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5
,信王死了。 兜頭的一盆涼水澆下來,所有人都愕住了。星河顫抖著,聽見皇帝悲聲哭喊,她的心里卻在暗暗慶幸,還好,這個人不是太子。 一場春闈,最后以這樣血腥慘烈的方式收場,接下來還有很多事要做,徹查那兩只獒犬的來歷,以及處理信王的身后事。 天下哪有不透風的墻,那狗出自簡郡王府邸,不費什么力氣就查明了。 一頓毒打,把來龍去脈打得大白于天下。訓犬人招供了如何用里衣蒙住狗頭,如何讓狗對某種氣味恨之入骨。最后的那句尤為驚人,原本要對付的人,應該是太子。 皇帝驚出了一身冷汗,最后仰天苦笑:“作孽啊,朕竟生出那樣惡毒的畜生來……” 誰也不知道為什么那件里衣會從宮內流出,更不知道信王為什么成了替死鬼,武德殿的太監不會說,青鎖門上的夕郎當然也不會說。 和這件事有牽連的各司,都沒能逃過這場浩劫。按例頭一個發現太子里衣遺失的星河也不能幸免,但掖庭令是聰明人,知道什么環節該深查,什么環節該一筆帶過。 武德殿的人,除上官茵全部獲罪。本來茵陳也在其內,但不久前信王的上疏請婚救了她一命——感情日深的小兒女,一個不幸罹難,另一個痛斷肝腸,怎么叫人忍心責備。 一場風波,醞釀已久,慘敗落幕。太子坐在花窗下喝悶酒,本來酒量就不佳的人,喝多了迷迷滂滂,最后低聲抽泣起來。 星河什么都沒說,只是站在一旁看著他。他一手比劃,艱難地描述當天的場景,“那狗,咬住了就不撒口……哪怕打斷脊梁,也不撒口。我原本只想讓他受點教訓,沒想到……我救不了他,眼睜睜看著他被咬死,你知道我心里有多難過嗎?” 她卻冷冷道:“總有一個人要死,不是他就是您。我寧愿死的人是他,不愿意今天辦喪事的是您?!?/br> 太子抬起眼,怔怔看她,“星河,咱們的心,是不是太狠了?” 也只有在半醉半醒間,他才會問這么傻的問題,星河說:“如果當時他想過手下留情,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要怪只能怪他做得太絕,明知道獒犬不咬死人不罷休,還把您的里衣送出去?!彼D下來,想起那張血rou模糊的臉,忍不住打了個寒戰。 人在犬齒下,真的半點招架之力都沒有。從林場上拖回的那兩條獒犬的尸首她也看見了,當真是刀劈斧砍,半截身子都快爛了,就是死死咬住不松口??梢姰敵跛麄優榱俗尮吩骱捱@種氣味,下了怎樣的狠手。狗是恨毒了才會這樣,這狗養于草原,連狼都能咬死,何況人。 只是說來遺憾,一母同胞自相殘殺,最后只能活一個,多叫人無奈。信王對他哥哥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用他的死,把簡郡王拉下了地獄。如果沒有這次的事,他霸攬著兵權不交還,恐怕還有一場兵變?,F在也好,干戈止息,承天門內外都太平了。奪嫡的路上一下少了兩位皇子,這條路瞬間就寬綽了,對太子也好,敏親王也好,都不算壞。 可是信王的喪禮上,星河卻看見了她父親的憂慮。宿家往后的路是越來越難走了,現在最大的敵人只有太子一個,然而這個敵人,恐怕是傾其所有都難以打敗的。 “你相信信王的死,太子完全無辜嗎?看看這朝堂之上,如今最大的受益者是誰。我告訴你,一個太子,比十個簡郡王都難對付。信王是他的手足,尚且死得這么凄慘,咱們呢?將來恐怕連個收尸的人都沒有?!?/br> 星河腦子發懵,剛經歷一場風浪,暫且不能考慮那些。她扶著額對她爹說:“您就讓我喘口氣吧,您也不想想,要是這回死的是太子,我身為女官,能不能脫了干系。一個信王就處死了武德殿那么多人,換成東宮,滿門抄斬都不是嚇唬您的?!?/br> 把她爹說得直捯氣兒,“女大不中留了?!?/br> 第65章 吟嘯徐行 信王死后, 她爹說的這些話, 其實她都考慮過。若說太子是全然無辜的,當然不可信。茵陳那里的消息傳過來后,她連夜徹查, 接下來大致會是怎樣的走勢, 她也同太子交代了。如果他不愿意慘劇發生,憑他的本事, 可以有一百種法子阻止, 可是他沒有。信王固然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可說到底這個哥哥還是狠下了心腸。他曾經同她說過,不與他一心的, 縱然是兄弟也要徹底蕩平。他確實這么做了,可是不這么做又能如何?這世上權勢地位都是后話, 首先得活著, 活著才有資本去談其他。 然而活著,有時候又和權力密不可分,要活著就得集權, 所以連親弟弟都可以放棄。那么像宿家這樣曾經上錯了船, 航行途中又換乘的人家,他能不能容得下? 各自都在觀望,宿家怕投誠不成反被削權鎮壓, 畢竟信王的下場血淋淋擺在面前;太子呢, 記仇, 且不欣賞左右搖擺的門閥。當初左昭儀盛極一時, 大皇子又開始從政,各項表現都上佳,內閣曾經有過一次改立皇太子的主張。雖然后來因太子出閣,敬獻了耗時三年繪制的大胤水利圖,讓內閣官員們閉上了嘴,可是那場風波的后遺癥從未間斷。這些年內閣官員換了又換,到現在僅剩宿大學士一個老人兒,留著他,是為了利用宿家對付舊主。一個人太過鋒芒畢露了終不好,太子有時候也愿意藏一藏拙的。 現如今朝堂上只余兩位皇子,平衡一旦徹底打破,大家都要重新想好對策。因為敏親王不像簡郡王,他不具備任何奪嫡的能力,即便宿家現在選擇息事寧人,也要看太子愿不愿意茍且。 仰天長嘆,星河事后也自責,如果接到茵陳那封信時,她選擇沉默會怎么樣。曾經有那么好的機會,敏親王和宿家都可以一步登天,結果她一攪合,局勢又逆轉了。于家來說,她真是個不孝女,一念之差,讓父兄處境尷尬??墒怯谔?,她沒有后悔她的決定,她對得起他,也對得起自己的心。 茵陳去武德殿走了一圈,最后還是回到了東宮。 信王的喪禮籌備起來,論理未及弱冠的少年,不當以成人的儀制發送。而且皇宮大內,除了皇帝和太子,也不該為以外的人大肆cao辦任何事。不過信王終究由皇帝養大,況且又是太子胞弟,這兩個人沒有異議,別人聽差辦事就好。 太子最后到底為信王留了體面,和青鸞合謀的那部分,他有意遮掩了,所以信王死后有哀榮,還得了個謚號曰“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