選了十幾款水果都試了一遍,親測這幾種果子最好吃?!?/br> 甚至還有人在研究舞獅。 “我特地進去用手墊了一下重量,不知道那個重量是不是真的,那個獅頭特別重,扛著這么重的東西,視線又看不到下面,是怎么利落地跳到桌子上的?” “在一家偏僻的門口看到一個兔子燈,超級超級可愛,好想要?!?/br> “兔子燈?我只看到了一個蓮花燈,沒有看到兔子燈啊,求坐標?!?/br> 人們在網上交流著自己的發現。似乎除了中秋節本身,他們對那時候的生活習慣和當時流行的小物件也很感興趣。 春節的開放是在中秋節出來的一個月后。 米微瀾來回進出了兩次才確認已完成。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從臘月二十三這天開始,就是迎春日。 二十三祭灶吃糖瓜,二十四掃房,二十五感亂歲兆天蠶,二十六割豬rou,二十七洗浴宰禽,二十八打蒸糕寫桃符,二十九拜祖天香,到三十就是除夕夜,合家團聚,守歲接年。年初一開門放鞭炮拜年。初二祭財神,開始走親戚,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元宵燈會,猜燈謎,吃元宵,放煙火,耍龍燈,滿城皆是熱鬧。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這首詞,全美地詮釋了當時元宵時節的熱鬧景象。 后世過年已經少了許多年味,并不會像古人一樣,自二十三開始就各種準備,大多忙到除夕才開始放假回家。米微瀾自己也并不是很清楚除夕之前的規矩。 兩人在書里尋找了許久,才在零星片語中找到了記載。 猜燈謎是找了布倫特幫忙,他興致勃勃地發動了自己研究語言文字的朋友們,設計了許多燈謎。 米微瀾看了兩眼,這些燈謎由簡到難,直猜得她抓耳撓腮也沒猜出來。 燈籠的設計也征求了許多人的想法,最終出來的效果令人驚嘆。 除了古時造型各異的花燈,還加入了許多現代元素,飛船花燈,機甲花燈,腦洞大開,趣味十足。 果然,春節和元宵節出現后,人們的熱度比之前還要更高漲,話題度節節攀升。 “原來春節這么隆重,每一天都又不同的習俗,真有意思?!?/br> “以前的炮仗原來是點竹子,哈哈哈,好玩?!?/br> “花燈好好看?。?!想要,求賣,我買還不行么,求趕緊上線!” “年獸也蠻可憐的,弱點全被抓住了。哈哈哈,那些桃符,不是,對聯,也很有意思,很順口,決定今年跨年的時候,在我家門口也貼一張?!?/br> “福倒了,福到了,竟然是這個意思。還有那個魚一定要留到明年,這叫年年有余,古人的心思真的很巧妙,各種語言的妙用?!?/br> “感謝展覽館,能讓我們看到這么多精彩的東西。真希望能多活兩年,能看到這些節日,有在現實中舉辦的一天?!绷粞允莻€一百五十多歲的老人。 人們紛紛留言安慰著他,一定會有那一天的。 各種各樣的評論在天網爆炸開來,熱鬧得也像是過節了似得。 米微瀾坐在床上一邊看一邊笑,心里充滿了滿足感和自豪感。 她做到了,將中華的文化推出去,能得到人們的接受和喜愛。 以后再提起這些東西,再也不是只有她一個人自言自語了。 長長地吐了口氣,她這天晚上做了個好夢。 夢里似乎回到了地球,她跟家人坐在一起等新年的倒數計時,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意。 這種開心一直延續到早上醒來,她摸了摸眼角,有些濕。 她想家了,很想,然而父母很早就去世了。 收拾了心情,她打開了天網。 昨日在前天完結了。 本來就不是本特別長的。 主角在月星度過了艱難又黑暗的一段歲月,那里資源太過貧乏,而他們的食物也很快要見底了。 在探尋到新的居住星之后,諾亞方舟終于再次啟程了。 這次他們找到了兩顆適宜居住的生命星球。 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停留在了木矮星,只有少數人去了坦噠星。 主角留在坦噠星,與一個原住民的女人結了婚生了孩子。 他一生都沒有出過坦噠星,勤勤懇懇地開墾土地,喂養孩子。他沉默寡言性情乖張,誰也不知道他的過去。 一直到晚年,他動筆,寫下了這篇像是回憶錄一樣的,明日。 明日是個希望的明日啊,人們都盼望著明日到來。 可是明日,到底到底是幸還是不幸,是希望還是絕望,誰又能預料得到。 唯有腳踏實地走過每一天,不去四處張望,才能找到通往正確的道路。 這篇賺足了讀者的眼淚,盡管一直覺得沉重,可看到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