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8
多。 一想到如今天氣已經熱起來了,三囡就特別想哭。好吃的東西吃不到是很可憐,可好吃的東西眼瞅著就要壞掉了,可她吃不完?。?! 而彼時,周蕓蕓已經開始扶額長嘆了。 這也怪她之前沒注意到。一方面,周蕓蕓本身是沒想過家禽的,她并不清楚鵝群一天能下多少蛋,當然還有就是她也不知曉三囡如今到底養了多少只鵝。另一方面,她壓根就不往三囡這屋來,自然也就錯失了發現的機會。 如今倒是好,七八口巨大的大木箱子,雖說里頭具體存了多少鵝蛋尚且不得而知,可根據她的目測,一口大箱子存個幾百枚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蒼天?。?! “阿姐,咋辦呢?”三囡可憐兮兮的望著她。 周蕓蕓抿著嘴想了一會兒:“別賣鵝蛋了,咱們改做鵝蛋小吃。讓我想想……” 先前,三囡多半都是直接賣的鵝蛋,少數則是做了腌鵝蛋。直接賣方便是方便了,就是賣不上價錢,且也不好賣容易雞鴨,還容易碰壞。而做成小吃的話,就不同了,像麻辣燙那樣擺個小攤賣鵝蛋仔就不錯,再不然就做蛋包飯,哪怕鵝蛋的滋味不如雞蛋來得好,可瞅著個兒大,加上由她上手的話,滋味絕對不會弱于雞蛋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趕緊將這一屋子的鵝蛋給消耗干凈了。 這廂周蕓蕓還在回憶做鵝蛋仔用的特制鍋子、爐子的模樣,那廂外頭已經有人在喊她們姐倆出來了。 周家阿奶瞅著院子里這樣也不像話,只催促道:“趕緊搬呢,三囡要不要?不要就給別人,別擱在院子里礙事兒,我都不好走道兒了?!?/br> 三囡狂搖頭:“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敝苁|蕓也道:“她那屋都比糧倉還擠了,要啥呀?讓四位嫂子看著辦,每人分一兩件就得了。對了,我先前還攢了些料子,眼瞅著也用不完,我拿給你們?!?/br> 家舍由著她們商量著來,周蕓蕓又給拿了些粗布、細布的,左右她如今每隔一段時日就會被周家阿奶塞一堆的料子,往往都是先前的連一小半都沒用完,又來了好幾匹的,久而久之,她都攢了一箱子了。偏這年頭的料子容易掉色兒,阿奶又沒有消停的意思,周蕓蕓覺得還不如盡數分了去,她一人也用不了那么多。 對此,周家阿奶倒是完全沒有意見,只贊同道:“是該分了去,先前那些料子都是甚么玩意兒呀,回頭阿奶給你帶新的好的,咱不要府城的,我叫那有錢人家的傻兒子給你帶京城的好料子!” 周蕓蕓很想提醒阿奶,好料子那都是從江南來的,京城才不產好料子呢。又思及這年頭提京城大概就跟她上輩子提歐美差不多,大概就是甭管東西好壞與否,沾上個邊兒就能身價百倍的意思,當下也就不提了。 回頭開了箱子,將先前攢的料子都拿了出來,周蕓蕓只留下了兩匹看著清爽素凈的,其他的包括沒用完的棉花一股腦的都拿出去叫嫂子們分了。 倒不是她跟嫂子們好,不給大伯娘二伯娘,而是因為她這邊的料子絕大多數都是周家阿奶強塞給她的,也就是說這些料子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辣眼睛。 嫂子們也就算了,畢竟就算是大堂嫂,今年也不過才十九歲,正當青春妙齡,就算料子夸張了點兒也不至于見不得人,可伯娘們呢?周蕓蕓深以為,要是伯娘們穿上那些料子,她恐怕端坐家中都要被閃瞎了眼。 處理完了自個兒屋里的東西,周蕓蕓就開始折騰三囡那屋了。 旁的東西也就算了,如今最要緊的就是先將三囡那一屋的鵝蛋給賣掉了。還是先前那個想法,賣鵝蛋仔和蛋包飯。 周蕓蕓找大金要了筆墨,開始了她抽象畫之旅。還真別說,她那畫抽象的基本上擱久了連她自個兒都不認識,尤其涉及到具體數據方面的,真心瞅著一個頭有兩個大。幸虧周蕓蕓除了畫之外還能說,拖著大金仔仔細細、翻來覆去的講述了好幾遍,周蕓蕓一臉認真嚴肅的望著他:“聽懂了嗎?” 大金:………… 考慮直接開口說沒聽懂可能會被揍,大金只能梗著脖子硬著頭皮說:“阿姐,要不我畫一個,你再給我講講?” 好在又來一回后,大金總算是大致上弄明白了。其實說白了也不算太難,做鵝蛋仔的鍋子與其說是鍋子不如說是模具來得更為恰當一些,就是鍋子和蓋子各有十來個洞洞,還有就是做蛋包飯的平底鍋和用來烤制的小爐子。 大金在終于弄明白后,看著他姐長嘆了一口氣:“阿姐,你真是太高看我了,玩意兒得去鐵匠鋪做??!” “那你去唄?!敝苁|蕓很干脆的將任務交給了他,“我去跟阿奶借點兒錢使使,回頭咱們仨合作,賺了錢再還給她?!?/br> 合作不合作的,大金沒咋想,左右他這些日子靠著賣爆米花也攢了不少錢,聽了周蕓蕓這話,還不忘攔著她:“別找阿奶了,我借你們錢?!?/br> 有錢有圖紙,再加上大金已經完全弄明白了周蕓蕓的意思,次日一早往鎮上跑了一趟,沒過幾日就將成品帶回來了。 不過此時,周蕓蕓卻想到了別的問題。 老周家這邊,多半人身上都是有任務的,就連已經懷孕了的兩位嫂子也要幫著做一些輕便的家務事,沒有一個是真正的閑人,包括她和三囡。至于大金更是每日里都要出攤,壓根就不可能三人合作賣鵝蛋仔和蛋包飯。 當然,周蕓蕓可以去求周家阿奶,以阿奶對她的疼愛,別說這么點兒小事兒了,再難的事兒都能依著她??扇绱艘粊?,卻難免會鬧得家里不愉快。 另外就是,周蕓蕓在這幾日很詫異的發現,家里人突然多了起來。 更準確的說,不是人多了,而是閑人多了。 先前周家阿奶叫每房都出一個麻辣燙攤,出幾人她不管,反正把攤子看好就成了。像大房那頭,每次都是周家大伯帶著大山、二山出去練攤的。二房人最多,周家二伯帶著仨小子一起出門。三房則是看著最冷清的,只有周家阿爹和大金父子檔,外加大金的爆米花機。 可不知道從甚么時候起,那些原本不該白日里留在家里的人,莫名其妙的就這么閑下來變成家里蹲了。當然,三房還是沒變,變的是另外兩房。 有疑問就問唄,周蕓蕓可沒甚么心理包袱,直接尋上了周家阿奶。 周家阿奶回答得也干脆:“天氣熱了,麻辣燙不好賣了,先前三四個人都忙不過來,這會兒一個人就成了,還是因著東西不好搬才去了倆人。我還琢磨著,要不就干到月底算了,回頭等天氣涼了再說?!?/br> 這卻是周蕓蕓所沒有想到的。 也難怪,周家的麻辣燙生意是從去年秋收以后開始的,一直干到了過年前,且過了年不久又開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