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
一看究竟。 不看還好,這一看將她氣得夠嗆。 ☆、唐龍 “阿爹我可不管,這芽姐兒可是在帝都開了新的藥膳坊了。如今我們要去帝都,她給我們謀個生路如何過分了?” 唐麥芽剛剛來到堂屋,就聽到唐龍說得理直氣壯。她這么一聽氣不打一處來,自己不在那些年,也不見他們一家人幫襯阿爹阿娘。如今倒是好,自個兒求人,倒是一副理直氣壯了。 唐龍瞄見唐麥芽斜靠在門口,伸手指了指她:“你來的正好,將帝都的藥膳坊給我打理!” 唐麥芽聞言,挑了挑眉:“這就是二叔爹求人的口氣?” 唐龍那副我那是看得起你的模樣,著實讓唐麥芽為他感到臉紅。 聽她這樣講唐龍的鼻孔哼了一聲:“既然知我是你二叔爹,怎么還敢要我求你?我替你打理藥膳坊,那是抬舉你?!?/br> “多謝二叔爹抬舉!”唐麥芽恭敬地彎了彎嘴角:“只可惜芽兒向來都是不知抬舉,不識好歹。只知道吃人嘴軟那人手短,卻不知道求人的倒是可以如此趾高氣昂?” 她這話將唐龍堵得面色青白交加,一時之間竟然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了。 唐麥芽在諷刺他,唐龍哪里聽不出來。這若是換做從前,他早就為了臉皮子,甩袖走人了。 可偏偏如今按著新皇的新規,這從商只會是比入仕相當,不會更差。 倘若能將帝都的藥膳坊弄到手,自己別說是后半輩子無憂了,子孫后代都無憂了。 單是為了這個,都不能輕易放棄了去。想到這些,唐龍咽下去心口的那股子怒氣。 他上前一步,陪著笑臉道:“芽兒,你瞧二叔爹這脾氣,老了說話也沒個把門。你可別與我計較,將那藥膳坊交于我打理可好?” 雖然他面上一派認錯的猴孫樣兒,心里卻把唐麥芽罵了一個遍。 “既然二叔爹也知道自個兒說話每個把門,可別去帝都了?!碧汽溠繌阶栽竭^他,進了堂屋找了一個位置坐下:“畢竟那地方說什么作什么都是時時刻刻掉腦袋的事兒。就您這樣,為了長命百歲,還是別去的好?!?/br> 唐龍哪里想到,她會這樣堵自己,還說的這么難聽。一時之間詞窮了,也不管還有小輩在場,立馬看向吳氏。 “娘你可看看她,她竟然如此見不得我好!” 吳氏向來疼愛唐龍,再聽他這樣的語氣,更是招架不住了。 她看向唐麥芽,小心試探道:“芽兒,你看要不你就幫幫他,你二叔爹他也不容易?!?/br> 其實,吳氏也摸不準唐麥芽的氣性兒,也怕惱了她。 對于自家阿奶,唐麥芽倒是沒有之前對于唐龍那樣的火氣了。 她笑了笑:“阿奶又不是不知道,誰也不容易,芽兒的所有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沒得平白無故的,就冒出來那么好的事兒?!?/br> 只這一句話,她便讓吳氏閉上了嘴巴。原因無他,只因為吳氏想起了那些年唐麥芽所受的苦。 單憑這些,唐家上下,的確是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要求她什么。 吳氏嘆了口氣,擺了擺手:“老婆子我老了,你們小輩的事兒我管不得了。老二你回去罷,芽兒她是不會同意的?!?/br> 唐龍見平白的自己的阿娘也幫他不得了,頓時腦子一空白,不管不顧地鬧了起來。 又是哭又是喊的,嘴里直罵唐麥芽害人精,沒有良心,不知道知恩圖報,自己那些年算是白疼她了。 唐麥芽可不管他這一套,畢竟早在他婆娘哪里見識過了,倒也是見怪不怪了。 她隨手從近身的荷包里,抽出了一疊銀票。 仔細地數了數,來回數了三遍。那聲音引得唐龍哭喊聲更大了,偏偏還偷偷眨著一只眼,偷瞄唐麥芽手里的銀票。 心里直鼓搗,若是那是自己的多好。 唐麥芽將那些拿出來,便是為了打發他的,也沒有他吊著他胃口,直接講那銀票遞在了他面前。 “這些算是我報答您的,曾經的那些,我記得,沒有要否認?!闭f著她停了停,又道:“如今這些就當是我報答您老人家了。帝都去不去都隨你,這些銀票夠你開個鋪子,養家糊口了。我只有一個要說的,您要做,就做自己擅長的事兒?!?/br> 唐龍見那么些銀票都是他的了,哪里有那心思聽唐麥芽啰嗦什么。他盯著那錢看,只一個勁的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這一切唐麥芽看得真切,自然也沒有逃過唐老爺子的眼睛??粗约杭业男鹤舆@樣,他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兒子只怕是這輩子都毀了! 唐麥芽可不管他們想些什么,該做的,她都做了,該說的也說,自然是仁至義盡了。 她隨意地跟唐老爺子打了招呼,便離開了。 而那唐龍,得到了想要的,自然也不會久留,匆匆就找了說辭離開了。 ☆、大結局 南宮宇有了自己的打算,也算是了了一輩子的大事了,唐麥芽自知她勿需再為他憂心了。 至于帝都之事也處理的差不離了,剩下的自有新皇來處理。楚熙如今也有了身孕,她們夫妻二人,自個兒倒是生活的悠閑自在。 而她如今雖然還是孤身一人,當初去帝都的打算也擱淺了,如今卻并不急著答應陶淵楠。 畢竟,在她心里依舊是天下美男千千萬,沒有飽夠眼福,就關在家中,相夫教子,實在是憋屈得很。 回來也有好些日子了,她自打打發了唐龍一家子之后,,便一直專心地幫忙唐暮初打理藥膳坊的事務。 五皇子雖是承了陶淵楠跟陶啟的情,才當了皇帝,他也知曉報答他們,但是伴君如伴虎,誰知道日后會是什么樣的情況? 世上最難測的便是君心,你若小心翼翼做的好,興許還能保幾代安平。倘若一個不仔細,那便是滿門抄斬的禍端了。 好在一直有她在一邊提點著,唐暮初倒是也守著本分,并未做出什么逾矩之事。 這么過去幾年,唐家倒是成了鳳川人人都羨慕的皇商。 鳳川的民風,倒是與以前相比好了不少。家家戶戶也不再,以必須要生男娃子為畢生要求了。 畢竟像唐家閨女那樣,倘若他們生的閨女,也能使得家族興旺,那可比生個臭小子強了百倍千倍。 當然,更有甚者,以自家有與唐麥芽年紀相仿的男娃子,感到確幸。 不為其他,光是想到唐家那樣優秀的閨女,至今還未出嫁,若是將她娶回家,那可不就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兒么? 于是乎,回到鳳川的這些年,唐家的門檻,都要被那些求親的人家踏平了??墒?,不管唐家修了幾次門檻,唐麥芽始終沒有嫁出去。 就連陶啟跟楚熙也都生了小閨女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