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
知道他們早晚會動到我頭上來,如今四哥已反,他們怕是我會相助于四哥,所以提防我。想來真是可笑,自父皇命我鎮守北藩,這些年來我為朝廷是何等盡心盡力,如今竟落得朝廷這般不信任,我兵權都交了,他們還想我怎樣!我心中怎能不寒!”朱權憤恨冷哼道。 “這朝廷詔書已下,殿下此刻作何打算?”其實徐妙錦心中知道答案,可還是想聽他親口說出來。 朱權原地踱了兩步,怕是此刻還沒下定決心,又見他滿腹躊躇,握緊雙拳,盯著她雙眼道:“我若不從,朝廷又能耐我何?” 徐妙錦見他心意已決,執起他雙手堅定說道:“我與殿下共進退!” —————————— 朝廷終是得到了遼王自海路返京,寧王不從的消息,齊泰氣的直跳腳,他急忙與黃子澄商議道:“寧王竟敢抗旨不從,可見其反心已昭然若是,咱們這邊忙著對付北平已是應接不暇,如若北平與大寧真的串通一氣,那燕王便可截斷遼東,獲邊騎相助,到時可就更難對付了!” “哼,寧王妃與燕王妃,乃是一母同胞,皆是出自中山王府,這魏國公一家,怕是不能再用了,咱們得派人盯緊中山王府?!秉S子澄不屑啐聲道。 —————————— 建文元年八月,南軍師至河北滹沱河地區。燕王在中秋夜乘南軍飲酒作樂之機,突破雄縣,盡克南軍的先頭部隊。繼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敗南軍的主力部隊。耿炳文逃入真定城中,閉門固守。燕軍攻城三日不克,還師北平。 耿炳文真可謂是打防守戰的一員老將,只要他不出這真定城,任你燕軍怎么折騰,他定能守的住這城池??墒怯行r候,壞事就壞在豬隊友身上。 耿炳文這一敗,倒是給朝廷中那些反對削藩的人制造了口實,抓住了把柄,此刻便不斷有參黃子澄齊泰的奏章,遞到建文帝面前。 建文帝十分惱火,這耿炳文乃是當年跟在洪武皇帝身邊的宿將,不想而今竟一敗涂地,此刻他求助地看著黃子澄齊泰等人,問道:“卿等以為,如今該如何是好?” 黃子澄還淡定自若地勸慰皇帝,勝敗乃兵家常事,如今國家全盛,兵馬精強,國庫充裕,區區北平一隅之地,怎能抵擋全國之力! 建文帝聽聞此言,愁眉漸漸舒展開來,齊泰見皇帝神色稍稍有些好轉,便進而建議道:“依臣之見,皇上可速調集天下兵馬,增兵五十萬,圍攻北平!” 五十萬!建文帝心中一驚,這五十萬……可不是個小數目,況且,這五十萬大軍,該由誰來代替耿炳文指揮呢? 黃子澄似看出了建文帝此刻心中所慮,只見他躬身一輯道:“陛下,臣以為,曹國公李景隆,堪以將任!” 作者有話要說: 靖難大背景終于都鋪墊完了,今晚開始走感情戲了~~小天使們是不是都等著急了??男女主怎么還不見面啊……心疼男二… ☆、第79章 大寧之變(一) 第七十九章大寧之變(一) “什么?李景???不行不行……”齊泰聽聞黃子澄之言,連忙搖頭道。 曹國公李文忠當年雖然勇猛, 可他那兒子, 就是個紈绔子弟,又沒有實戰顯赫的戰功, 這五十萬大軍的主帥,可得慎重??!齊泰心中如是想著, 這黃子澄真是一介書生, 未加思索張口就說話,自己有沒有想過后果??! 建文帝見黃, 齊二人意見相左,便問起了方孝孺:“希直先生以為如何呢?” 一個迂腐書生的意見, 可能沒什么,怕就怕兩個迂腐書生, 還固執的意見相同。 李景隆此人, 最大的優點便是長的還可以,朝會上舉止雍容,洪武皇帝在世時也曾夸過李景隆的風度。 此人向來喜歡讀兵書, 又喜對兵事夸夸其談, 一次朝中某位大臣的壽宴上, 曾與方孝孺談笑風生。方孝孺對此人印象極為深刻,此人雖是武將, 但博覽群書,通曉典故,這樣的儒將在軍中真是極為少見, 當下便覺得與其相見恨晚。這會皇上問起方孝孺的意見,方孝孺當然是向皇上力薦李景隆。 建文帝見方孝孺也推薦了李景隆,便當即拍板決定命李景隆為大將軍,率五十萬大軍北伐,齊泰聽聞此言,心中真是極其不是滋味,然而他一人之力,卻無法影響皇上的決定,他只能仰天長嘆道,豬隊友啊豬隊友!書生誤國??! --------------------- 燕王朱棣自真定城下班師回北平后,便在北平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大賞三軍,連日征戰本就疲憊不已,這會剛好喝個酩酊大醉,倒床便睡了起來。 也不知睡了多久,只覺得這一覺睡的真踏實,再醒來時,已是次日晌午了。 燕王妃手捧著一碗姜茶,笑盈盈地走過來道:“殿下這一覺睡的可踏實?這會可已經過了晌午了?!?/br> 燕王接過那碗姜茶喝了一口,一股暖意涌上心頭,不過睡了這么久,外面的時局怎樣了,還是他此刻最關心的,便問道:“我睡著的這段時間,可有什么消息?” 燕王妃含笑結果他手中的碗,安撫道:“道衍大師來找過殿下幾次,但見殿下睡的正香,便沒再打擾了?!?/br> 燕王皺了皺眉,道衍來尋他,定是有要事相商,繼而又問道:“大師沒說是何事嗎?” “說了一些,朝廷下了旨意,要遼王與寧王離藩回京,遼王已經走海路返京了,寧王卻抗旨為從?!毖嗤蹂鷮⒛抢p枝青花碗放在了桌上,繼而說道。 “十七弟竟然抗旨了!”燕王先是心中一驚,轉而又是一喜,他眼中閃過一絲亮意,連忙起身更衣道:“快命人尋道衍大師書房一敘!” 道衍聞訊而來,見燕王此刻神采奕奕,心中便知他已知曉寧王抗旨一事。只是此刻還有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得需燕王盡快知道才好。 “遼王既已返回京師,但江陰侯吳高與都督楊文率遼東軍,作為耿炳文軍之偏師,近日突然包圍了永平城……”道衍心中思慮了一下,決定先說那件壞消息。 燕王聽聞此訊,心中思量了一番,他必須要在知道那個好消息是什么之后,才能決定奪不奪這永平城。 “朝廷派五十萬大軍北上征討殿下……”道衍繼續說道。 “五十萬大軍?這就是你說的好消息?這只怕比那壞消息更要壞上百倍吧!”朱棣聽聞心中甚是不解,這老禿驢難不成是瘋了,朝廷派五十萬大軍北伐,這也能算的上是好消息? “殿下還未聽臣說完啊……那五十萬大軍的主帥,可是曹國公李景??!”道衍笑了笑,微微捋了捋胡須說道。 “李景???哈哈……哈哈……哈哈哈……”朱棣聽聞此言,朗闊又嘲諷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