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作者有話要說: 話說?。。?!馬上就是七夕了??!最近都是葬禮啊奔喪啊的,氣氛沉重,朝堂暗流涌動,你們想不想看一個四叔和錦妹甜甜甜甜的番外啊啊啊???讓作者菌看到你們好嗎?o(^_^)o ☆、第66章 奔喪(下) 第六十六章奔喪(下) 從沐陽縣出來,燕王一行人并沒有進淮安城, 而是直奔淮安城南一條江水而去, 待過了那江水,應天城便近在咫尺了。 這晝夜不休的一路奔波, 眾人已是十分疲憊,但為了能早一天抵達京城, 此刻已經顧不得那么多了。 建文帝朱允炆聽取了黃子澄與齊泰的意見之后, 火速派了禮部左侍郎陳性善為欽差,攜王命旗牌, 奔赴淮安阻攔燕王,宣示太祖遺詔, 如有違抗,便以謀逆罪論。同時又賜以賁符, 責令嚴整朝廷駐淮安的軍隊, 把住關隘,封鎖江口,切勿放燕王一兵一卒過江。 這邊從沐陽縣出發奔赴江口, 那邊從京城出發攔截, 雙方都策馬揚鞭, 開始了爭分奪秒的拉鋸戰,沐陽縣令在燕王出發前極力拖延時間, 也算是為朝廷方面掙得了一絲希望。 待燕王一行人抵達江口時,正欲準備渡江,只見得一位穿三品素服的官員領著一隊人馬在江口而立, 似乎是已在此等候他們多時,兩邊站立的盡是錦衣衛校尉,燕王一行人在江口勒住了馬韁,只是剛剛走的太急,這猛的一勒韁繩,那汗血寶馬長撕一聲,一雙鐵蹄重重落地,卷起陣陣塵土飛揚。 只聽得那身著三品素服的官員不慌不忙地走上前來,面對氣勢洶洶的燕王一行人,絲毫沒有為他的氣勢所鎮住,只見他躬身一輯道:“王爺,請留步!” 朱棣見此情形,冷笑了一聲問道:“來者何人?” “臣禮部左侍郎陳性善攜陛下圣諭,特在此恭候燕王殿下大駕!”陳性善正身危立,淡定自若地道。 “所為何事?”朱棣冷哼了一聲,他強壓住心中怒火,面帶蔑視地問陳性善道。 “先皇遺詔,諸王于本國哭臨,不必赴京奔喪!”陳性善絲毫不為所懼,只是一字一句陳述道。 “哼!簡直荒唐至極,古往今來哪有父親去世,兒子不能奔喪的道理?虧我這好侄兒想得出來!他也是自小讀圣賢書之人,怎能如此這般不念親親之道,這樣對待自己的叔父!”朱棣雖然在掩飾自己心中的怒火,但這連日來路上奔波的辛苦和額頭上暴怒的青筋,已經無法掩蓋住他這些日子以來思念父親與為自己不平的憤慨。 “先帝如今已歸葬鐘山孝陵,王爺現在就算進了京城,也見不到先帝儀容了”,那陳性善見燕王說話口氣,張口閉口就是侄兒,叔父,全未把當今圣上九五之尊放在眼中,當今圣上雖然是晚輩,但他燕王,在皇帝面前卻只是臣下! “哼!虧陳大人還是禮部侍郎,古禮有云,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你們這么心急就葬了父皇,安的是何居心?自幼父皇就教導我們兄弟要奉行親親之道,又豈會留下如此不通情理的詔書!莫不是有人蓄意矯詔!”朱棣見他臨危不懼,心中怒火已經燃燒到了頂點,卻也是輕輕冷笑道。 陳性善見燕王說話行徑如此放肆,只得舉起手中御賜王命旗牌,高聲呼道:“先皇遺詔!諸王于本國哭臨,不得赴京奔喪!如果今日王爺拒旨不從,硬要過江,下官無話可說!唯有當今圣上親賜王命旗牌在此!這抗旨的罪名,王爺能擔待的起嗎!” 此刻江邊渡口,劍拔弩張之氣已是到了頂點,四處彌漫這火/藥味,只待再填一把火,這江邊就會開炸。 “你……”燕王此刻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怒火,他勃然大怒,指著陳性善罵道:“給老子滾開!老子今天說什么也要渡江!” 陳性善揮了揮手中的王命旗牌,此刻虎賁左衛的軍士們已經延江邊呈一字排開,他們已張弓搭箭,目標對準了燕王一行人。 朱能丘福等人見狀,亦準備拔劍出鞘,他們多年來隨燕王北征蒙古,什么陣勢沒見過,豈是能被這點軍士嚇倒的! 道衍和尚見狀,心中暗想,如若硬拼,只會兩敗俱傷,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于是他拿定主意,急急走到燕王身邊,拉住馬韁勸慰道:“殿下莫要沖動行事!” 燕王手中緊握著馬韁,像要勒出一絲血痕來,臉上的肌rou因激怒而劇烈抽搐著,他轉過頭對道衍說道:“本王千里迢迢而來,豈能如此罷休!” “殿下!能進能退,能伸能屈,是謂大丈夫也!望殿下暫返北平,養成龍虎之勢,他日風云際會,羽翼高舉,今日之事,區區何足道哉!”道衍勸慰道。 燕王朱棣望著奔流的江水,默然良久,突然仰聲長嘆,放聲大哭道:“父皇!你的不孝子在此!身為人子,卻不能為父奔喪,天下間哪有如此之理!”說罷他便折斷手中馬鞭,下馬朝應天方向跪去,邊磕頭邊哭訴道:“父皇在天之靈在上!同是至親骨rou,竟如此不顧親親之道!父皇!你為何不等兒臣來后再走呢!” —————————————————————— 此刻寧王府已經得到消息,燕王朱棣在江邊大鬧了一場,卻于事無補,還是折路返回北平了。存心殿內的寧王朱權心事重重,徐妙錦陪在他身旁,只見朱權眉宇緊鎖的嘆息道:“當今圣上到底是愈意何在?自從父皇駕崩之后,皇上種種反應太過奇怪了,先是匆匆下葬,繼而又不讓我們這些做叔叔的進京奔喪,這實在太有違常理了!” “如果我說,當今圣上預要削藩,殿下可相信?”朱權見此刻徐妙錦說話的眼神,如此堅定,不像是在開玩笑的語氣。 “此話可不能亂講……這可是謀反之罪……”朱權皺了皺眉,低聲說道。 “都這時候了,殿下還沒看出來嗎,我不希望你卷入這腥風血雨之中,殿下還是早做打算吧,寧王府中人,三護衛中人,殿下可有把握全是自己人嗎?”徐妙錦字字珠璣的反問道。 朱權此刻心中猶豫,他不相信一向標榜以仁孝治天下的新皇,從小就熟讀圣賢之書,信奉親親之道,會這么快就對自己的叔父們下手,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何一向不喜參與王府之事的王妃,今日會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語。 “讓我再想想,讓我再想想……”朱權起身圍著書案來回踱步,徐妙錦自知這些劇透之事,最好點到為止,不然會暴露了自己穿越的身份。她相信朱權心中有明辨是非之理,用不了多少時日,他便會知曉她所言之事,無半分虛假。只是她心中真的不想他被卷入靖難之中,朱棣想要朵顏三衛,到時候給他便是了,但是他想挾持朱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