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0
可看著張滿囤的表情,再聽林寶珠說的話,他就明白這是倆人早就商量過的。想了想,他有撿著些之前聽人說過的話囑咐了張滿囤一番,然后感慨一頓才放了倆人走。 想來也是,張滿囤的身手跟力氣,沒準真能在戰場上搏出個前程來。畢竟,他是十里八鄉能打的人,別說是一般的漢子們了,就是山里的豺狼都不見得是他的對手。 這么一琢磨,張里正剛剛還有些憂心的神情,也就舒展開了。邊上里正媳婦自然也跟著附和了幾句,然后暗中想著往后可得多去幾回,怎么著也得給張滿囤守著這個媳婦。 去過張里正家,倆人又去拜訪了老族長跟張家幾個長輩家里,說了幾句話,得了叮嚀跟許多好話,這才回家去了。 因為之前就跟石大勇一家說過這事兒了,所以今兒也就沒另外去一趟。而石大勇一家也知道張滿囤跟林寶珠這幾天恨不得天天膩在一起,自然也不會上趕著的找不痛快。 男人要去當兵,前程未卜,這會兒但凡倆人有點感情,就不會想讓人打擾的。更何況,張滿囤跟林寶珠之間的情誼,整個村子可是都看在眼里的。 當天晚上,林寶珠泡在雙人洗澡桶里,然后紅著臉龐讓張滿囤來添水。進了屋子的張滿囤倒了些熱水進去,看著媳婦身上嫩白柔滑的肌膚,眼神一黯,喉嚨就劇烈的上下滾動起來,渾身的肌rou瞬間就緊繃繃的跟快鐵石一樣了。 “媳婦,我幫你擦背?!彼讨贝俚暮粑?,低啞著嗓音,微微弓身上前。 接下來一番撫弄糾纏自然少不了,直到后半夜,屋里的聲音才歇下來。而在幫著媳婦清理完身子以后,張滿囤看著屋子里的雙人洗澡木桶,無比慶幸自個當初的選擇。幸虧是沒聽媳婦的話買了個雙人用的,不然哪里會有今晚的歡愉呢? 第二天一早,張滿囤早早就醒來了??蛇€沒等他起身呢,邊上林寶珠就揉著眼睛有了動靜。 “媳婦,你接著睡吧,一會兒我自個吃口飯趁早就走?!睆垵M囤頓了頓聲音,然后像往常一樣把媳婦摟進懷里打算哄著她再睡會兒。 可今天林寶珠哪里還有心情睡懶覺啊,她迷迷瞪瞪的坐起身來,怔了片刻然后翻到衣裳穿上。 “今兒你頭一天去兵營,就算我不送你過去,至少也得讓你吃頓好的,哪能湊合一口上道啊?!绷謱氈楫Y聲甕氣的說道,手腳并不停歇,穿好衣裳就去灶房做飯了。 家里還有倆南瓜,想著還有些時間,林寶珠就把南瓜切塊,然后蒸在了箅子上。之后又麻利的切了一塊田大娘送來的小咸菜,然后淋上些香油調拌。 想著家里如今有了鴨蛋,她又給自家男人煮了幾個鴨蛋打算讓他今兒去兵營餓了吃。為著保密,也是為了大局考慮,張滿囤并沒有告訴自家媳婦他去軍營是有職務的。左前鋒將軍的副將,所以哪里會餓肚子啊。 然而林寶珠不知情,自然以為自家男人去了得從小兵做起,少不得跟人拼拳頭然后搶沒啥油水的飯菜填肚子。就那么一想,她就忍不住心疼,所以煮鴨蛋時候自然不會有一點舍不得。 張滿囤在邊上幫著燒火,聽著媳婦的嘮叨,雖然覺得囧囧的,但卻沒有開口拒絕。 煮上了鴨蛋,林寶珠又小鍋炒了rou菜,然后干煸了肥腸。也算是三個菜了,最后趁著鍋里的水開了,煮了苞米面粥進去。 就等粥熟的工夫,林寶珠手上也沒閑下來,這不手忙腳亂的把南瓜瓤挖出來和了面糊,然后油鍋里烙成了甜滋滋的南瓜餅。聞著的確是不錯。只是賣相或是因著時間緊張而差了一些。 不過張滿囤哪里會在意那個,媳婦能早起給他做飯,就已經讓他心頭滿滿當當的高興了。 飯桌上,倆人說這話一邊吃飯。不過實際上也就是林寶珠一個勁兒的囑咐,從人情交往到逞兇斗惡,再到若是碰上去剿匪啥的,一定不能往前沖之類的話,簡直就成了嘮叨精了。她說這話,也不管自個跟前的粥還熱不熱,光一門心思的給自家男人添飯夾菜,讓他多吃一些。 不管怎么不舍,飯總歸有吃完的時候。吃過飯,林寶珠也不收拾桌子了,進屋去幫著收拾了幾件行禮,然后一路把自家男人送到村口才罷。 饒是人已經走遠了,她還是遠遠眺望著,半天回不過神來。 畢竟倆人日日在一起習慣了,這猛地只剩下她一個人在家,當真是別扭的緊。 接下來幾天,日子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如果說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張記的生意更紅火了。而且隨著私塾那邊出了雛形,村里人對她更加敬重了。 如果沒過三五天,林寶珠也就不敢惆悵,因為實在是忙碌的容不得她三心二意。不說家里的茶坊跟作坊有多忙,就是私塾那邊現在也該置辦桌椅板凳跟書籍筆墨了。還有,更重要的是該去請先生了。 村子里如今只有一個秀才,卻并不是落魄之人,而是要參加下次入京考試的。自然是耽擱不得,更不好讓人來做私塾的先生。 說起來無論是鎮上還是縣學的先生,大多是往年的秀才所任。要么是因著年紀大了,再無力入京,又或者是被生活打磨過,覺得沒法子再進一步了。索性就在家做教書先生,受人尊重且地位頗高。日子過得也算舒坦滋潤。 可林寶珠現在還真不知道該去何處請人,想來想去,她就去后院茶坊跟田大娘打了聲招呼,然后鎖了前院的大門去石家那邊了。 石大勇這會兒剛從茶山回來,還沒歇腳呢,就看見自家媳婦帶了寶珠弟妹過來。見她似是有話說,他也就沒回避出去。 “若是去縣城還好請,可要是往村子里請先生,許是有些為難?!?/br> 這年頭讀書人少,富裕人家少爺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當教書先生。而要做教書先生的秀才,雖然落魄,但卻并不至于要到窮山村里討飯吃。 一來,只要是普通人家,對秀才老爺還是會高看一眼,甚至心生敬畏的。但凡家里有婚喪之事,為著臉面也愿意請秀才老爺去主持。好酒好菜的招待著,自然紅封也是少不得的。 雖然讀書人都清高有氣節,不愿沾惹一身銅臭味,可一旦上些年紀或是成了家,心性自然比不得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候了。 二來這個年頭,老百姓們辦事兒許多時候都繞不開鄉紳跟宗族,而秀才們雖不能做官,但說幾句話也能影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