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想到的事兒都辦妥了,接下來就要看阿奶的了。 阿奶永遠不會讓家里人失望。 依著周蕓蕓先前的料想,即便彩色粽子極為受歡迎,怎么著也要賣上兩天。尤其端午節當日,便是為了應景,也會有人買上一個嘗嘗味兒,她還叮囑了阿奶,要是頭一日賣不完,索性在鎮上尋個客棧住一宿,沒得來回趕路的。 結果,等周蕓蕓睡得昏天暗地醒來后,腦子里還嗡嗡響的沒清醒呢,就聽到院子里阿奶扯著她那標志性的大嗓門咋呼道:“……煮大rou??!把rou切成大方塊你不會呢?要吃咱就吃個痛快!” 周蕓蕓一個鯉魚打挺就起身下床,急急的套上衣裳連頭發都沒理就出了門。 “阿奶?”周云云滿臉的茫然,她在思考到底是自己一覺睡了兩天,還是阿奶天才到不到一天就將粽子賣光了。再一看,阿爹和大金并不在。 “我的好乖乖醒了?可是肚子餓了?來來,阿奶特地從鎮上給你帶的rou餡餅,你不是最愛吃rou餡嗎?快來嘗嘗?!敝芗野⒛滔残︻侀_的湊過來就給周蕓蕓塞了一嘴的rou餡餅。 于是,連洗漱都不曾,周蕓蕓就被喂了一肚子的吃食。許是餓了許是味道真不錯,周蕓蕓愣是保持著茫然的神情,任由阿奶喂完了倆rou餡餅,這才堪堪回過神來:“阿奶,粽子都賣完了?” “青水鎮賣完了?!敝芗野⒛绦Φ醚阑碜佣汲鰜砹?,“好乖乖就是厲害,我才到鎮上,就依著好乖乖你的主意挑了幾個色兒不一樣的粽子剝開放在大海碗里,也聽了你的切開了兩個,分給來往路人嘗嘗。結果你知道嗎?有個大戶人家的管事經過,一口氣就買了三百個。我瞅著,這不是現成的好去處嗎?就讓牛車夫趕著牛車去了鎮上的酒樓,不到半日就都賣光了哈哈哈哈!” 周蕓蕓一面咽著嘴里的rou餡餅,一面消化阿奶這番敘述。 不管里頭具體經過如何,等于就是阿奶將原本計劃里的零售改為了批發?的確,酒樓是個好去處,可鎮上有那么多酒樓嗎? 將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周蕓蕓成功的獲得阿奶一串嘚瑟的大笑:“咱們家知曉往鎮子上賣,你當他們不會往縣城里賣?今個兒才初三,晌午就從鎮子里出發,到縣城……該是用不了多久罷?” 說到這里,阿奶也不確定了,沒奈何她這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小姑姑嫁的青云鎮,縣城真的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而周蕓蕓則關注起了旁的事兒:“也就是說,我一覺睡到的大晌午?!” 周家阿奶果斷的搖頭,在周蕓蕓略松了一口氣之后,才道:“這會兒都快傍晚了,你這孩子睡了一整個白日!” 周蕓蕓:“…………”蒼天?。?! “不對,阿爹呢?大金呢?還有阿奶你賣了多少錢?”悲憤之后是趕緊轉移話題,周蕓蕓一點兒也不想成為家里人口中懶婆娘。 好在阿奶本就不欲為難她,便道:“我叫你阿爹帶上大金去尋你大伯、二伯他們了。他們一定是在鎮上擺攤,要是也尋酒樓或者大戶人家,估摸著早就賣出去了?!?/br> “不著急,還有兩天呢,肯定能賣完的?!敝苁|蕓隨口安慰著,同時眼睛晶晶亮的看著阿奶。 阿奶又好氣又好笑的瞪了她一眼,遂拉過她壓低聲音道:“我給稍微調了下價,素粽子每個十五文錢,葷的每個十八文,單是我這邊就收了一百六十多兩!因著都是大買家,給的直接是銀子,都不用去金銀鋪子兌。就算除卻本錢,也有一百五十兩!” 賣價之所以會漲,也正是因著成本價高了,原本周蕓蕓按著去年的糧價估算出來的二十兩成本,變成了四十多兩,平攤下來每一路都要十幾兩銀子。好在,利潤倒也因此提高了不少,只要大伯和二伯那兩邊全賣出去了,這一趟買賣就能入賬四百五十兩。 賺翻了??! “阿奶,賺了那么錢你就只打算請咱們吃rou?”周蕓蕓笑著調侃道。 “咋會只有rou呢?我都想好了,回頭后院的雞,一人抓一只走,不想要的直接來我這兒領銅錢。再每人做一身簇新的衣裳,不要去年染壞了的土布,全做細棉布衣裳,正好天氣熱了,棉布透氣。對了,三囡可以多得一身,給她阿娘。還有啊,我打算等歇兩日,再去瞅瞅村里還有哪家賣地的,咱們莊稼把式最要緊的還是田地,多買幾畝總不會錯?!?/br> 周家阿奶盤算來盤算去,忽的又想起一事:“還得再蓋兩間房,二山和二河都不小了,得把房子先蓋起來,回頭等忙過秋收了,給他倆都將媳婦兒抬進來……唉喲,我同你說這個做甚?好乖乖,你去吃大rou罷,改明兒讓你阿爹帶你去趕場子,想買就買啥,阿奶給你錢?!?/br> 周蕓蕓原就有些睡懵了腦子轉不過來,又聽了阿奶這一連串的話,只聽得一腦門子的漿糊。 眼瞅著阿奶又要走人,她才趕忙拽住阿奶,急急的道:“阿奶,既然咱家賺了這許多錢,你就沒想過讓家里的哥哥弟弟去念書?” 阿奶登時愣住了。 見狀,周蕓蕓忙耐心的勸著:“先前咱們家有錢是不假,可到底沒過明路。阿奶你的擔心我也明白,不就是怕外人知曉咱們家有錢有糧嗎?可這會兒還能瞞住不成?別看鎮上離村里有段距離,可這回是大買賣,賣的又是頭一次出現的彩色粽子,你說咱們還能繼續瞞下去嗎?” 鐵定瞞不了,最多也就是在具體利潤方面做點兒文章,可甭管怎么樣,外人都能猜到周家賺了大錢,且至少在百兩銀子往上。 “好乖乖,阿奶知曉你是好意,這事兒呀……還真不是想要瞞著誰?!卑⒛踢t疑再三,才道,“其實早十來年前,咱們村里的老秀才也是辦過村學的,就是給你取名那個。那會兒,村里也有不少人家節衣縮食的把孩子送去念書,我也想過是不是將大山子送過去,咱們家負擔不起所有孩子的束脩,一個兩個還是沒問題的,偏年歲不夠?!?/br> 村學原先是不限制年齡的,好些人家送去的娃兒太小,鬧了不少事,辦了沒半個月,就給添了年齡限制,大山大河正好沒趕上趟。那會兒,阿奶還真就挺心動的,攢了些錢,打算等夠年歲了就將倆孩子先送過去。誰曾想,不到一年就出了問題,那些個進了村學的半大小子,一個個自詡讀書人,本事沒學到秀才考不上,卻學人家穿長衫怪里怪氣的說話,還總說要參加甚么詩會,莫說下地干活了,那簡直就是逼著爹娘捧著飯食到他跟前伺候著。 鄉下人家,就拿周家來說,想要供出個讀書人也得節衣縮食,更不提其他家境還不如周家的。幾年下來,那些個孩子都廢了,滿口子的之乎者也,全成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少爺。 “……那孟秀才還是老孟頭咬牙送到鎮上去開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