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
的時候,就十分眼紅,這么好的怎么沒連載在自己家的報館呢?所以他提出讓雪蘭寫新書只是一個計謀,他早知道她不會舍棄了,就算她肯,他們報社也不肯的,這樣說只是趁機讓雪蘭欠下他們人情而已。 趙主編比的老板精明無數倍,他早把文人的肚腸都摸清楚了,哪怕這個文人還是個小姑娘也一樣。文人大都倔強又好面子,而且認死理,你用強權和陰謀詭計要挾人家,人家寧肯玉碎,不愿瓦全。相反你順著他們,用恩義這種陽謀來挾持,豈不是要體面和聰明的多。而且這一招也真的管用了,雪蘭的確非常感激他。 當時出版行業很亂,雪蘭在更新,也在繼續連載,兩家打起了擂臺。 聽許編輯說原來想找耕田先生捉筆,因為他模仿過雪蘭的書,人們都夸贊像,可是耕田先生一聽是要用雪后山嵐的名字續寫,卻說什么也不肯了,只道不愿意做背信棄義,盜取他人之物的事,而且他也寫不出原作的恢宏之感。 后來他們找了寫的春秋老人,這位先生倒是毫不在意,就接著雪蘭的文章續寫了。他因為文筆風流,寫出來的東西倒是很有個性,根據他的設想走反而有很多奇妙之處。 于是讀者們就莫名其妙了,一本,兩處連載,何處為真? 有記者去采訪,的說法是,雪后山嵐從未離開報社。的說法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孰真孰假自有分曉。 春秋老人雖然寫的好,可是他和雪蘭畢竟不是一個文風,而且他不是的原作者,對的基本脈絡無法把握,不過短短幾章,就分出了不同。 春秋老人的作品中出現了不少錯誤,包括人名、地名,甚至語言風格也改了。要知道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借今人的視角書寫古人,這里面的劇情一環套著一環,一個包袱帶著一個包袱,除非是像雪蘭這樣一開始就做了詳細準備才動筆的,否則根本寫不出原作者這樣豐滿有趣的故事情節。 春秋老人倒也光棍,他完全改成了自己的風格,在后面把秦國夫人等幾個女人統統娶進了門,公主也被弄了回來,每天用很大的篇章書寫敦倫之事。春秋老人的風格是寫欲女,于是幾個女人的畫風全變了,原來冰清玉潔的變成了yin娃蕩婦,原來就很蕩的,那更是蕩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于是很多不知道作者離開的人,也馬上就察覺出了不妥之處,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直接轉到繼續追刊。也許很多人曾經吆喝,要韓海龍多收幾個女人,可等真的出了這種劇情,反而沒有了曾經的味道,變得寡淡無味了。有哪篇只有rou,而沒有故事和感情的書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呢?何況就算是同一個故事情節,不同的人來寫,也會有一種是天上的瓊漿,一種是地上的泥湯之感。 就是一本打開了人們眼界的奇書,作者寫的至情至深,普通人是寫不出那種韻味的。許多報紙都出來批判的無恥行徑,其中罵得最兇的要數的點墨流火,簡直要把數落為文壇的渣滓了。 “當今社會的出版亂象令人發指,抄襲、盜書等等滿目皆是,真可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一些品德敗壞之人,更是不顧廉恥,連遮羞布都不要了!這等曠世奇書,他們也敢胡亂找人續作,續作還敢續的這樣糟糕,簡直無恥之尤!下作之極!” 在這個時代,文人還是很注重cao守的,寫文章的人尤其注重名聲。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講究‘文如其人’,一個人的人品好,那么他的文章自然是好的,是正氣的,是值得千古流傳的。倘若一個人的私德不好,那么就算他的文章再好,也沒有任何價值。 比如大jian大惡的秦檜,他的文章寫得繁花錦簇,他的字寫得揮灑大氣,他的治國理念也很有章法,可是有誰會宣揚他的這些好處呢?你的文章寫得再好,你的人品不好,那么也沒有任何人追捧你。 找人借雪后山嵐的名字續寫,如果在其他時候,恐怕也引不起這么大的風波,可是誰叫他們續寫的是呢。 一部看似話題不多,實則早就不知不覺融入了民間。 這是純粹的白話體長篇,故事精彩,人物形象豐滿有趣。早在說書先生們把帶去飯館的日常評書時,這本書就已經走入了大街小巷,以其語言的平易近人和劇情的跌宕起伏風靡開來。 也許正統的文化界認為這書上不得臺面,也許會像秦風一樣到處挑刺,可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這本書浪潮一樣的涌起之勢。如果你問一個路邊根本不識字的青年,如果他也說聽過里的韓海龍,那么這本書即使沒入殿堂,也早就高于殿堂了。 竟然想隨便找個人來就代替雪后山嵐續寫,簡直是被利益沖昏了頭腦,走了一步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棋。這不但竊取了他人的勞動成果,還讓許多民眾感受到了欺騙,這種道德低下的行徑為大多數人不齒,也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唾罵。 這還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的影響力,作為一份正規報刊,它在全國重要省份的發行量之大,是完全不足以撼動的。何況它本身跟文學界人士以及印刷業人士的關系,完全可以壓制這種報紙。 所以很快,又出了一份聲明,說雪后山嵐與本報刊風格不符,現已離開云云,也正式從轉到了。 幾天后,又從第一章重新連載,也就是說雖然有最新更新,可是也從第一章重新刊登了。而在全國許多重要城市都設有印刷廠,所以再也不是只在北平發紅的故事了。 雪蘭很驚訝在報紙上承認了她離開的事實,她整天待在家中,算是個家里蹲,自然不知道這其中的風云變幻。 只是上又出了一篇新文章,作者叫白云山頭,他寫的新書叫,說的是一個人穿越到了兵禍四起的三國時代。也是一個文弱書生為主角,仿得卻是的風格,主角是作為謀士而存在的,幫助一個小勢力開始崛起。 這個設定挺創新,雪蘭讀了讀,別說,還挺好看的,很有早期穿越文的那種蘇爽,不過許多情節模仿了,甚至很多語言也直接抄襲了。要知道雪蘭作為后世人,她寫的穿越已經臻于成熟,而這個年代的人卻很難有更多的創新。 你一定覺得不可思議,不過是穿越而已,民國時期也是人才輩出的,看看那些大作家寫的文章吧,繁花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