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8
還有向外蔓延的趨勢。 很快,遠在縣城的周蕓蕓也聽說了。 因著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周蕓蕓聽過就算了,弄得特地跑來告訴她這事兒的族人很是不痛快。周蕓蕓就不明白了,這是打算看她的熱鬧?可且不說周家阿奶絕對是偏心三房的,就算打算緊著其他兩房而委屈了三房,她這個外嫁女還能如何? 鬧了半天也沒弄明白特地跑來告訴她這個消息的族人的用意,周蕓蕓扭頭就將這事兒給拋到了腦后,有這個空閑她還不如多去寫幾筆字。 要知道,在開始了啟蒙教學后,她的學習能力連孟秀才也為之嘆服。唯一叫孟秀才格外不滿意的,則是周蕓蕓那筆狗爬式的字體。 憑良心說,將周蕓蕓那筆字稱為狗爬式,絕對不是嘲諷而是實實在在的贊譽了。 這真的不能怪她,哪怕不是毛筆字,周蕓蕓寫的硬筆字也好看不到哪里去。一則是因為她字體成型那段時間,正好是父母雙亡之際,煩心事兒一堆,誰還會在乎字寫得好看不好看?二則上輩子她一念完書就再沒怎么拿過筆,除了自己的名字寫得還算湊合外,其他的字那叫一個不堪入目。 在這種情況下,指望她把毛筆字寫出個型來?做夢還比較快。 孟秀才格外無奈,他簡直不明白為何有著過目不忘本事的小妻子,竟能把好端端的字寫得不單歪七扭八的,還總是缺胳膊少腿兒呢? 周蕓蕓:…………呵呵,那是簡體字好嗎? 在孟秀才看來,若真的是蠢貨,那他也就索性放棄了,就跟放棄周三山一樣。偏生周蕓蕓旁的方面一點就通,甚至這才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能自個兒拿話本子看了,還能根據上下文理解生字的意思,這說明她一點兒也不笨,完全是個可造之材。 “可造之材”——周蕓蕓就這樣開始了這輩子的讀書生涯,她本人倒是適應得蠻快的,畢竟孟秀才只教她啟蒙課程,沒有上輩子的數理化折磨她,適應起來當然容易得很。至于字的問題,慢慢練唄,左右她又不需要下場考試。 抱著這樣的想法,周蕓蕓把小日子過得悠哉悠哉的。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洗漱裝扮、生火做飯,小倆口圍著一張小圓桌美滋滋的用完了簡單卻不重復的早飯。之后,周蕓蕓會出門同街坊鄰里的大娘小媳婦兒一道去菜市口買菜,而孟秀才則去書房苦讀。等周蕓蕓買菜歸來后,她會先去書房里完成孟秀才給她布置的功課,瞅著時間差不多了,才出去洗菜做飯。 待用過午飯后,倆口子皆會歇個午覺,孟秀才會先起來,繼續去書房苦讀,而周蕓蕓每次都會晚上半個時辰,慢悠悠的折騰完自己后,順手做一些家務活兒,之后才去書房尋孟秀才,依舊是各干各的,哪怕不想練字,拿本閑書看也無妨。 等晚間用過晚飯后,才是真正的教學時間,一般也就半個時辰左右,之后便早早的歇下,次日再過類似的生活。 這樣的小日子,看似略有些枯燥無味,周蕓蕓卻是過得有滋有味的。她在娘家就習慣了日復一日的生活,哪怕周家阿奶天天叫她伺候魚祖宗,這日子不也一樣過下來了? 對了,還有魚祖宗。 虧得周家阿奶只送了一對丹頂錦鯉,且孟秀才還是個識貨的。因此,伺候魚祖宗這件事情壓根就不需要周蕓蕓沾手,孟秀才直接去買了個大口徑的細白瓷魚缸,就擱在書房的八仙桌上,每日里都會給魚祖宗換水、喂食,伺候得可比周蕓蕓精細多了。 只不過,就算周蕓蕓不需要伺候魚祖宗,這不是還有一只鳥祖宗嗎? 別看孟秀才對魚祖宗這般照顧,他才懶得管那只傻鳥呢。 一開始,看在周蕓蕓的份上,孟秀才還經常投喂。之后他就發現這只傻鳥壓根就不需要人理會,或者可以這么說,越理它就越嘚瑟,一嘚瑟就習慣性的扯著它那破鑼嗓子,嗷嗷的叫個不停。 就因為這只傻鳥,孟秀才不止一次的在寫文章的時候,猛的聽到傻鳥在外頭傻叫,然后手一抖就是一個墨團,直接毀掉一張紙。這樣的好處也是很明顯的,因為不出一個月,孟秀才就覺得自己心態穩多了,私以為到時候下場考試了,甭管發生什么樣的意外,他都能淡然處之。 然而,你以為這樣就好了?那就太小看傻鳥的威力了。 也不知曉是不是因為天天偷聽孟秀才教導周蕓蕓,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傻鳥愣是背會了整篇三字經,弄得孟秀才在無奈的同時,不禁連聲感慨道:“要是周三山有小八這聰明勁兒,我倒也不是不能抽出空來教導他?!?/br> 周蕓蕓無語凝噎,小八則是無比振奮。 “三山子你個蠢貨!蠢貨蠢貨蠢貨??!就那蠢貨還想考秀才呢!他連童生都考不上!考不上考不上考不上?。。。。。。。?!” 正叫得歡呢,小八徒然間一改音調,搖頭晃腦一本正經的念起了詩來。 “閣下何不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br> “你咋不上天呢?你咋不上天呢?。?!上天呢上天呢上天呢?。。。。。。。。。?!” 孟秀才、周蕓蕓:……………………只想送你上天! 就是因著家里這只傻鳥,這周蕓蕓倒還罷了,畢竟她的朋友少,會來縣城探望她的,除了周家阿奶就只有周家阿爹和大金了,不存在任何形象問題。然而,孟秀才就比較可憐了,他的同窗好友時不時的還是會過來瞧瞧他的,這一瞧問題就來了。 試問,能教導出這么一只傻鳥的人,這主子能有好?尤其那些話,一聽就不像是周蕓蕓這個農家女能教出來的,所以…… 背鍋俠就是這樣產生的。 日子就在這般鬧騰中過去了,就在周蕓蕓掐算著蜜月已過時,這天晚間,夜黑風高,不單他們小倆口早已進入了香甜的夢境里,就連周遭好幾條巷子里的老百姓們也都去跟周公約會了,徒然之間,異變發生了。 其實,出事是遲早的,誰叫孟秀才和周蕓蕓成親時排場那么大呢?哪怕并不是受邀的賓客,遠遠的瞧著這七十二抬嫁奩抬進孟家小院,還能沒個想法?更別提當時雖有專人負責看管著那些個嫁奩,可到底都是敞開的,任人觀賞。這不,一不小心就被人給惦記上了。 京城天子腳下尚且杜絕不了賊偷兒,縣城這種地方更是難以避免了。 賊偷兒也算是夠有耐心的了,惦記著成親那日的排場,生怕這二進小院里住滿了人,一開始壓根就沒敢動手。只是,在連著觀察了一個月,確定孟家這頭只有這倆看起來沒啥威脅的小夫妻后,賊偷兒決定動手。 區區縣城,沒什么成氣候的大賊,有的只是小毛賊兩三只,而盯上孟家的便是仨兄弟,年歲都在二十往上,入行也有十來年了,不說趟趟收獲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