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5
可是也不過才花了不到三千,兩邊兒請的“會”都差不多,辦的事兒也基本一樣,可是的他們家就平白無故的多比人家多出來差不多兩千塊錢。 “爸,大舅,你們這是什么干嘛呢?” 木葉去了一趟茅房的功夫,出來就聽見李春樹和木永年掰扯著的算賬了。 “哦!葉子是這么回事兒,這不你姥姥頭天沒了,你大舅就和你爸媽商量了,要怎么送你姥姥這最后一程,當時你媽的意思是一定要把事兒給風風光光的辦了,至于這辦事兒的開銷,到時候咱們兩家一家一半兒?!?/br> 還沒等李貴菊和木永年言語,孫鳳已經噼里啪啦的解釋了一通了。 木葉聽完了之后,倒也沒有太大的反應,李貴菊的這個做法兒她也同意,畢竟現在農村里頭辦事兒就講究個熱鬧,排場,不管死去的人“看不看”的到,但是村里頭的老鄉親卻是都看在了眼里頭的。 “花了多少?” 木葉開口問道。 “4986!” 孫鳳見木葉都開口問了,這事兒指定就是板上釘釘了,趕緊把數兒給報了出來。 正文 第919章 辦喪事(四) 木葉點了點頭。 “那辦酒席的錢有多少?收上來份子錢又有多少?” 孫鳳臉上的表情一僵,前一秒鐘還高興的不得了,現在一聽木葉這么問,心里咯噔一下,一張臉也耷拉下來了。 “葉子啊,你要是這么問,舅媽也不瞞著你,份子錢除去了酒席錢確實是還剩了一點兒,可是那也不能算在辦事兒的錢里頭,這些老鄉親都是沖著你大舅過來,這么多年我跟你大舅給人家隨出去的份子錢都不指這些了?!?/br> 李春樹在一邊兒應和著點著頭,生怕木葉不相信,趕緊又補了一句。 “村里頭的這些習俗你可能是不太明白,不過你可以問問你媽,我們說的對不對!” 木葉聽了孫鳳和李春樹的話,詢問的眼神看向了李貴菊。 李貴菊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他們兩口子這話確實是不假,可是就這辦事兒的花銷上明顯著是有點兒不太對勁兒的。 “大哥,你們那個賬是不是記錯了?怎么著也花不了那么錢吧?” 李貴菊猶猶豫豫的最后還是問出了口,她和木永年兩口子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現在花的都是木葉給的,雖說木葉的廠子確實是做大了,掙錢了,可是兩口子節儉慣了,自然也不會平白無故拿著閨女的錢,當了冤大頭。 木葉是一個太聰明的人了,僅僅是聽李貴菊這么一問,就能猜到這里頭的貓膩了,孫鳳和李春樹兩口子貪財是出了名的,以前是借著伺候王桂蘭的名義,變著法的從她身上摳錢,沒想到現在老人都去世了,他們竟然連這種主意都打上了。 木葉的眼神兒有些深,板著一張臉,沒有說話。 “貴菊,你這話是什么意思???這又不是我們兩口子紅口白牙自己說的,這不有賬本兒呢嗎?錢都花到哪兒了,可是一清二楚的!” “大嫂,我不是那個意思,就是覺得這錢花的是不是有點兒太多了?” 李貴菊一臉的尷尬樣兒,自己說出口的話,自然不能收回來,而且她也沒打算不給李春樹這錢,就是覺得賬應該在明面兒上。 “一點兒都不多,你沒看到咱們家請了那么多道“會“嘛,而且老太太從頭到腳穿戴著走的,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好東西!哪兒哪兒不是錢??!” 李春樹耐著性子跟的李貴菊解釋著,這也就是看在錢的面子上。 “這……” 李貴菊一臉的為難,李春樹都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她好像在說什么,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了。 “貴菊,你這不是想要反悔吧?咱們之前可是說好的事兒,總不至于事兒辦完了,錢花了,你又不愿意出這筆錢了吧?” 孫鳳懟了李貴菊一句,如果他們老木家最后真的說不給這筆錢了,那他們一家子今天也別想好著離開這個院子了。 李貴菊的臉色有些難看了。 木永年的一張臉也繃緊了,心里嘆了口氣,想著反正都這樣了,也是最后一場事兒了,把錢給了他們家也算是清靜了。 正文 第920章 辦喪事(五) “行,之前說好錢我們出一半兒……” “等一下!” 木永年的話才剛要說出口,木葉直接打斷了他。 孫鳳的臉都快耷拉到地上去了,木葉一開口就準沒好事兒就對了。 這個丫頭都掙了那么多錢了,偏偏這會兒還跟他們計較這三瓜兩棗的。 “葉子,你爸媽都同意了,你這是什么意思???” 孫鳳的語氣變了不少,沒好氣兒的說了一句。 “舅媽,有句話說的好,親兄弟明算賬,既然我爸媽說了出一半兒,那肯定就會出一半兒,一個子兒都不會少,但是賬我們必須得弄清楚了!總不能你們說花了5000就是5000,花了10000就是10000吧,誰家掙錢都不是那么容易來的?!?/br> 木葉面無表情的看著孫鳳,以前她“忍氣吞聲”,任由他們怎么說,她就怎么做,那因為王桂蘭,現在…… “這是賬本,你愛看就看吧!” 李春樹把手里的賬本直接扔在了桌子上。 劉紅和李強在一邊兒,一臉的尷尬,小兩口也是無可奈何,先別說是不是真的花了5000塊,就算是,家里現在的條件也能負擔的起,李春樹和孫鳳這是明擺著想要占木葉的便宜。 劉紅鼓了鼓好幾鼓氣兒,想要說話,可是都被身邊兒的李強拉住了。 李強用眼神兒制止了她,她的心思他懂,但是話她真的不能說,不然還不知道他媽他們要怎么記恨她這個兒媳婦兒了呢! 木葉也不介意李春樹的“摔摔打打”,徑直把賬本兒翻開,看了起來。上面記得賬目倒是和李春樹剛剛說的差距不大,可是她還是一眼就看出問題來了。 負責記賬的是村里兒的先生,用的是毛筆,上面全都是毛筆字記錄的,可是上面的好幾筆原本應該是兩三天前就寫下來,早就應該干透了,可是這會兒上頭的墨汁還是濕潤的。 所以這整本兒賬,都是剛寫完不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