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馳向南門而去。 第五卷潛龍勿用第九章突圍破敵 陳縣四個城門在接近黃昏時都已禁閉,在墻頭布下弓箭手,城門內列陣設下重兵,阻截敵軍突圍而出,尤其是東門與北門兵力最強,因為彭城在陳縣東南方向,陳勝認定倘若有所變故,必定由這兩座城門突圍。 龍天羽背負著柳詩詩策馬由暗巷馳到南門附近,幾名黑甲精銳上前牽住戰馬,龍天羽與夏侯嬰等飛身落馬,來到周勃的指揮地點。 張倩仍是女扮男裝得知龍天羽平安回來,欣喜若狂,尚未等對方反應過來,便一陣香風撲過,沖入了他的懷里,龍天羽又哄又抱,穩住張倩這妮子,同時解開縛緊在柳詩詩身上的布帶,把佳人放穩站定。 張倩一時并未留意,待看清對方驚艷的容貌后,不禁一呆,輕聲道:“詩jiejie!” 柳詩詩感受著眾人灼熱的目光,本來心情激動,又不免害怕,此時不由臉上一紅,登時渾身緩和一些氣力和勇氣,含羞地點了點頭。 龍天羽向張倩詢問道:“倩兒自己可以騎馬么?” 張倩點頭道:“龍郎還不知道,人家可是從小就學習了騎術和射箭的!” 龍天羽稍放下心來,手臂抄著柳詩詩的小蠻腰道:“妙極,詩詩同我一騎,倩兒獨乘一騎,定要隨在我的左右,丈許之內絕不會傷到分毫!” 二女知道這是生死關頭,都鼓起勇氣拼命點頭。 周勃上前匯報眼下的形勢,四周民房上和黑暗處都布滿了黑甲軍團的戰士,準備妥當可所時動手,城外有一組兩千人馬接應,破門突圍不成問題。 龍天羽謹慎地的點頭,吩咐眾人各就其位等待時機,此時遠處有嘈雜的馬蹄聲,顯然部分將領已去候命攻打行館,突然行館處火光沖天,看來手下已放火燒院。 南門的守將發現后,一支巡衛騎隊立即趕去阻截,龍天羽見機不可失,抽出寶劍,喝道:“動手!” 一聲令下,數百支弩箭從暗黑處射向守城上的士兵,慘叫聲起,上百名守衛中箭倒地,戰馬受驚,在城門內橫沖直撞,照明的燈籠被掃過在地,有的熄滅,有的燃起火苗,守軍一陣驚叫,不知敵方身在何處,慌忙搭箭上弦,四處亂射。 幾輪箭羽過后守軍已潰不成軍,周勃與張云隨即抽出長劍,領著三百名戰士兇猛地沖了上去,這些人都是經過百中挑一的用劍好手,無不以一擋十,剛一交鋒,登時沖出一道豁口,交接之處的守軍只有挨宰割的份,卻無還擊之力。 百余條鉤索射在城墻上,黑甲軍團的戰士利用裝備之便,兩下支撐竄上城頭,砍掉了守軍的大旗和護城橋的繩索,片刻便已占了高地之勢。 城門的設計是防外而非防內,遭此變故,守軍并不占多大的優勢,被對方如此兇猛的沖殺,頓時落荒而散,周勃所言不錯,這支義軍人數雖眾,但大多是剛加入不久的新軍和農民,沒有特殊的訓練過,又無將領指揮,猶如一盤散沙,大部分守軍士卒尚未交戰便已棄械鼠竄。 龍天羽見狀摟著名姬柳詩詩,護著張倩與夏侯嬰及數十名戰士策馬疾沖,順利地馳出城門,隨后十幾名士兵推著騾車,車上放滿干柴棘草,阻斷城內敵軍銜尾追擊。 不到半盞熱茶的工夫,城上的黑甲精銳收回長索,躍出城外與撤出的隊伍匯合在一起,有條不紊地遠離城池,向東南方向疾走。 陳勝、吳廣、武臣、周文四人各領一千人馬圍困行館,尚未攻擊,大火便起,驚起四處居民百姓,紛紛出來救火,被義軍強行阻擋,陳勝想到事有蹊蹺,趕忙派人沖進行館,無奈火勢太強,唯有等撲滅后再進去查尋尸體。 正當此時,南面城門傳來兵器交擊和戰馬嘶嘯的聲音,大出城內守軍的意料,陳勝沉思一想,暗叫不妙,急忙率領將士奔向南門追擊而去。 不料城門口被放置的騾車和干柴的火焰擋住,一時前進不得,唯有留下吳廣領一部分人清除后追擊,陳勝派周文與武臣分別帶兵從東門和北門出城追截! 城外義軍四萬由宋留、田臧、鄧宗、張桀等人率領包抄曹參的軍隊,遠處見軍營守衛不動,以為尚未有所行動,各自留守原地靜觀其變,等待城內信號。 突然曹參分成的五路人馬變幻沖擊,兩千人為一組,相互接應,出奇不意地從一面殺出一條血路,沖潰防線輕松趕至南面,與龍天羽突圍而出的隊伍匯合,繞出茂盛的樹林向東南的新陽郡撤去。 周文率軍向東,武臣領兵向北,各自追出百里阻擊回返彭城之路,卻沒想到龍天羽早就改走南路,而城外的田臧軍隊被沖散,張桀與宋留二人合兵兩萬,銜尾追擊,直取新陽。 此時已到中夜,一輪明月像圓鏡般掛在碧瑩的天上,月光瀉在地上泛起銀輝,四下里都白茫茫,仿佛瓊瑤匝地。 龍天羽懷摟佳人,與眾將士策馬奔馳在茫茫的大地上。 晨曦初現,東方大白,龍天羽、曹參大軍繞走新陽郡,恰趕上正要起程的袁英護送歌伎團的隊伍,眾人相見均平安無事,無不士氣高昂,任誰想得到在完全被動的局勢下,被龍天羽巧妙地化解,不但全軍突圍而出,還救出歌舞伎團,當真始料不及。 袁英向龍天羽稟告了這段行程,原來途中有一支千人的隊伍,奉陳勝之命暗中攔截他們,被袁英提前察覺,反施計策令對方著了道兒,落于埋伏之中,雖然只有四百人卻大破敵軍。 龍天羽興致甚濃,鼓舞眾將士一番,然后將伎團中的歌姬放于戰馬之上,與騎兵同行,大大加快腳程,大軍繼續趕路大半日,在下午時分已到達單縣南面的山麓峽谷處。 龍天羽這才放下心來,已知勝券在握,隊伍行到此處人馬困乏,委實支持不住,驀然峽谷口竄出一隊人馬,前首兩騎將領,正是久違的灌嬰與樊噲,見到主帥平安歸來,二人欣喜下馬上前接應。 樊噲大笑道:“將軍,鄙人等了兩日,都快憋出鳥來了,倘若你再不回來,灑家真等不急,打算引兵殺入陳縣,活捉那陳勝小兒,給主公出氣!” 龍天羽知他性子,直腸子有什么話也憋不住,微微一笑道:“幸好你在此候命,不然非治你擅離職守的罪不可,你們二人還不快見過張良先生,如今也是在下的高堂大人了!” 博浪沙一役刺殺始皇,誤中副車,天下無人不知,灌嬰與樊噲早就有所耳聞,敬佩不已,此時又做了主公的岳丈,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急忙上前拜見。 眾人停頓下來,寒暄片刻,遠處塵煙四起,鐵蹄震天,原來是陳勝派出的追兵已銜尾殺來,龍天羽回首眺望,遠處枯草青黃,塵土飛揚,向峽谷疾追過來,不由高深一笑,當下傳令道:“全軍立即通過峽谷,此處就交給灌嬰、樊噲兩位將軍了!” 第五卷潛龍勿用第十章壽春之行 龍天羽派袁英、周勃護送柳詩詩、張良、張倩等通過峽谷,直往穎水河畔,而他則領著夏侯嬰、張云登上山麓,靜候追兵的到來。 過不半晌,一條長蛇般的騎兵洶涌追來,由于軍紀不明,整個隊伍行動起來毫無陣形,或多人擁擠,或斷斷續續,倘若從中切斷隊伍,前后根本來不及相救。 灌嬰遠望敵軍隊形,低聲向龍天羽道:“將軍,是全部殲滅,還是只傷過半?” 龍天羽瞧著追兵萬馬奔騰,沸沸揚揚,足有兩萬多人馬銜尾疾來,略微沉思道:“教訓教訓他們就好,留下追兵主力逃生!” 樊噲驚愕不解道:“他們使計在先,為什么要留下活口?” 龍天羽見前面先鋒隊已逼近峽谷,來不及解釋,只說道:“本將自有道理,準備動手!” 將領宋留與張桀帶軍抵達峽谷前方,檢查馬蹄足印的確從此路而撤,而且時候不多,張桀大喜道:“宋將軍,終于讓咱們追上了,小弟這便領兵追去,攔截龍天羽的隊伍!” 宋留眼珠轉了兩下道:“張兄弟且莫著急,老遠追來也不忙在一時?!鞭D身傳令道:“裨將梁進做先鋒,引兵三千前面探路!” 梁進應命一聲,點兵三千人馬,沖過峽谷,激蕩沙石塵土亂飛,驚起山鳥四散。 龍天羽見狀不由暗笑,這宋留倒也有幾分小聰明,知道臨谷探伏的兵法,不敢輕易冒進,當下打出手勢,命令伏兵不可妄動,放過敵軍先鋒隊順利通過,前面自有周勃精兵候駕! 張桀見三千人馬無驚無險地通過,調笑道:“宋將軍也忒多心,那龍天羽只有逃命的份,怎會有工夫在此設下伏兵,除非他當真有鬼神莫測、未卜先知之法,否則今日難逃一死!”言罷長笑一聲,揮鞭抽在馬股上,策騎率大軍沖入峽谷。 龍天羽看準時機,發出行動的手勢,頓時崖壁兩旁的滾石從天而降,從中切斷了敵軍隊伍,同時另端峽口也用以大石封住,射出弩箭,中箭者紛紛落馬,沒有主人的戰馬受驚嘶嘯,亂成一團。 張桀見勢不好,掉頭便撤,無奈道路狹窄,人馬眾多,被亂石飛箭這么一輪攻擊,哪還辨得清退路,不足片刻已傷亡慘重。 宋留領軍在后,被巖石封住前路,不禁暗叫好險,眼見相救不得,急忙率軍后退半里,然后派人搬石支援,接近的士卒又被崖上的弩箭射倒,一時不敢近前。 龍天羽見目的已經達到,眾將怒氣也消,當即長嘯一聲,發出撤退的命令,大軍撤下山崖,快馬趕至穎水江畔,除掉敵軍先鋒隊,乘上早備好的船只渡江后,追上周勃、曹參的隊伍,此次給了陳勝義軍的教訓,都大大稱快。 柳詩詩和張倩見他平安歸來,又滅了敵軍的銳氣,不禁歡喜萬分,左右撲入懷中,溫香軟玉,使龍天羽左擁右抱,心中一蕩,暗忖此次去往陳郡,得遇兩位紅顏知己,也算不虛此行。 樊噲上前疑問道:“天羽為何故意放走敵軍主力,何不趁此消滅異黨,殺入陳郡城池,活捉了那陳勝,若是進兵,我樊噲個給兄弟打頭陣,還怕他們不成?” 曹參、夏侯嬰、周勃、灌嬰等諸人無不好奇犯疑,怔怔地盯著龍天羽不放,均想知道所為何故? 張良略沉思下,哈哈大笑,打破眾人的注意,贊道:“天羽果然好計謀,老夫佩服也!” 眾人摸不到頭腦,樊噲心急道:“張先生,你就別賣關子了,到底什么好計謀???” 張良嘆道:“天羽留下陳勝主力實是另有深意,陳勝這人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辨不清天下形勢,又小覷了秦朝的力量,準備西進咸陽,倘若進兵必然受挫,到時拖住秦軍主力,兩敗俱傷后,天下格局驟變,那時我軍養精蓄銳,聯合各路大軍,再一舉推翻暴秦!” 周勃疑問道:“為何不除去,取而代之,將他手下的人馬納入我軍的旗下,壯大隊伍呢?” 張良笑道:“這正是天羽過人之處,物以類聚,陳勝手下多是烏合之眾,各懷鬼胎,不久便會領兵自立為王,倒兵相戈,而且這些人加入龍軍會影響軍隊的作戰力,倘若除去陳勝還會給天羽蒙上不義的負名,相反放他們一馬,使天下認識到陳勝的私心,更令天下隊伍歸附龍軍!” 眾人這才釋然,不由更加佩服龍天羽的才智,柳詩詩、張倩二女依偎在他身旁,芳心俱顫,想到日后可以與愛郎比翼雙飛,長廂私守,心醉不已。 大軍暫作休息,到達固陵偏南百里處,有兩條大路,一條通往東北方彭城,一條南接舊國楚地,龍天羽念起久別的虞姬,不由甚是思念,想到提前已做好決定,陳郡事情一了立即前往壽春迎接虞姬。 龍天羽找來曹參、周勃、張良,夏侯嬰、柳詩詩等人商議,讓曹參、灌嬰等領軍護送詩詩二女及伎團返回彭城,但張倩和詩詩想到與他分離之苦,死活不依,怎也要隨他同行,以慰相思之苦。 他執拗不過,只好答應,最后由曹參、灌嬰、袁英領大軍安返彭城,建筑防務準備迎戰秦軍的反撲鎮壓,他則帶同張良、柳詩詩、張倩、夏侯嬰、周勃、樊噲等以及五百名黑甲軍團的精兵,渡過淮水,繞走東城,南下去往楚地壽春。 龍天羽馬鞭揚起,輕輕抽在馬股上,“逐月”良駒應鞭,疾馳跑在眾人前方,詩詩與張倩同騎,策馬追隨,接著是夏侯嬰、張云等率領的五百名精銳兒郎們,蕩起塵土飛揚喧天。 此次去往楚地,旨在接人并無戰事,故此眾人心情暢美,都抱著游山玩水的娛樂之心,龍天羽與張良并騎緩馳,暢談天下大事。 張良談笑風生,指點江山,不愧為圣賢名家,所談之廣、見解精辟,幸好龍天羽曾在大學期間研究過歷史傳記,對名勝古跡和春秋人物,都有所了解,盡管不詳,但多出二千年的文化和思想,對事情的看法,當然遠出張良的意料。 這日渡過烏江,龍天羽望水興嘆,念起宋朝李清照“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詞,不勝感慨。如今項羽身在何處?會否依舊自刎烏江收場?但想到劉邦都死在自己的劍下,看來將來項羽的結局多數還要由自己來一手cao辦! 張良見若有所思,好奇相詢道:“天羽在想何事,這般忘情?” 龍天羽回過神來,想到自己機緣巧合之下回到古代,真有種“一步走進歷史,轉眼成為古人”的感受,嘆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想起人生短暫,自古英雄,成又如何敗又如何?不禁感慨萬分。 張良聞言一驚,打量著龍天羽,沉思點頭,剛好柳詩詩與張倩二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