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8
而在董卓那一方,被派去守太谷的中郎將徐榮,就是史上曾大敗曹cao、擊破孫堅的狠角色。他生性善戰,也敢戰,半點不似其他被燕清的勢如破竹、一日直下汜水關的恐怖速度給嚇到的同袍那般畏縮不前,而始終在尋找機會,主動出擊。徐榮在仔細觀察了這些天后,察覺出對面那打東邊來、領著新征來的泰山兵,終日耀武揚威的太守王匡更像個花花架子,自認頗有勝算,便蓄了一天勢,第二天悍然出兵,干脆利落地就將王匡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王匡有整整兩萬人,而徐榮不過五千,可交手不過一日,王匡就只剩下幾十輕騎護著他出逃,剩下的全被打散,或在亂軍中被斬殺,或淪為俘虜被收編,輜重也全便宜了徐榮。這一勝績迅速傳出,頓使起到了勉勵人心的作用,叫聽聞此事的董卓軍軍心大振,信心大增,就連那讓人肝膽俱寒的燕清,好像都沒那么可怕了。關東聯軍,果真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頂多是憑著燕清那一勢撐了張唬人的虎皮,余下那些,內里仍然是一盤不折不扣的散沙,不足為懼。董卓看清這一點后,心里亮堂熱絡起來,迅速傳令給李傕,讓他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攻下燕清一部。在他看來,只要破除了燕清軍的不敗金身,這羊質虎皮的狗屁聯盟就沒了仰仗的主心骨,立馬就不攻自破,分崩離析了。董卓所想的的確不差,可必須得建立在燕清軍被擊潰的前提下,因此他同在前線的李傕說的明明白白——莫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只要能叫燕清傷筋動骨,豁出去再多些人都值得。只是李傕這頭已收到了分線送來的戰報,燕清那里卻還沒得到半點有關王匡全軍覆沒的消息。他雖在各地都有安插人手進行秘密盯梢,可畢竟重視程度不高,又是分散下來,盯梢的力度也就不大。軍隊潰敗,王匡也受了輕傷,心理上備受打擊,既感到丟臉,又感到懼怕,一路只顧馬不停蹄地逃,卻羞于知會屯于滎陽的盟主一聲。而燕清的探子在回途中則飽受敵兵阻撓,一時半會脫身不得,就導致了傳遞上的遲滯,才害得燕清未能及時調整計劃,做出充足準備了。燕清還不知自己無形中吃了一個小虧。原本依他的計策而行,最好的結果,就是能借這賣得不明顯的破綻,成功騙出龜縮不出的關上守軍,殲滅一部,權作大戰前的開胃小菜。李傕也的確動了。可卻不是燕清所以為的那般,只派出試探著占個便宜的一小股,而是一改往常的謹慎做派,來了個一鳴驚人。一出便動了八成兵力,幾是傾巢而出。是夜,大門悄然打開。火光穿透濃重夜色、似長河般連綿相連,一度隨董卓征戰羌胡、討金城邊章的精銳西涼騎兵一掃這些天里的窩囊氣,有條不紊地魚貫而出。馬蹄踏過才下過幾場春雨的濕滑地面,沉悶而密集,轟隆隆地似有雷聲滾落,再是一陣陣天地撼動的喊殺聲,徹底驚醒了帳中人。燕清軍中將士,畢竟得過密令,是早有準備地候著,此時不似其他諸侯兵勢此時手忙腳亂,鬧鬧哄哄的混亂不堪。可燕清在見到這偌大聲勢后,面上雖半分不顯,心里其實也頗吃驚。呂布拎著方天畫戟,一馬當先,留在最前。見兵卒源源不斷地過來,好半會兒還不見這股來勢減緩變少,他就知情況有變,不宜輕舉妄動,然后立刻派人去通知自家主公。他平日里縱喜自恃武藝高強,敵陣中都瀟灑來去自如慣了,卻不是盲目自大的。譬如此時此刻,他就知曉萬萬不可大意,迅速勒馬回陣,中氣十足地吼道:“敵軍已出城——擂鼓警示后,全軍速速待戰?。?!”“奉先!”燕清揚聲問道:“敵軍戰卒幾何?”這會兒人聲鼎沸,他與呂布之間又隔了幾十丈的距離,是以在問出這句時,他是沒指望能得到回答的。可呂布就像比常人多長了幾對耳朵似的,或是對他的聲音尤其敏感,倏然扭過頭來,大聲回道:“不——下——六——萬!”六萬!燕清驚訝于這數字,看向同感意外的三位軍師,詢道:“諸位先生可有頭緒?”郭嘉略作沉吟,一針見血道:“怕是別處出了岔子,連累我等?!?/br>荀攸道:“是沖著我軍來的?!?/br>燕清默然片刻,道:“難道皇甫嵩和蓋勛投入他麾下效力了?”郭嘉:“不無可能?!?/br>劉曄的關注點則有些與眾不同,立馬跑到他最近做夢都在想的攻城器械的組建工事上去了,脫口而出道:“不好!卓軍將士多束草負薪,恐意在摧毀器械,得速增援后營守備,防止偷襲!”燕清冷靜道:“不慌。除非他們會飛檐走壁,否則邊上繞是繞不來的。而要是正面進攻下,連后營都遭殃了,不就意味著全軍已被打穿?”“要真到了那地步,哪怕多保住幾架攻城器械,也沒任何意義了?!?/br>劉曄剛剛是關心則亂,慚道:“叫主公見笑了?!?/br>燕清莞爾,簡單安撫了幾句:“好歹是你那么多日的心血,又關乎迫在眉睫的攻城,你若不緊張,那才叫奇了怪了?!?/br>他實在好奇的是,李傕手里捏了張怎樣強力的新底牌,以至于態度大變,一下從被動防守,到自信地主動進攻,乍一發動,還就是這樣強猛狠絕,擺出不顧一切的架勢,非要一下決出勝負般?肯定是有了什么驚人的仰仗罷。郭嘉和荀攸方才所說的理由,也是極有可能,但到底是不是真的,一時半會也無法查證。燕清將這困惑暫作擱置,當機立斷地下了令。正式令呂布、孫堅共為先鋒,張遼主左軍,高順率右軍,后軍有荀攸,中軍則由他親自坐鎮,寸步不退,立馬予以還擊。眾將慨然領命而去。好在他當初安排各勢扎營時,就在駐地的方位上放了心思:讓凡是近虎牢關的,都讓自己軍占下了。燕清考慮過,他的軍勢就總體而言,不比西涼兵的作戰經驗豐富,可也是訓練有素,驍勇絕倫,最難得的還是團結堅定,服從命令,是盟軍的絕對主力。倘若有什么突發的意外情況,挨得最近的都能第一時間發覺,也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擊。總比刻意安排些不經用的草包在外的好:屆時這些人受驚潰散,他們在后頭不也得被連累?旁勢看在眼里,也樂得輕松:有兵多將勇的燕清勢要博個大公無私的雅名,甘做這注定被首當其沖的盾牌,他們何樂而不為呢?對這些隱蔽的小人之心,燕清當然不是一無所知,但也沒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