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
還是林如海,對于這樣的提議都很是滿意,歡快的借束了他們的雙邊會談,寫下了折子,快馬往京城而去。 第45章 京城 京城,十天后的傍晚,皇帝正在大明宮批閱奏章,手里拿著的就是林如海和揚州知府遞上的折子,看到這折子,皇帝的心情也莫名的好了起來,對于皇帝來說,鹽稅減少,沿海有災這確實是個大事,還是個讓人頭疼的大事,可是能在這大災中看到讓人欣喜的消息,那簡直就是大夏天吃冰淇淋一樣的痛快了。 “好,果然是民心可用,揚州知府治理地方確實有一手,林如海也是個不錯的,能臣??!” 邊上正幫著點燈的太監總管這個時候不知道皇帝在說那件事情,也明白皇帝不是和誰說話,只是自言自語,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太監他明白一點,那就是不能讓皇帝冷場,說話沒人反應,所以他立馬順著皇帝的話頭繼續往下搭話: “老爺說的是呢!揚州知府老奴不清楚,沒什么印象,可是這林大人老奴到是知道一二?!?/br> “哦,你知道?那可是外省的官員,你也知道?” 皇帝眉眼一挑,嘴角含笑,聲音也溫和的很,可是這太監總管心里卻是一涼,這什么意思?懷疑自己手太長了?也是,內外勾結這可是大忌,好在這太監總管也不是什么沒用的,心里也有底,立馬笑著說道: “別的外省的官員老奴或許不知道,可是這林如海是不得不知道,老爺您忘了,幾年前,那賈家鬧得事兒?那林大人可不就是賈家的女婿,讓賈王氏給下過藥,導致十來年沒有子嗣的那個林家嘛!當時宮里宮外的誰不知道,誰不說林大人倒霉呢!五代列侯的人家,娶了賈家的閨女,居然差點弄得斷了傳承,就因為這個,京城好些人家都打聽林家的事兒,后來戶部的老尚書還說,那林大人擔任鹽道的官以來,這稅收就直線上升,比著以前,這鹽稅多了幾倍什么的,還夸林大人,人好,家世好,本事也好,學問更不用說了,探花出身,就是只有一點不好,沒有修到一個好岳家,弄得這么慘?!?/br> 老太監這么一說,皇帝立馬也想起來了,好像還真是這么一回事兒,這事兒自己好像還幫過忙來著,訓斥了賈家,最后,最后,賈家如今怎么來著?皇帝一時也記不起來了,于是問道: “那賈家如今如何了?記得好像那賈王氏被關了吧!” 誰說皇帝不八卦的,這不是一想起這么一出,也感興趣了,老太監一聽,立馬就把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可不是,不單是賈王氏,那賈家老太君也關了,這老太太糊涂的也厲害,聽說這一等將軍賈赦大人先夫人和嫡長子的死,和這老太太也有些關系,好像是賈王氏出手,她幫著掃尾什么的。反正和賈王氏也沒什么差別就是了,只是更狠,連著自己的親孫子都不顧,至想著小兒子,最后那賈家的二老爺賈政一家子被宗族趕出去,就分了一套院子,還有些莊子,那還是給那幾個孩子的,賈王氏的嫁妝也全給了賈政的長子,還有那老太太的嫁妝和私房,也分了一半給賈政,聽說如今這賈政正準備去繼室,只是沒人做媒,就是他的那一兒一女,也一直沒有能婚娶,正頭疼呢!好像是準備在王家選媳婦,找女婿,外頭別家沒有一個愿意和他們家接親的?!?/br> 皇帝聽到這里,淡淡的一笑,然后說道: “這樣說起來,這賈赦倒是還有些手軟的,對著這樣害了他的弟弟家還能做到這樣,也算是仁至義盡了,恩,賈赦還有個兒子?” 皇帝眼神看到了這折子后面賈璉的名字,眼神有些晦暗不明,那老太監沒有看到,只是手上幫著皇帝添茶,嘴上繼續說道: “是呢!老爺什么都知道,可不就是還有一個嫡子嘛,也是先夫人留下的,如今送去了江南揚州,說是請姑姑,姑父幫著教導,聽說這賈赦送了很多東西過去,還親自去了沈家,負荊請罪,求了好些時候,這才讓沈家和他們大房不計較了。也是,畢竟這些事兒都不是他們大房做的,也算不到他們大房頭上去,說起來這大房也是受害者,大家也能理解?!?/br> 聽到這里,皇帝心里一動,立馬就明白了這林如海接受大房的賈璉的緣由,畢竟是岳家,林家近支沒什么人的情況下,多一個親近的,那以后他的孩子就多一份臂助,就是換成是他,想來也是這么做的額,再說這大房確實看起來比二房好了不少,也不算是太過分。 “這大房的公子,也不小了吧,怎么就沒有科舉?” 皇帝的問題多??!當然,他也是想弄明白,為什么這么大的一個小子會送去姑父家教養的意思, “聽說,這當年賈赦大人的先夫人過世后,那老太太就說要教養孫子,把這大房的公子給接了過去,還讓二房的那個賈王氏照顧,誰知,他們這教導,照顧的,居然都不讓這孩子好生讀書,盡是哄著玩,弄得這公子錯過了讀書的好時候,生生的養成了一個紈绔呢!估計這賈赦大人也是急了,這才直接送到了揚州,當然這也是老奴自己想的,是不是這樣老奴也說不準?!?/br> 作為一個常年生活在皇帝身邊的太監,對于自己不清楚的事情,那是絕對不能直接給判斷的,不然萬一哪天你說錯了,給了皇帝錯誤的判斷,一旦發現,那就是你的命到頭了,他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呢! 想到這里,這老太監偷偷的看了皇帝的臉色一眼,看著皇帝還是看著折子,神色平淡,心下就有些忐忑,生怕自己多嘴,說多了, “恩,林如海也是個有成算的?!?/br> 這話和前面問的東西,那是沒什么可以搭上的,老太監不明白,也不敢去明白,只是看著皇帝放下了折子,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然后笑笑說道: “請人擬旨,就說揚州知府,巡鹽御史,救災有功,治理有方,一人賞玉如意一柄,宮制書籍一套,最新的聽濤紙十刀,金一百,還有這最先捐贈救濟的薛家。。。薛家。。。賞薛家家主薛訊舉人功名,賈璉玉佩一對,還有其他的,你準備十份賞賜,不用太重,兩匹宮鍛,五十兩銀子就成,送去揚州,讓他們兩個酌情給那些捐贈最多的幾家就是了?!?/br> 話說到這里,老太監立馬知道,這是揚州那邊有什么讓皇帝高興的折子,這才能有這樣的好事兒,剛才問起自己,只怕也是打聽這被賞賜的人,聽聽,這里頭可是有賈璉呢!看樣子這賈家大房估計還能得到皇帝青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