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
東道,關內道,山南道,淮南道周圍的五個地區大量收購油紙,糧食,大豆種子,苜蓿,雞鴨和青蛙。李貴帶著趙興負責河南道的收購。不管收購多少,三個月內必須回來,也就是開春播種之前必須回來。 收購回來的雞鴨直接養在山上的莊子里,青蛙養在山上水庫邊。油紙給蔣匠人用于建設水庫遮擋。春耕開始,李青地界的土地都種了糧食。山上的火把果全都讓孩子們收了,留作備用食物。王文生總管所有出入銀錢往來,趙發記賬。所有支出全部由吳天,李仁,張成三人同時簽字才可以去王文生那里支取。 從今日起,大壩水閘六閘只開兩閘。李仁負責村里所有村民的安排和調度。吳天負責老人孩子的訓練,李青要求眾人聽到鼓聲做什么樣的反應,聽到鑼聲做什么樣的反應。尤其是李家村和張家村的人必須要訓練,吳家村的人已經接受過這樣的訓練了。 張成負責帶人在半山腰開了一條溝渠,半山上森林的邊緣把大山攔腰一切,挖出長長短短的溝渠,把從河里流出的水截到溝中,然后在水溝處修建了一個村寨,河水從村寨流過,流進地下水道的河道里。地下河道里的水要滋養山林,李青讓人把地下水庫出水口和地下河道出水口都堵上了。 村里跟隨李青防旱的人,全部被派去各個崗位。整個李青地界都在緊張繁忙的工作著。最后三天,那十二戶人家有四戶決定跟隨李青,八戶不愿意,李家村只有李興一家。另外的七戶是由張家村村長帶頭反對李青組織建設的。李青對這八戶人家很是不滿,為了防這幾戶人,還讓人在山腳處以李家為界,休建了第二道防線,由李家作為總部把新吳村和李家村劈了一部分出去。 李族人的反對,在李老族長和李青的鎮壓下,無效。河邊上建了兩處暗哨,一處在河對面的山上,一處在李家村的農場前。李家的圍墻修建的又高又寬,上面可以走人放哨。所以李青把李家作為第二道防線的重點。 李青安排完所有的事,等到所有的人都進入到有條不紊的建設中時,已經是一個月之后了。李青趕著馬車去了縣城。他要和縣令打聲招呼。 李青見了縣令,把大旱的事情說了一下,重點說的是提前預防。還說了他已經在各地大批量的開始收購糧食。李青保證,如果發生旱災,他無條件免費提供縣衙所有人的吃喝。但是其他方面希望縣令大人通融。 縣令大人聽的心一直往下沉,他也希望大旱的謠言只是個烏龍。但是李青不是無的放矢的人,如果沒有一點征兆,他絕對不會做這些事。而且從入冬以來,已經有大旱的謠言在傳了,有些福戶已經準備去其他地方過東了。 臨安縣縣令同意李青的做法,對他收購糧食的事表示了支持,也表示他的力量有限,他會給朝廷上書,等朝廷的旨意。 李青回到李青宅邸,就收到了薛董偉的來信,厚厚的一打紙,信上說明了以前往年的抗旱情況。薛董偉查找了歷代的資料甚是詳細,李青拿回去研究了一番,做了下一步的安排。并且寫了回信,表示感謝。 薛董偉收到李青的信非常高興,看到內容,他覺得事情很大條,就把信給了他爺爺和他爹看。他爹的意思是,朝廷有欽天監,這種預測的事情旁人不好說,至少等有點苗頭了才好開口,萬一是莫須有就不好了。 薛玉不是這樣想的,黎民百姓在他心里最為重要。太上皇走之前把皇上和江山都托付給他了,他一定要做好。更何況現在皇上出征領兵,雖然是太子監國,可是太子才十五歲。他是一國宰相,他怎么能當做什么都不知道。 薛玉第一時間讓各地御史調查匯報各地的情況。十天后,各地州府的奏折到了薛玉手里,薛玉氣的砸了兩盞茶杯,大罵監察御史們都是廢物,這么大的事,他既然是從他孫子那里知道的。 薛玉把折子交到了中書省,由中書省擬定措施計劃。中書省三天擬定的四套方案都被門下省駁回了。薛玉無奈只好同重臣當朝商討,商討兩日無果。 ------------ 第八十四章 朝廷抗旱 薛玉提筆給皇上寫了一奏折。他希望皇上能回朝處理朝政,如果邊關實在是離不開他,可否請太上皇回京坐鎮。 薛玉被朝廷的事煩的不行,從他派人查各地情況開始,到大殿爭吵,月余都無果。薛玉此刻特別的想念太上皇,無比的羨慕朱彪。薛玉為黎民百姓擔憂上火,吃飯的時候隨口問了薛董偉有什么想法,畢竟這個事是他孫子發現的。 薛董偉飯后把李青要他查的資料全部搬到了薛玉面前,現在欽天監已經證明今年年景不好,會有大旱?,F在能做的只能是調度各地人手,在大難來之前做好應急措施。薛玉現在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孫子薛董偉,自從從臨安縣回來后,就奮發刻苦。這次的事也是多虧了孫子提醒,要不然誤了黎民百姓,他萬死難辭其究。 薛董偉準備的資料非常齊全,一百年內大大小小的旱災全都被他查的清清楚楚,薛董偉還整理了一百年內朝廷對每次旱災的處理方法和每次旱災的結果。每次旱災的程度和損失都單獨羅列了出來,效果最好的方法也都做了注明。 第二天薛玉把那些資料搬到了大殿之上,所有官員就在大殿上。傍晚的時候,中書省做了初步的計劃方案,門下省在這半個月里,頭一次全體通過。薛玉讓他們回去擬定一個詳細的章程,再下達。 朝廷上下都說大唐能有此人為宰相,是大唐之福社稷之福。 新年到了,李青地界的人白天依然在忙碌中,整個地界一點過年的氣氛都沒有。外出收購的人也都還沒有回來,李青特意讓人準備了燉rou,分到每家,算是給大家過年了。只有那八家沒有,現在他們也隱約的感到大旱真的要到來了。 張家幾家人害怕了,找到張成那里表示想和李青等人一起度過難關。張成表示無能為力,當初李青說的很明白,只給他們三天考慮時間,三天過后死活不管。張家的五家人開始走動,想讓多些人幫助他們讓李青點頭。李青知道后,讓張成帶了部分張家村的人離開李青地界,出去接應去各地收購的人。 年后朝廷的政令已經到了兩道七十二州,各地紛紛開始挖井,儲備糧食。家家戶戶都開始存水,存糧。各地糧食和水都開始緊張。 最早回來的是吳石,他是李青的腦殘粉,對李青的命令全部執行,李青讓三個月內必須回來,他兩個半月準時的回來了。李青讓所有人對他們這隊人表示了感謝,感謝他們辛苦的出去收購,感謝他們能按照命令如期的歸來。 第二批回來的是鄭林和李貴,李青依然讓所有人做了熱情的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