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足了八個時辰,差點命都沒了。偏偏她兩歲才會走路,三歲才開口說話,平時膽怯話少卻又貪吃,喝水都這么胖乎乎的,稍加訓斥就哭個沒完,時不時就發呆,十分不討人喜歡。上個月不舒服了三天也不說,幸好出痘沒傳給其他兄弟姐妹。想想都后怕,沒想到卻要靠她幾句餓肚子,叩開了蘇府的大門。 看來這個痘出得好,這還是第一次聽她說順溜話。孟建朝她招手:“九娘來爹爹這里?!?/br> 七娘又掉頭撲上去抱住孟建的手臂撒嬌。九娘隔了兩三步站定了:“爹爹?” 孟建從案幾上拿了一個大字遞給她:“你二伯擬了幾個字,爹爹和娘商量了給你選了這個妧字。你回去好好看好好記住自己的名字,以后你就是孟妧,孟九娘,記得嗎?” 九娘接過那張紙,孟存的字體勻停秀麗,上頭一個“妧”字甚是嫵媚。便屈了屈膝:“記住了。謝謝爹,謝謝娘?!?/br> 孟建又吩咐女使:“去我書房里拿兩支狼毫湖筆,送去聽香閣給阿妧入學用?!?/br> 七娘不依了:“爹爹!你上次說要給我一支青玉紫毫筆的!現在卻要給一個字不識的傻蛋兩支筆!” 九娘行了禮,腳下不停出了正房。正房內傳來孟建的笑聲、程氏的斥責聲還有七娘格格的嬌笑聲。 在垂花門口,值夜的婆子笑著問慈姑:“聽說小娘子要入學了?” 慈姑提著燈籠點頭稱是。婆子又笑著問了幾句話。九娘停下腳,忽然不自覺地回過頭,正屋的琉璃燈格外璀璨,立春后就撤掉高麗紙的象眼窗格,擋不住那撲面而來的笑聲和暖意。前世里她爹爹這個時辰總是陪著她讀一些野史游記,說一些書院里學子們的糗事。娘親在一旁給她和爹爹縫制衣物,偶爾笑著說上幾句。后來變成她陪著蘇瞻看邸報聊官場異聞,蘇昉在旁邊大聲背書,背錯了就被刮小鼻子。 她以為,家家戶戶,做爹娘的自然都會愛護自己的子女,卻沒想到,原來的小九娘,卻這么孤單,是不是因為沒有人真心愛護她,所以她才熬不過出痘?可這世上,爹娘總會離去,就算爹娘不愛護你,起碼還有你自己能好生愛護自己啊??上敲葱?,還不懂。 有那么兩滴眼淚,猛然迸裂,來不及收回去,瞬間落到青青的石板地上,消失不見。 今夜無月,正屋后面的小池塘在夜色里只泛著些微光,偶爾有野鴨撲騰的水聲。廡廊下,慈姑牽著九娘的小手,心里微微地鈍痛著。有好些日子,沒有看見過小娘子這樣的眼神了。以前每次請了安,小娘子總是要在那個垂花門看著正屋的窗戶,發一會兒呆。 忽地那小手用力捏了捏她,慈姑提起燈籠,那雙水光盈盈的大眼睛在柔和的燈下含著笑意看著自己,一個軟軟糯糯的聲音說:“我有慈姑就夠了,我還有姨娘和十一弟呢?!贝裙妹蛄嗣?,用力點了點頭。 作者有話要說: 過渡章節,緩一緩氣兒。 1、滑如春冰密如璽,出自南唐李后主誦澄心堂紙的詩句。 2、君家雖有澄心紙,有敢下筆知誰哉!出自歐陽修。 唉,寫到這里時,有些悵然。 第11章 孟氏族學在汴河邊上白墻烏瓦圍繞著七進的院落,北面五進為男學,郎君們從北角門進。南面兩進為女學,小娘子們從南角門進。男女學院中間砌了道粉墻,種滿帶刺的薔薇,開了一個垂花門,有四位仆從看守。男學院女學院各有十來間廂房。東廂房是學生午憩之處和先生們的休息處,西廂房是仆從歇息和廚房茶水間。 這日早間卯正三刻,孟宅的牛車從東角門駛出。 九娘正奇怪為什么六娘不和她們一個車去族學。梅姑已經笑著說:“六娘因染了風寒,這幾日都不來學里,九娘可記得要等jiejie們下學了一起回來?!?/br> 七娘瞥了她一眼:“你記住了,你們丙班比我們早散學一刻鐘,你別亂跑,乖乖待在課舍里等我們。要是你敢自己亂跑,走失了我們可不管你?!?/br> 丙班?難道還有乙班和甲班? 四娘抿了嘴笑:“七妹不把話說清楚,九妹聽不懂?!?/br> 九娘點點頭,笑著說:“我猜四姐和七姐肯定在甲班對嗎?甲班一定最好吧?” 四娘的笑就有些尷尬。七娘沒好氣地說:“我們在乙班。不過已經是最好的了。因為甲班今年沒有人,一個也沒有!” 九娘一怔,甲班一個人也沒有? 四娘嘆息說:“去年的升級考,六妹明明考了第一,也不能升到甲班,真是不合情理?!?/br> 九娘更不明白了:“為什么呢?” 梅姑嘆了口氣,說到:“我們孟氏族人眾多,一直有不少外地的遠支來附學。因此族學設立的是甲乙丙三個班,會有不一樣的先生授課?!?/br> 七娘瞥了九娘一眼:“像你這樣還沒開蒙的,也要考試,考過入學試,才能到丙班上課?!?/br> 四娘附和道:“九妹可要爭氣哦,我們孟家族學的入學試可是很難呢。不少人通不過只好去讀那些普通的私塾?!?/br> 梅姑點點頭,有點擔心:“不要緊,九娘子,老師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應該也不會很難的?!?/br> 七娘得意地說:“你知道國子監嗎?” 九娘搖搖頭。 四娘說:“國子監是大趙的最高學府,國子監的分班,就是按照我們孟氏族學來的呢?!?/br> 九娘詫異道:“國子監也分甲乙丙?” 七娘說:“國子監是分成外舍、內舍、上舍??墒撬麄円埠臀覀円粯?,每年考試一次,要成績優異的才能升上去?!?/br> 四娘點頭:“我覺得我們族學的規矩比國子監還嚴格,六妹和張娘子明明都考得那么好,有一兩個沒得到甲等,館長就是不給她們上甲班。太過分了一些?!?/br> 七娘幸災樂禍地笑著:“孟館長不給上就算了,可二伯伯明明是六姐的親爹爹,竟然也反對她們進甲班?!?/br> 梅姑正色說:“孟氏族學百年來都嚴于律己,怎么可能允許這種徇私的事壞了祖宗規矩。七娘子休得胡言亂語!”她轉頭朝九娘說:“今年只是不巧,甲班去年的五個女學生,兩個進了宮做侍讀,兩個年紀大了回家定親了,還有一個因為父親外放才退學了。這才青黃不接的,等今年考試,六娘子肯定能考到甲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