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1
書迷正在閱讀:[綜神話]我不想和你搞對象、都市之小三勸退師、半根神棍、戲子說、南城、你丫得負責、無始無明、那時年少衣衫薄、傻鳥,你掉毛了、快穿之炮灰女配求上位
點即通很聰明,而且他非常珍惜,現在也不像剛開始的時候那樣小心翼翼了,只是氣勢上還需要慢慢的改?!眳轻窎弦恢毕氩煌?,為何皇室養出來的孩子會這樣的內向。正說著李瑾,跟在李瑾身邊的下人道訪,帶來不少東西,并且附送了一條消息,邊關蠻子組織了數十次的攻城,均未成功,蠻子損失慘重,天子大陪賞給林大人珍寶數件,文銀萬兩,還有京城的宅院一處……賞了些什么,吳岱栂和林繼善都沒有放在重點,他們關心的是邊關的百姓如何,下人忙回道,百姓除了開始的第一天上午有些慌亂之外,其余的時候該做什么就做什么,還有些人自發的組成了城里的巡邏,以他們對身邊人的認識進行巡防,四王爺親自守城上,蠻子是打不進來的。李瑾身邊的下人把東西放下之后,離開了。吳岱栂原本想給四王爺寫封信,讓他注意城里人會不會把地下通道的事告訴蠻子,后來想想,又放棄了,四王爺帶后這么多年,若是這些都沒有考慮到,大可以回家閑賦了。☆、第142章一四二邊關的戰爭進展在京城的人天天都能得到新消息,只是這消息卻不是第一手的,要比正常發生的晚上一天,倒不是皇室刻意壓下消息,而是從邊關到京城的距離實在有些遠,在沒有電話,電報機等先進的通訊工具之前,一天這樣的消息傳送已經是很快的。吳岱栂每天都會給兒子讀一讀關于戰爭的事,他可不想讓兒子只知道讀書,什么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那樣的人只配做書呆子,若是放出去為官,可不是造福百姓,而是禍害。吳岱栂讀報的時候,李瑾也會在一邊聽,吳岱栂會適時的問李瑾一些問題。跟在先生身邊久了,李瑾也不像剛開始那樣害羞,現在也會說一些自己的想法。吳岱栂并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們的身上,他不覺得自己說的一定是對的,就像他之前和李瑾說過,世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李瑾跟在吳岱栂身邊成長了不少,他覺得如果可以,不再想回到皇宮,他想要四處走走看看,想知道百姓真真要的是什么,想要知道到底是天圓地方,還是地圓天方,如果是地圓,那么另一邊的人會不會掉下去,太陽在他們這里是東邊升起,到了那邊會不會從西邊升起。李想知道別的國家是什么樣的?過著什么樣的日子?說著什么話?是像他們一樣?李瑾對外面表現出了很大的好奇,也向先生問詢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吳岱栂支持瑾出去看看,但他并不支持李瑾跨過海洋去世界的另一端,現在的交通工具非常的簡陋,船只行在河里,倒是可行,若是橫跨海洋就不見得安全。李瑾清楚他能走出去的可能性不大,但先生不是說過,人要有夢想,不管夢想能不能成真,人都要有一個要為之努力的夢。吳岱栂對戰爭的關注很高,引起了林繼善的注意,“對戰爭很擔心?放心,四王爺不會輸?!绷掷^善倒不會覺得吳岱栂過度關心戰事會是因為某個人,他覺得吳岱栂的關心更多是擔心會不會波及無辜的百姓。“我不擔心輸贏的問題,我只是擔心會不會有人趁亂發戰爭財,邊關的百姓生活本就不易,若是此時再被本朝無良的商人趁亂哄抬價格,他們的生活恐怕就更難了?!眳轻窎险f完之后談了口氣,他也只能是擔心一下,實際行動上,他卻是什么忙都幫不了。這會兒邊關封城,就算是他送去一大批的物資,估計也運不進城。“如果是擔心這個,我覺得是你想太多了,早在天子登基之初就明令商人在戰事期間不允許出現哄抬價格事件發生,若有人犯此大罪,便要抄得家產,發配邊關,永不能回原地?!绷掷^善說完之后,嘴角微微上揚,“以前邊關不是什么好地方,現在卻不一樣了,若是有人犯了此罪,怕是不會再發配邊關了?!?/br>“也是,現在邊關可比以前強多了,也安全,聽說附近不少村子的人想要搬過去住,只是城就那么大,耕地不能動,若想收下外來的人,就只能強蓋房子,人口多了,人均占地就要少了,估計當地的百姓是不愿意有外來人口的?!眳轻窎蠐u了搖頭,不論時代里農民的實際地位是樣的,他們依舊看不起商人,覺得行商之人要低他們一等。土地是農之根本,農民自然不想讓別人分了他們刨食之本,在吳岱栂看來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但人們的思想不可能被改變的,就算是未來,抗戰了那么多年,又不推了幾座大山,又是打倒了多少階級,可又能怎樣,一些人骨子里高人一等觀念還是存在的,講人人平等,也不過是個口號而已。“是不愿意,但若是上面開口說話,百姓再不愿意也不行,邊關的稅要比旁的地方少上很多,徭役也比其他地方少,就是戰火多了一些,若是此次能一舉將蠻子打疼了,讓蠻子老實了,邊關給安穩幾年?!绷掷^善給吳岱栂分析著邊關百姓的生活,“若是此,邊關就要開發荒地,城也有可能外擴一些?!绷掷^善說完之后微微皺起眉,這樣的話,城墻就要重建。“可以建外城,這樣就有兩道防線?!眳轻窎峡刹挥X得這是重建,內外兩城,可以說是更為堅固,若是有大型的機器,他甚到覺得還可以多弄一些東西。戰爭的結果如同眾人猜測的一般,四王爺琮領的將士沒下多大的功夫便把蠻子的生命全數留下,城外也是炸得一片狼藉,想要恢復原來的樣子,得些年月。四王爺自然不是只想把來敵打跑就行,要么讓蠻子徹底的投降歸順,要么就是打得他們無力還擊,沒了再打仗的心思。前者,四王爺覺得養蠻子就是養一群白眼狼,后者便是給他們一個生存的機會,蠻子還會卷土重來,差的只是時間而已。四王爺其實也挺惱,在攻打蠻子之前,四王爺給吳岱栂去了封信,他想聽聽天智者的意見。而京城里,文官們就應不應該把蠻子打疼的問題進行著一邊倒的勸阻,文人們覺得,既然蠻子已經退了,就沒有必要再追了,而且他們還覺得應該把每一個城都弄得和邊關一樣,這樣以后也不用養兵了,只要城墻堅固就行了。四王爺是沒聽到,若是聽到了,估計會直接要了這些文官的腦袋,還不養兵,文官的腦子里裝的是大醬嗎?全都是蛆。報紙上對朝廷里文官的提議進行了全方面的報道,記者也發表了一些自己的言論,記者寫的東西有些憂國憂民了,談到以后一旦沒有兵,若是外敵來犯時,國將如何。寫得有些夸大,百姓看了之后卻有一個非常好的現象,百姓思想非常的統一,文官們按的是什么心???這個問題不只百姓在想,連天子也在想這個問題,文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