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
月糧和俸薪,百姓當差也無需承擔賠償之責。自然就不會再有那許多人荒廢田地甚至逃離家鄉了。 可如果蔡佑不肯,那只剩下彈劾他一路,彈劾得成,也至少花費幾個月的時間,萬一彈劾不倒他,蘇瞻為首的舊黨恐怕就要一敗涂地。 隔壁靜默了一會兒,才傳來蔡佑的笑聲。他笑得溫柔之極:“房十三鬧成這樣,也沒法秋收,兩浙路賦稅總要減免的,賦稅這個不難,咱們一道批示了就是。當十錢雖然京畿錢監已經鑄了樣幣,倒也可以不發,但是這當五錢回收太難,這民間誰愿意自己吃虧還給你當五錢?還有差役法和雇傭法不妨并行,何須廢除?和重你看如何?咱們各退一步,和而不同?!?/br> 九娘心里一沉,兩浙路賦稅向來是朝廷二十三路里歲銀收入極高的兩路,如今蔡佑竟這么輕易地同意免除,還同意其他二十一路賦稅減免一半。難道房十三已經猖狂到橫掃兩浙?如今兩浙的官員自從趙昪入京后,幾乎都是蔡佑的門生,若不是浙江出了大事,甚至可能動搖到蔡佑的相位,蔡佑豈會如此謙卑? 蘇瞻的聲音并不急躁:“若差役法雇傭法并行,地方上必然為了斂財選差役法。所以不可并行,只能選一?!?/br> 突然傳來一句冷冰冰的聲音:“不錯。必須廢除差役法?!眳s是陳青在說話。 蘇瞻的聲音又道:“回收當五錢并不難。如今當五錢共計發行了三億文,不到市面錢幣的十分之一。加上民眾私鑄的大錢,朝廷均可每一枚補貼百姓兩文錢回收,百姓有利可圖,自然愿意上繳大錢。如今汴京米價已經漲到一石一千五百文,再不遏制,民怨迭起,恐怕就要出許多個房十三了。就連蔡相家,不也好幾天不吃蟹黃饅頭了? 蔡佑鼻子里冷哼了一聲:“難道就只有你蘇和重掛念天下百姓?這地方上的官員不是人?不要吃飯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不是沒辦法,我何用擔著惡名發行當五錢?再說這差役法,我也是為了大家好。光省陌制一項,眾人所領俸祿要去掉兩成三,去年朝廷文官一萬三千人,能養家活口吃飽飯的不足兩百人而已。我蔡佑今年只領到白條七張,俸薪分文不見。還蟹黃饅頭,我連饅頭都快吃不起了!” 趙淺予雖聽不明白其中的奧妙,卻頭一次聽到兩個位極人臣的宰相原來也會打嘴仗,聽到蔡佑最后一句,忍不住捂了嘴輕笑起來。 九娘看著眼前的公主不知人間愁苦,暗嘆一聲。蔡佑所說的也非虛假,歷來大趙富民窮官,雖然三品以上的官員俸祿豐厚,但是做二十年京官也買不起汴梁內城的三進屋子,那底層的文武官員靠俸祿哪夠養家糊口。 他們聽到蘇瞻笑道:“蘇某在杭州時,也受過朝廷十一個月的白條。內子無奈只能在后衙種菜。蘇某還曾挑菜去賣。但也從未想過盤剝百姓養活自己。豈可靠差役法以民脂民膏養活父母官?” 九娘不防聽到蘇瞻竟然在這樣的場合坦然提到往事,心中一痛,眼睛發酸。那時候她還以為,雖然日子清苦,自己卻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子呢。 蘇昉卻已經熱淚盈眶,即使是矢服里傳來的聲音,摻雜著其他各處的雜音,可他依然聽得出爹爹提到娘親時,聲音都柔和了許多。 趙栩他們三人卻都呆住了,榮國夫人竟然還種過菜?蘇相公還上街賣過菜?! 矢服里又傳來蘇瞻的聲音:“何況既然欠薪一事盛行,為何蔡相還要力主大修延福宮呢?蘇某丁憂前,明明已經停造,官家也答應了工程結算應走宮內私庫??刹滔嗥饛秃髤s立即恢復大修,不走私庫走國庫,只延福宮大修就耗資三千萬貫,足足消耗了去年歲銀的四分之一!看來我們也應當徹查工部賬目?!?/br> 半晌后,才聽見蔡佑的聲音傳來:“你要回收當五錢就回收,要廢除差役法就廢除。我都肯了就是。為人臣子,為君分憂,我蔡某問心無愧。如今皇城窄小,皇十五子至今只能和生母同住。官家前些年就想要擴建,因為不忍心拆除民居和寺廟,才不了了之。如今能將延福宮擴修,既全了我們臣子一片為君著想的忠心,不也是體恤了百姓嗎?免得日后擴建皇城再行搬遷?!?/br> 忽然矢服里傳來陳青冷冷的聲音:“你修延福宮是體恤百姓還是方便魯王跳樓?” 趙淺予一下子笑出聲來,九娘也笑著點點頭,這一針見血,刀刀見rou,是陳青戰場上的風格吧。 果然好一陣子聽不到蔡佑的聲音了。九娘依稀感到蔡佑被蘇瞻和陳青拿住了痛腳,才磨蹭了許久還是讓了這么大的步。 他們又聽陳青說道:“要陳某擁立也不難,這份節略上寫著的人名,你們二位宰相都得幫我撤下來,不然日后有了戰事,也是只會臨陣脫逃的孬種。這個數字,是河北兩路軍馬虛報一事,被某些人裝到自己口袋里去的,至少得吐出來放回軍中備用。還有軍中一應裝備該維修的該更換的,年底前你們得該盯著六部弄好?!?/br> 九娘聽陳青說話,大刀闊斧,直來直往,不由得擔心這樣的條件,蔡佑怎么可能同意。卻看見趙栩和陳太初兩人抬起手來在空中虛擊了下掌。軍中查出這么多事,竟然是趙栩和陳太初所為? 片刻后隔壁傳來蔡佑的聲音:“這倒也不難,今天蔡某都如了你們的愿,那蔡某卻只有兩件事,需要你們答應?!?/br> 陳青的聲音依舊冷冰冰:“陳某猜這頭一件,是房十三吧?” 蔡佑嘆氣道:“不錯,軍情急報想來太尉昨日已經收到了。這房十三領著一幫烏合之眾,竟然殺死兩浙路制置使陳健和廉訪使張約,占據了杭州,杭州知州陳翎棄城而逃。如今江南大亂,兩浙路十四州已經有六州落在房賊之手。沒有太尉你出面,恐怕難以剿滅反賊。兩浙危矣?!?/br> 房里的五人都大吃一驚,房十三竟然占據了杭州城?!兩浙路竟然丟了六州!蘇昉也不敢置信,他出生沒多久就跟著娘親去杭州會合爹爹,在杭州生活了兩年,對杭州頗有感情。眼下那風光秀美百姓安寧的一座城池竟生靈涂炭!娘親所辦的安濟坊如何了,慈幼局如何了!朝廷又怎么會如此失策! 趙栩陳太初和九娘卻顧不得多想,屏息等著陳青的回復。 傳來的卻是蘇瞻的聲音:“兩浙路制置使是蔡相的門生,這杭州知州陳翎,也是蔡相的門生啊。還有禁軍的監軍也是去年蔡相你舉薦的。他們竟然舍棄禁軍而用廂軍對抗反賊,失策之至!蔡相之責,不可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