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
守著張記,所以吃食上自然不用去外頭鋪子里爭著搶著買。 等到了臘月二十三以后,村里的孩子們都開始唱歌謠了,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rou;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瞧著孩子們成群結伴歡快的嬉鬧著,林寶珠覺得自個心里真的生出了種過年的氣氛來。 原本自家男人不在家,一直沒有音信,她就有些沒有心思置辦過年的事兒。就算有大丫陪著,還有秀娘嫂子跟招娣隔三差五的來說話歇著,也沒打破她心底的寂寥。再加上前世的時候,過年似乎就是個平常的日子,一點沒有什么特別的,倒使得她習慣了沒有期待的日子。 可現在,聽著街上孩子們樂顛顛的玩鬧,再看家家戶戶炊煙四起全是在做過年的吃食,似乎一夜之間,整個村子就全然是香噴噴的飯菜rou香味道。倒是讓林寶珠心里癢癢的。 想著這個,林寶珠就看著邊上安安靜靜跟著自個慢吞吞纏線的大丫,突然就想著讓大丫過一個溫馨舒坦的大年。 昏暗的天色跟寒冷的天兒,襯得屋里坐著軟和暖暖炕被的林寶珠跟大丫都很是舒服慵懶。屋里的油燈亮著,豆大的火苗輕輕跳躍著,照的屋子里一派橘黃全然是暖意??谎叵骂^的火盆里或明或暗的有些炭火,在這寒冬臘月里卻是讓人感到舒適宜人。 第二天一早,陰沉了許久的天終于放晴了。不過因著連續好幾日陰沉三不五時的下雪,所以院子里也落了厚厚的一層,當真是白茫茫一片。 不過虧得是晴了,日子也正好到了臘月二十四掃房子這一天。也虧得林寶珠每次趕集都會買些糖果零嘴回來,所以饒是沒有做糖瓜,也不妨礙什么。 大丫見舅娘開始打掃了,自然不甘示弱,跟著搭著手干起來。她個子小,許多活計做不了,但并不妨礙她彎著嘴角給舅娘洗抹布遞笤帚。 忙活了大半天,家里終于清掃了個徹底??粗景装變魞舻拇笱疽渤闪诵』ㄘ?,林寶珠忍不住笑起來,然后摟著大丫笑得前仰后合的。 大丫一臉無辜的瞅著自家舅娘,仰著小臉,眼里滿是疑惑。到最后林寶珠拉了她去洗臉,瞅見水里映著的小臟臉時候,大丫才不好意思的紅了面龐。最后,在林寶珠的注視下,羞惱的扎進舅娘懷里半天拔不出來。 對于大丫近些日子的改變,林寶珠是欣喜又安慰的,總算沒白廢了她潛移默化的引導。有時候她自個做什么時候,都是心驚膽戰的,生怕會讓大丫再變回以前的模樣。 好在田大娘發現了她的糾結,一番開導,倒是讓她發現自個差點忽略了人與人交往的本心。只要是善意的,打心底里疼惜大丫,又怎么會傷害了她? 拾掇完以后,倆人湊在一塊吃了口熱乎飯。想著前些日子一直沒洗澡,所以林寶珠又拉了大丫倆人一塊泡了熱水澡。躺在炕上時候,她照例給大丫講起了小故事,橘黃跳躍著的燭火之下,溫柔的女人摟著嬌小純凈的孩子輕聲細語的說著前世聽書過的畫本。 而大丫早已習慣了舅娘的親昵動作,她面上雖然害羞,可心里卻是歡喜的。舅娘的懷抱暖暖的軟軟的,就跟舅娘這個人一樣,讓她說不出的依戀。 大丫不知道這種感覺是什么,就好像她羨慕過別人家的孩子會跟娘親撒嬌一樣。那時候,她以為只要有了母親的呵護跟關心,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了。 可是現在,感受著舅娘帶來的溫暖跟那點點滴滴已經滲透到她心底的關愛,她突然覺得,好像自個不再覺得得到娘親的呵護是最幸福的事情了。只要有舅娘在,她的生活里就滿是陽光,哪怕是冬日里,都不會覺得冰冷。 等大丫睡熟以后,林寶珠小心的把人放進被窩,然后又給她掖了掖被子角。也就是這隨手的動作,卻讓她頓了片刻半晌沒回過神來。 也不知道自家男人到了北嶺沒有,怎得這么久了也沒個信兒。不知道那邊的冬天冷不冷,他能不能吃飽穿暖。似乎就是突然而來的心情,她很想那個漢子,若是如今那個漢子在,說不得又要吃味了。 這些天,她刻意壓制著自個的心情,生怕想起那個漢子來回擔心。如今真的想起來了,卻依舊不敢細想他在北嶺那邊會不會已經開始打仗了。 其實哪里是不敢想啊,甚至不敢打聽外頭的消息,生怕會傳來什么她接受不了的信兒。她寧可就這么等著,只當他去走商了一年半載的回不了家,也不想日日擔驚受怕的唯恐出個意外。 接下來幾日,林寶珠跟大丫很是忙和。磨豆子做豆腐,買豬rou腌制臘rou,林寶珠還特地買了些沒人要的豬小腸來用腸衣來做些風味臘腸。當然,做成之后,少不得又去送一些人情。 等到臘月二十六,趁著鎮上年前最后一個集市,林寶珠又去給大丫買了一身新衣裳。當然,石大勇兩口子也帶了招娣去采購物件。 因著年前這幾日是鎮上最紅火的時候,所以張記到現在還沒關門,幾個人自然不會拉下去鋪子里瞧一瞧了。原本只以為張記鋪子的貨是有些脫銷,等走近了,幾個人才被那熙熙攘攘來采買的人驚的半晌沒能進門。 也是太過繁忙了,鋪子里柜臺上正幫著算賬的李掌柜的縱然瞧見了東家,也沒能騰出空來招待一番。實在是自打睿王殿下親口夸贊過張記之后,附近乃至縣城的官吏衙差還有員外地主,都搶著來訂過年節的吃食跟點心了。 而尋常百姓家,雖然不至于搶著買白雞冠的冬茶跟上好的老鷹茶或是茶沙,卻也會趕著熱鬧的來買幾斤并不算貴的腐竹跟香辣段回家嘗鮮。 就如此,張記還沒按著林寶珠的打算促銷呢,鎮上作坊自產的貨已經不夠了。而村子里作坊里每隔三天送一次貨,再加上近處幾個鎮子也有鋪子寄售張記的茶葉跟吃食,所以那點子存貨,哪里夠促銷的啊。 也就是現在,林寶珠才徹底見識到張記是真火了。有了睿王殿下的夸贊在前,又有后面各處商人讀書人的贊頌在后,最起碼張記在桃溪縣這個地界上,那已經是獨一無二的了。 等到臘月二十八,李掌柜的帶了賬本到桃溪縣張家交賬后,林寶珠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賺了個滿缽金。雖然比不得第一茬白雞冠時候的利潤,卻也是她后來沒想到的數目。 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