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0
包了,只因她時刻牢記周蕓蕓曾經叮嚀過的話。 一定要注意衛生,不然瘟了就全泡湯了??! 這不,周家阿奶不帶她玩,她親娘又總愛取笑她,索性就顛顛兒的過來重新將棚子里里外外都清掃了一遍。 自然,她身上也愈發臟了。 卻說周蕓蕓跟著周家阿奶進了村子,先去了周氏族長家拜年,送上了粗糧十斤。再去一些輩分比較大的人家,各送上粗糧八斤。之后則是平輩家中,每家給粗糧五斤。 周蕓蕓看得一愣一愣的。 雖說穿越都兩年了,可她對于家里的親戚,也就只認識二奶奶、三奶奶,并幾個常來送東西的族姐妹。如今見周家阿奶散財童子一樣,挨家挨戶的送粗糧,登時有些不大能理解。 繞了一圈,花了大半日的工夫,周家阿奶才將所有人家都走了個遍。當然,帶過來的粗糧都發完了,簍子卻并非空蕩蕩的,而是裝上了其他人家回贈的吃食。 見周蕓蕓略有些疑惑,周家阿奶起初只當沒瞧見,待往家里趕時,才笑著道:“這人在世上,可不能只顧著自己家里,有時候給旁人家一些好處,不求人家有多惦記咱們,只盼著別暗中使絆子。再說了,咱們家去年發了財,多少人看在眼里,送點兒東西讓大家樂呵樂呵,也沒啥不好的?!?/br> “嗯,我知道了?!敝苁|蕓老老實實的點了點頭,心下卻不免將如今同上輩子比較了又比較。 其實,連她自己也不知曉,究竟小家過日子清凈,還是大家族熱鬧安心。不過,周家阿奶為人處世的經驗擺在那里,周蕓蕓私以為,就算阿奶做得并不是全對,可也足夠讓她慢慢學了。 見周蕓蕓有些愣神,周家阿奶索性跟她說起了丁寡婦家的事兒。 那丁寡婦倒是周蕓蕓所知曉的為數不多的村里人之一,只要是因著丁家曾將賣了兩畝水田給周家,也就是稻田養魚的那兩畝。之后,周大囡更是嫁了過去,雖說事實上周蕓蕓并未跟丁家人有過任何來往,倒也勉強混了個耳熟。 周家阿奶要說的就是丁寡婦不會做人。 這年頭的寡婦人家都很可憐,區別在于是愿意守寡照顧著孩子,還是索性回娘家改嫁。像三奶奶家的長媳,當年就是在男人死了以后直接丟下孩子改嫁的。而丁寡婦因著守寡時年歲也不算輕了,加上她公婆早逝,生怕一兒一女被叔伯妯娌蹉跎,這才選擇了守寡。 那會兒,丁家還算是有錢,有兩畝水田,還有三五畝旱田。家中房舍、家禽皆有,且那會兒她兒子其實也有□□歲了,閨女更大,總的來說,日子雖難過,卻也不至于過不下去。 起碼比周家阿奶當時要好太多了,要知道阿爺走的時候,最小的姑姑還在襁褓之中。 然而,事實卻是丁寡婦自個兒把日子過的越來越糟。 “她不會做人,只想著要田要糧要兒要女,啥都想要,半點兒都不肯付出。那會兒,她大伯子家的二小子得了急癥,也就他們家還有點兒余錢余糧,人家都跪在他家門口求了,可她死咬著不松口,只說要留著給她兒子娶媳婦兒的。結果那小子沒能熬過去,就這么夭折了。她大伯子家恨死她了,再沒跟她說過一句話。要知道,在這以前,大家都瞅著她可憐,春耕秋收都會幫襯一把,后來誰樂意幫她?!?/br> 這只是其一,之后類似的事情也發生過好幾次,倒不是說這人有多壞良心,而是只顧著自己。 周蕓蕓倒是覺得,興許就是她本身沒啥安全感,才非要捏著錢糧不放手,不然心頭不安。按說這種做法也沒礙著旁人,可問題是,你既不愿意幫襯別人,別人會缺心眼的幫你嗎? 就像周蕓蕓剛穿來的那年冬日里,村子里倒了好些個房舍,周家大伯他們三兄弟帶著倆大的,不就天天往村子里趕,幫著修了半個月的房舍。 過日子本來就是你幫我一把,我再回你一次。當然,若是完全冷漠也無妨,像周蕓蕓上輩子,啥都可以用錢解決,大家都如此,倒也習以為常了。 問題是,這招在這里是行不通的! 周蕓蕓一面感概著一面暗暗將這事兒記在心頭,她得盡快熟悉這里的風土人情,像上輩子那種在分租房里住了好幾年,結果跟合租者一句話都沒說過的情況,如今是萬萬不能發生的。真要有這樣的事兒,她只會成為旁人口中的怪物。 這時,周家阿奶忽的腳步一頓,抬手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瞧我這腦子,差點兒把孟秀才給忘了。蕓蕓……罷了,回頭跟老大家的說一聲,她那么寶貝三山子,合該給她找點兒事情做?!?/br> 周蕓蕓倒是聽明白了,不就是給先生送禮嗎?也對,逢年過節的提些東西去看望先生也是正理,更何況,周家先前有仨小子在孟秀才手底下,雖說如今那倆跑了,可于情于理也該去好好謝謝人家,好歹這倆都會認字算錯了,是該好好感謝一番。 當下,周蕓蕓便提議叫三河和大金也一并去。 聽她這么一說,周家阿奶倒是驚訝了:“我還道好乖乖你不通人情世故,這不是挺懂的嗎?是該這樣,禮數不能少?!?/br> 莫名得了夸獎,周蕓蕓卻并不因此感到驕傲。她能說她上輩子交際能力是沒問題的,但是完全不跟親戚往來嗎?尊師重道她明白,同事朋友相處的重要性她也明白,可例如親戚間或者鄰里間的關系,她卻是完全一頭霧水了。 等回到了家,周家阿奶親自從后頭糧倉里弄了一石細白面和一石大米,又稱了五斤星星糖、五斤米花糖和一缽凍的跟石頭一樣硬實的湯圓,想了想再添了一背簍的炭,都歸整好后,擱在了堂屋里。 待晚間,周家眾人歸來后,阿奶就宣布了這事兒。只叫次日他們起得早一些,先將東西給孟秀才送去,再去鎮上出攤。除此之外,周家阿奶還說了佃農的事兒,張里長幫著安排了七十來畝,周家族人這邊差不多能有個二十畝,這么一算,周家還有近三十畝的田產要自行耕種,到時候指不定要停兩日,或者輪換著出攤。 這些事兒,素來都是周家阿奶吩咐下去,其他人照做的,因此沒人有任何意見,倒是大伯娘在事后悄悄將周家阿奶拉到一旁,想要商量個事兒。 “阿娘,我是這么想的,三河和大金都不學了,只我們家三山子還在念書,你看是不是給補些甚么?先前的紙筆太差了,左右如今這要出一份了,不若買點兒好的?還有那長衫……” 都不需要聽她那話說完,周家阿奶就已經心里有數了,當下冷笑一聲,直接打斷了她的話:“想念就念,不想念就回家。哪來的這些事兒?左右我只出這些,你要自個兒有錢,就是把金子貼臉上我也不管,不行就索性別念了!” “可我們家三山子不是老周家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