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3
么見外,天羽向來敬重奇人異士,只要有真才實學,龍軍必當竭誠相待委以重任,是金子還是石頭,磨礪一番就會展現出來了?!?/br> 酈食其直起身來,欣喜道:“早聽聞沛公知人善用,廣明納諫,今日酈某算是打開眼界了?!毙南肽苡羞@般主公,誰能不甘愿為他效死命呢? 龍天羽有些好奇,按理說酈食其居在西南一帶,劉邦不在了,理應向項梁去獻計,怎么會連夜趕到繩池來,遂問道:“酈先生,你這是從何處匆匆趕來???” 酈食其恭敬道:“從西南丹水而來,途中遇上秦軍正大舉進攻武關,老朽曾去楚軍項梁營地獻計瓦解峣關,哼,孰知他頑固不化,驕傲自大,還說不齒于對秦兵用離間計,要堂堂正正去進攻峣關,以壯楚軍威嚴;老朽知項梁義軍這般硬拼下去必定會成為疲兵孤旅,便當夜離開軍營,繞走丹水避開秦軍趕來投奔沛公?!?/br> 龍天羽點了點頭,心想歷史的發展真是奇妙,劉邦被除去了,不能照常去西征,酈食其卻將計策獻給了同樣路線的項梁,奈何項梁久勝必傲,他反過來投奔于吾,有意思??! 龍天羽把思緒縷了縷,又道:“洛陽一帶現有秦軍駐守,你是怎么過來的?” 酈食其絲毫不覺為難道:“秦川高山峻嶺,不止寬闊平坦的一條道路通往函谷關,幾座城池也擋不住所有進秦之路,只是這幾條棧道山路不宜軍隊行走,老朽同行的也不過三人而已?!?/br> 龍天羽想起那句哲理名言:條條道路通羅馬。頗覺大有道理,又問道:“喔,不知另外兩位又是何方賢士?” 酈食其說道:“稟沛公,一位乃老朽之弟酈商,曾在高陽郡一家武館里當首席教頭,精于劍術,另一位則是宿遷沭陽鑄器世家后代虞子期,本身也是一個著名的劍手,假如上將軍未聽過他的名氣,但其妹虞姬譽為西秦四大名姬之一的東虞姑娘,上將軍一定耳目濡染吧?” 龍天羽心中驚駭:“虞子期?姬兒的哥哥?或許他知道姬兒的下落也說不定?!蹦樕粍?,忙道:“酈先生,虞子期及舍弟現在何處,有請二人速來見本將,我有事欲與相商?!?/br> ……… 陳平在酒筵上當著所有將軍的面,竟推薦一位中郎兵衛,還放出狠話能擊退龍天羽者非韓信不可,眾人一時均好奇起來,這韓信到底有何本事,難道比在場五虎將都要強出許多嗎? 項羽冷笑一聲,剛要反駁痛斥他未見過敵將,就在這不知天高地厚。 范增卻在一旁道:“噢?陳先生,要知軍中無戲言,你若真覺得此人不同凡響,能有抵擋龍天羽攻勢的把握,不如請這位郎中兵衛立刻上殿,讓我們瞧個究竟!” 陳平點頭稱是,轉頭朝身后的侍衛交待幾句后,自有人前去傳令。 項羽冷哼道:“好,我倒要看看這兵衛有何能耐?” 李月瑤不止一次聽丈夫提過此人,但一直沒有朝過面,此刻聽陳平如此肯定地稱贊描述一番,更加好奇起來:“這韓信到底生個什么模樣?用兵如何出神,竟讓龍郎一直念念不忘?” 在場鐘離昧、季布、龍且、英布等所有武將都有些沉不住氣,若說他們不是龍天羽對手,誰也不會有異議,但隨便挑個郎中兵衛就能掛帥帶兵與龍天羽抗衡,這不是羞辱他們連一名兵衛都不如嗎? 酒筵一時氣氛凝聚起來,侍女不停穿插席位間為諸人酒梔中斟入酒水,但無一人有雅興再喝,都迫不及待地等著親眼目睹韓信的出場。 過不半晌,廳外侍衛忽然高喝道:“中郎韓信到!” 話音甫落,腳步聲響起,從廳外走入一名英偉的青年。 眾人目光瞧去,只見此人約莫二十四五的年紀,身材高挑略顯消瘦,一身得體的鎧甲披身,襯得威武不凡,特別是雙眼精光閃閃,給人極為機靈明銳之感,額頭高廣平闊,兩道劍眉斜插入鬢,英姿颯爽,氣概不凡,有著說不出的孤傲和冷漠。 英偉青年走入場中,單膝跪地施軍禮道:“左前營郎中衛韓信,拜見上將軍!”舉手投足間,一股英雄無匹的氣勢迅速散發在宴席之上。 第十五卷履霜冰至第七章掛帥之爭 尋秦記續之戰龍返秦-第十五卷履霜冰至第七章掛帥之爭 韓信剛一出場頓時牽引住所有人的目光,項羽、李月瑤、范增、季布等人都目不轉睛盯著他瞧,均想就憑他能對付得了龍天羽嗎? 項羽道:“起身說話,你就是韓信,哪里人?” 韓信起身挺立,目光與項羽對視,絲毫不弱,恭敬回道:“韓信乃淮陰人?!?/br> 項羽冷眉道:“你可知本將喚你來何事?” 韓信搖頭道:“屬下不知,還請上將軍明示!” 項羽托起酒梔,笑道:“陳聽軍師剛才當著所有將領的面,向本將推薦你,說你精通兵法,劍術高明,倘若由你掛帥鎮守函谷關,必能擋住龍天羽的大軍,我與諸將大惑不解,還未知軍中尚有這般人物,因此特命你來斬露頭角?!?/br> 韓信心頭一震,暗想陳平用這般激將法借機推薦自己,出自一番好意,但也把自己逼上毫無退路之地,假如自己推脫說不行,不但以后休想有施展的機會,連陳大哥都會受到牽連,軍中無戲言。 他把心一橫,反正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尋找出頭的機遇,這次決不能錯過,朗聲道:“韓信在未交鋒之前,不敢妄下論斷,更不會掉以輕心,龍天羽集智謀、誠信、仁慈、膽識、嚴明于一身,就他本人而言,幾乎無懈可擊,倘若以常理用兵很難對付了他?!?/br> 范增咀嚼他的話意,深覺大有道理,又見韓信一身將帥之氣,儀表非凡,想必也非尋常之人,詢問道:“韓信,假如讓你帶軍與龍天羽對敵,又會如何?” 韓信凝眉道:“在下對龍天羽以往戰事有過研究,從沛縣起義、巨鹿之戰、彭城匯戰,直到近日繩池空城計破敵,一年時間里幾乎馬不停蹄用兵頻繁,幾乎每次都以少勝多,出其不意,有違常理,兵書有云:兵者,詭道也;一句被龍天羽活用如神,這也是他能所向披靡的原因;倘若由我掛帥帶軍,我會針對他每次的動向,后發制人?!?/br> 范增嘆道:“用兵講究先發制人,你為何要后發出擊,如此被動,豈能勝他?” 韓信微微一笑道:“兩軍對壘,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都沒有勝算的前提下,一動不如一靜,尤其是與龍天羽這般精于謀略的人,只要你一動,他就會發現你破綻,從而針對破綻逐一擊破,所以以靜御動!” 李月瑤眸光神采奕奕,盯著韓信陷入深思,心想此人渾身流露出一種英雄無匹的氣概,的確有大將之風,而且對龍郎的舉動和用兵這么熟悉,真讓人擔心??! 鐘離昧驀然哈哈大笑起來,眾人不解望去,一時目光聚集在鐘離昧身上。 項羽轉向自己麾下五虎將之一,詢問道:“鐘離將軍,你想到什么可笑之事,竟忍不住在此失態,可讓大小姐見笑了?!?/br> 鐘離昧向著項羽、李月瑤拱手一揖,這才說道:“我聽過韓兵衛適才之言,才忍不住大笑?!?/br> 韓信轉身瞧向大將鐘離昧,氣勢不卑不亢,淡淡道:“鐘離將軍,韓信所言句句是真,好像沒有什么荒誕可笑之言吧?” 鐘離昧聽他質問,眉目間有了些傲氣和威嚴,登時肅殺之氣彌漫出來,說道:“韓兵衛適才說,要以后發制人,以靜御動,諸位都想一想,那龍天羽哪次出擊成功不是趁對方最安靜的時候啊,還一動不如一靜,我軍若真不動,那才叫坐以待斃,拱手等他偷襲呢!” 諸將聞言哈哈大笑,酒勁上涌揮發,面紅耳赤,朝著韓信哄然嘲笑。 韓信絲毫不慍,微微點頭,也笑道:“鐘離將軍可別忘了,巨鹿之戰、彭城決戰、繩池空城戰,哪次不是秦軍幾十萬之眾進攻,被龍天羽逐一破解,你若只懂帶兵橫沖直撞,遲早被他設計落套都還不知怎么回事?” 鐘離昧握劍大怒道:“你是說我有勇無謀不懂帶兵?難道這里猛將如云,當真不如你一個小小的中郎兵衛了?” 韓信淡淡道:“英雄莫問出處,哪一位將軍不是先從普通士卒做起的!我想要說的,要對付龍天羽,不能按常理出兵,他此刻匯聚各路人馬在繩池靜觀函谷關的動向,假如硬拼十個龍天羽也沖不過來,一旦用計卻是防不勝防,故此我軍要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給龍天羽制造戰事的假象,使他用計的時候不能對癥下藥,我軍就可以抓住他的錯失,給予沉重的打擊?!?/br> 范增、韓生、陳平等謀士都覺得他分析的大有道理,要對付龍天羽完全不能按常理去出兵,否則肯定會中了圈套,自古兵不厭詐,將帥不但要勇猛,更不能缺少過人的謀略。 李月瑤暗吸一口氣,心想這韓信真不簡單,每一句都富有兵法詭道的深意,看來由此人在楚軍中,對龍郎的進軍義軍日后爭奪天下會有極大阻礙,難怪龍郎一直在打聽此人,難道他們以前就相識? 項羽凝視二將沒有吱聲,只是舉杯飲了一杯,微微而笑,好像在默許什么。 鐘離昧見主帥沒有出言約束他,理直氣壯道:“韓信,你說的盡管條條是道,但終究是紙上談兵,莫忘了闊談兵法的趙括當年如何招致長平之敗,你若有真才實學,莫不如與本將比試一番,讓我先掂掂斤兩?” 此言一出,諸將都屏息靜觀這場好戲,有意想讓鐘離昧將軍教訓他這不知天高地厚乳臭未干的毛小子一番。 韓信眉峰一挑,與對方目光對峙,說道:“將軍何苦相逼?韓信也只想為楚軍出一番力而已?!?/br> 鐘離昧喝道:“很好,既然你有心任將掛帥為楚軍效命,就要拿出本事來,而不是單憑幾句空話,沙場之上刀劍無眼,做統帥不是光靠說說就可以,那龍天羽更是智勇雙全,假如你真是男子漢,就不要退縮,與本將當著諸位的面,公平較武斗劍,若能僥幸勝得過我一招半式,才有資格帶軍守關!” 范增、韓生等人覺得韓信謀略思維縝密,有做統帥的潛質,但不知他的劍術如何,沙場上將帥的威猛直接影響全軍的士氣,正因為龍天羽每次陣前與敵將相斗,數回合間就能取敵首級,更使他的士兵勢如破竹。 韓信把目光轉移到項羽身上,見他也正掂量自己,不由豪氣上涌,說道:“請上將軍懇請在下落場,與鐘離昧將軍劍爭雌雄,為宴席添興?!?/br> 項羽也想見識下他到底有何能耐,揮手說道:“準請,切記點到為止,自家兄弟莫要傷了和氣?!?/br> 鐘離昧微笑站起身來,自有侍女上前為其除下宴會所穿的寬大楚袍,露出里面的勁裝甲胄,肩闊背粗,雄偉不凡,握劍來到場中,眼神森寒氣勢隨之彌漫,這躋身于項羽麾下五虎將橫列的高手,舉手投足自有威勢。 韓信轉身好整以暇,目光牢牢罩住對手,心知鐘離昧在沙場上威猛過人,臂力和體力都是自己所不能比的,要勝敵不但要依仗劍法高超,還要靠戰術和心計,手中握劍橫前,在燭光映照下,劍鞘爍芒閃閃,整個人蓄勢待發,給人一股強大的震撼力。 第十五卷履霜冰至第八章斬露頭角 尋秦記續之戰龍返秦-第十五卷履霜冰至第八章斬露頭角 十幾名士卒將中間桌墊等物挪到一旁,騰空了寬廣的空間,以供二人比斗時候好施展開手腳。 韓信與鐘離昧對立在宴席場心,充滿暴風雨欲來之前的片刻寧靜,二人目光牢牢罩住對手,寶劍被握在二人左手上,雖然都未出鞘,但寒氣似乎早已彌漫整個宴席廳內。 項羽對鐘離昧信心十足,畢竟他跟隨自己從大漠踏入中原,有多大本事心中有數,在整個軍中劍術排行第四位,僅此于龍且,同自己出生入死馳騁沙場,戰斗力不言而喻,相反對韓信這個人卻充滿未知。 他不止一次聽其父談起韓信這個人,在自己臨行前,還特意叮囑,在爭霸秦末時期,要重視三個人,劉邦、韓信、范增,一見到劉邦,不必多說揮劍就殺別管理由,更不可婦人之仁,但他來到中原后卻發現劉邦已被龍天羽搶先除去了。 至于韓信要委以重任,倘若有一天用不上了,就要除去免留后患,不然這韓信很可能會稱為他今后在戰場上的勁敵,而對待范增就要一切聽從其輔佐;倘若同時能得到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左膀右臂,就能所向無敵,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范增已深為我用,如今這別韓信到底有何能耐,就看他的表現了,能用就用,不用則要提前廢掉!”項羽心中暗下狠心,目光變得殘忍冷酷。 龍且、季布、蒲節、英布與鐘離昧并稱楚軍五虎將,騎射和劍術都很強悍,看到韓信瘦高體弱的病態模樣,像儒士多過劍手,均投以輕蔑的神色。 李月瑤心想只要他能與鐘離昧斗上五十回合,便已是一位不俗的用劍好手,加上他精于兵法詭道,上了戰場發揮的作用肯定比這些有勇無謀的虎將更有威脅。 陳平對韓信倒有信心,盡管沒有見過他與幾位虎將切磋過,但朋友間惺惺相惜那股信任,還是有把握的。 范增則想此人精于兵法謀略,在剛才所說的一番精辟見解中,的確能看出韓信有大將之風,現在與五虎將之一斗劍,只要能有鐘離昧一半的威猛,足可掛帥帶軍,畢竟兩軍對壘時,做為三軍統帥,膽識謀略更重要,劍術只是輔助。 廳心對峙的二人卻是另一番感受,鐘離昧嘴角溢出笑意,似乎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