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4
看那阮玉郎究竟還會做些什么。倒是阿嬋進宮的事,我和官家說過了。官家也說好。阿梁你可要舍得啊?!?/br> 梁老夫人心中雖然早有了準備,卻仍然心痛得難以復加。六娘從呱呱墜地開始,一個粉嫩的rou團子,在她手中一日日地長大。這十三年來,從未讓她煩心過一回。一旦入了宮,驚濤駭浪還是死海無瀾,她都再也看不見守不住護不著了。那十幾歲的小人兒,就要獨自面對這宮中事甚至將來的朝廷事。梁老夫人不由得淚眼模糊哽咽著,脖子卻僵硬著,那頭竟點不下去。 高太后柔聲道:“當年我想把你家三娘許給岐王做媳婦,你求了我半天,我也就算了。如今你可不能不點頭了。我心里喜愛阿嬋,看重阿嬋。要是你肯,等過了年,就進宮來陪著我。我親自教養她兩三年,晚幾年再和太子成親。不管是誰做皇太子,她總是我大趙的皇太子妃。若是你擔心她在宮里孤單,你家那個九娘,不是一貫和她最要好的?一起進宮來陪她兩年也行。你盡管放心,我定當派遣十二位迎親使,以大趙開朝以來,最隆重的皇太子妃迎親禮,風風光光地將她迎入宮來??珊??” 梁老夫人起身,再次拜伏在地:“請娘娘恕臣妾方才失禮了。娘娘如此愛重孟氏女,孟氏一族無不感念在心。孟梁氏謹遵懿旨!謝娘娘隆恩!” 宮門下匙了。孟府的牛車慢慢地離了宮門。 汴京城的夜晚喧鬧如舊。唯有月光冷凝,溫柔俯視這片大地。 牛車里的梁老夫人握著貞娘的手,淚如雨下。兩人默默地聆聽著車輪駛過路面的聲音,一片繁華,盡在身后。 作者有話要說: 注: 1、吃到沙子讓下人不要聲張的典故,出自宋仁宗。這位哥哥,歷史上超級有名的節約、善良、節制。就是耳根子軟。后宮妃嬪的枕邊風十句他能聽八句。大概因為他也是被老媽垂簾聽政長大的,哈哈哈。 2、太-宗御駕親征契丹,取自宋太-宗真人真事。受了箭傷灰溜溜地回來了。其實北宋除了太-祖太-宗愛打仗,宋神宗也很愛打仗,因為他在位的時候國家最富有。 3、不少考據派讀者找出了不少歷史信息和劇情線索。歷史是歷史,是。有靈感出自歷史,但糅合成后,還是會有不同。謝謝大家的投入和深入。還是那句話:即使不少埋線都被讀者挖掘出來,甚至預估到人物的未來,我還是不會更改大綱細綱和結局的。但很高興故事能讓大家有興趣去挖掘。成就感滿滿。感謝!還有許多真的是一字一句在的天使們,不放過一個字。真心感謝!歡迎幫我捉蟲。 4、本章信息量極大,時間線復雜,但因為要留足后文的戲眼,只能展開至此。鑒于汴春一文的讀者們實在實在太聰明了,呵呵,我只能說這些而已。 5、楸葉:宋朝,立秋時人人都將楸葉剪出花樣子,戴在頭上,是應節的一種。卷八,和范成大的詩里都有提起。古人的生活充滿儀式感,這個特別有意思。儀式感可以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所以平時我一個人煮方便面吃,一定要煎三片兩面略焦的SPAM午餐rou,兩根青菜水里焯過,一個雙面煎的流黃荷包蛋。放入大碗里,餐墊筷架都安好。嗯嗯。滿足了,吃起來格外香。當然像韓劇日劇里那樣,捧著雪平鍋或彩色搪瓷鍋,連鍋蓋上的也不放過,也一樣很有儀式感。扯遠了。 5、關于劇情呢,大概看多了文的經驗豐富的讀者能發現。本文從童年期最早的女主視角單線敘述方式,進入少年期后,就變成多視角立體敘述了,所以比較難有快速的劇情推進。因為人物繁多,鏡頭切換也多,我又減少了更新字數。為了使后面的劇情架構不失真,成長型主角們的人物性格統一,還有故事的邏輯要合理,在刻畫上還是采取較遞進層次的方式。正劇,是以情感共鳴為目的,很難產生爽文的感覺。 第75章 梁老夫人回到翠微堂的時候,快亥正時分了。 杜氏三妯娌得了信,帶著四個小娘子到二門迎接老夫人。眾人見到老夫人殘淚猶存,不由得都心中一沉。 進了翠微堂,老夫人扶著六娘的手,淚已經落了下來。 六娘嚇了一跳:“婆婆!難道四姐的事?” 四娘嚇得心怦怦亂跳。 老夫人牽了六娘的手坐到榻上,搖頭道:“阿嫻沒事了,那阮玉郎也無需理會。只是阿嬋你——”那句年后就要入宮的話,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來,只覺哽咽難當。 四娘提著的心一放。九娘卻怔住了,上前幾步輕聲問道:“婆婆,太后娘娘是要六姐入宮嗎” 呂氏頓時眼前一黑,天都塌了似的,踉踉蹌蹌地走到榻前,低聲道:“阿嬋!你三表哥愿意娶你,我們明日就下定好不好?不不不,我今夜就去找你二舅母,今夜就下定!娘!媳婦求求您,求您了!您不是說來得及嗎?!定親了就不用入宮了對不對?” 呂氏壓抑著的低泣聲絕望苦楚。九娘默默扶住呂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太后娘娘要的可不只是一個女史,而是一個孫媳婦,甚至是皇太子妃,未來的大趙一國之母。她看中的人,誰又敢不從?誰又敢娶? 七娘依偎著程氏,說不出心里什么滋味,有一些悵然,有一些羨慕,不太明白為何她們個個傷心至此。能被太后看重難道不是好事情嗎?能嫁給皇子不好嗎?日后做親王妃不好嗎?為什么婆婆和二嬸要這么傷心呢。 程氏和杜氏默默拭淚不語。 六娘輕輕俯下身,環住老夫人的腰,靠在老夫人胸口道:“婆婆別哭,娘也別哭。只是入宮而已,你們別哭啊。再說太后娘娘和圣人都對我那么好,你們不要難過。也不是就真的見不到了,對不對?”說著自己卻也忍不住哽咽了起來。真到了這一刻,她當然也害怕,也不舍,她也不喜歡宮中的規矩,刻板的生活。只是,她不能說不。 九娘先前還強忍著,這時聽到年僅十三歲的少女顫聲說出這番話,再也忍不住淚水,想把六娘摟入懷里,卻想不出能說什么話安慰她。 呂氏上前幾步,一把將女兒摟在懷里,終于嚎啕大哭起來。六娘伏在母親的懷中,聞著她身上的香氣,肩頭抽動,也哭出聲來。翠微堂里一片哀聲。 等貞娘親自打了水來伺候她們幾個凈了面,又讓人上了茶,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