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個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 龍天羽還是首次見到這么多人的古代攻城戰,興奮之情大過心驚膽寒,暗忖以前在考古實習中,望這陜西秦始皇兵馬俑已感到卓實壯觀,卻怎及得上此刻活人般的刺激。 秦兵列成方陣,手持弓弩的步兵在軍陣正前,站在三排,但排射出的時候,后兩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輪番射擊,在戰場上密集的殺傷力最為致命,如是平地對決,萬弩齊發,敵人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弓弩手后是兩排四馬單轅的戰車,前一排為“高車”,后一排為“安車”,高車上備有弓弩、箭頭、盾牌、盔甲等,安車乘載將士,戰車之后是數排鐵騎,手持砍刀或長戟。鐵騎后是重型裝甲步兵,身批厚厚的鎧甲,手持長矛、戈、戟,同時配有劍、金鉤等短兵器,是兩軍交鋒的主要力量。 龍天羽心中佩服,依此陣形簡單而有效,如是以硬碰硬正面交鋒,的確不是秦兵的對手,唉,若是有幾門大炮就好了,一股腦兒全部轟上天。 蕭何嘆道:“大秦難怪可以統一六國,單看這般陣勢,東方六國諸侯軍哪一個單獨能抵抗得???” 這時一位叫城的秦兵站在軍陣前面破口喊道:“大膽賊子,竟敢謀反作亂,對朝廷不忠,實乃大逆不道,還不快打開城門,束手就擒,否則踏平你這縣城,誅滅爾等九族!” 呂臣冷喝一聲,從身后處取出一張鐵弓,猿臂一伸,拉滿勁弦,“嗖”的一下,快似閃電,正中那名秦兵胸口,遠聞哎呀一聲,斷氣身亡。 眾人無不驚愕,要知距離二百步遠仍能如此準確于不失勁道,卻是常人所不能,何況他已是六十花甲之人。 薛彪更是惱怒,派影響士氣,抽出腰間配劍傳令道:“三軍聽令,即刻攻城!”軍令如山,頓時號角齊鳴,雷鼓震天,殺聲四起,漫天箭羽如蝗,互相射擊。潮水般的秦兵架起云梯、設鉤車、累蹬道,蜂擁沖上,在迎頭拋落的滾木、石塊、沸水等攻擊下,一批倒下又一批頂上,一場古代攻城戰激烈地展開。 ———————————————————————————— 支持本書的朋友們歡迎加入群群號25520536 新書不同于任何的同人,雖然起點的寫神雕的泛濫,但都是按原著情節而走,稍加增減而已,情節變動不大!本書雖也是以神雕為線,但卻將金庸先生所有書的情節都融入一些,模擬其文筆糅合成一部全新的神雕江湖!而且原著中的人物性格不變,比如老頑童的天真、郭靖的俠氣,揚過的孤傲,黃蓉的聰明等!變化的只是加入的情節和人物,新的人物也是金庸先生其他書籍中的性格,比如令狐沖的放蕩不羈、蕭峰的豪情萬丈、趙敏的才智果敢、盈盈的含羞靦腆等等!武功特點也大致也原著相近,如歐陽鋒、洪七公、東方不敗等等!絕對出乎讀者的意料,而且盡量合情合里! 第三卷見龍在田第十章奮勇殺敵 兵書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如今沛縣攻城戰中,秦兵投入萬人之眾,守軍不足二千人,戰事每進行一刻,城池便多了一分危險。 秦兵猶如潮水一般逐波涌上,旋即被守軍殺下城去,兩軍交鋒死傷無數,悲聲震天,呂臣、樊噲等身先士卒,英勇殺敵,將一波波蹬上城頭的敵人全部斬殺,抵擋著秦兵強大的攻勢。 龍天羽殺得熱血沸騰,心想決不能后退一步,否則兵敗如山倒,變成屠城的局面,眼看又一波秦軍士卒大批由云梯涌上墻頭,其勢危矣。暗忖:“一味地死守太被動,常言道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碑斚麓蠛纫宦暎骸安軈?、灌嬰集合五百人,隨我出城前去破敵!” 龍天羽跨上‘逐月’良駒,曹參、灌嬰策騎跟在左右,率領五百義軍,由一旁側門沖殺出去。城下的秦兵正在蜂擁攀爬,全神攻城,哪知從旁邊殺出一支隊伍,微征之下刀劍已臨,慌忙應戰已見散亂。 龍天羽揮起破軍寶劍,一馬當先,向敵人猛撲過去,曹參等緊隨其后,將士們見主帥如此神勇,均以斗志高昂,奮勇死戰,無不以一擋十,呼聲動天,剛一交鋒便將城下敵軍殺得潰散,沖出一個大缺口。 薛彪見有人帶兵出城迎戰,正中下懷,調兵譴將派右前鋒鄭超、裨將韋旭領兵兩千前去圍剿。 龍天羽瞧得敵軍來勢兇猛,想到避其鋒芒,傳令道:“布陣!”令旗揮動,中間為前首不動,繼續迎敵,其余兩支百人隊從兩旁包抄,由曹、灌各領一隊從兩邊疾馳而至,軍容嚴整,將沖上來的二千人馬倏地沖斷,變化微妙,兩翼威力極盛。撕殺一陣,秦軍力量仍強,龍天羽大喝道:“金蛇陣法!”義軍陣形忽變,各隊旋轉頭尾相接,猶如一條長蛇盤旋,而成太極形狀。 右先鋒鄭超率領的部眾見對方一隊一隊的縱橫來去,不知有多少人馬,心中各存疑懼,片刻之間,兩千余熱病已被割裂阻隔,左右不能相救。 正當秦軍諸將驚疑之時,龍天羽策馬飛馳,斬殺幾十名士卒,已奔至鄭超馬前,更不打話揮劍削去。 鄭超見敵將已臨,挺槍格擋,當的一聲,兵器交擊,光火迸射,震得他雙臂酸麻透力,若非也是蠻力過人,鐵槍勢必一合便被震得脫手而飛。暗叫乖乖不得了,小小縣城怎會有這般英雄人物,再戰下去性命難保,正要勒馬逃脫,豈知迎面又是一劍攻至。 此時雙臂顫抖已提槍不得,眼看擋架不住,仰身一落跳下馬來,脫過致命一劍,正在慶幸之時,龍天羽坐下戰馬前蹄抬起,正踏在鄭超胸前,登時內臟俱碎,噴血而亡。 裨將韋旭見統領已死,大怒之下,揮劍刺向龍天羽的背后,后者微一勒馬,橫劍相格,兩劍顫動,聲若龍吟。韋旭虎口欲震,寶劍已殘,大駭之下,縱馬近前,斷劍斗然彎彎彈出,劍鋒直刺對方胸口。 龍天羽已為劍術大家,見招想都未想,一劍擋著他的劍身,柔如蘊藉,借力一挑,已削中對方頸項,見血封喉,落馬身亡。交手不到三個回合,斬殺兩名秦軍將領,使義軍士氣更旺,敵兵各路先鋒軍見統軍將領皆亡,頓時潰不成軍,全無戰意,紛紛敗逃。 龍天羽率軍殺敵上千人,又破壞掉云梯和設鉤車等攻城工具,前鋒攻城將領馮猛見傷亡甚大,一時攻城不下,便向薛彪請求退兵,后者本是萬分不愿,可是士卒傷亡近半,已無斗志,再戰下去也討不到便宜,惟有暫且金鳴收兵,撤回營去。 龍天羽、曹參也已領兵回到城中,面對城下上千成萬的秦兵,只傷亡二百余人,只知陣法破獲實效,但守城的將士卻死傷過半,樊噲、呂勝等守將均多少受些皮外傷,可知戰事如何激烈。 雙方激戰足有一個上午,秦軍死者達二千之多,負傷近半,義軍以占據地勢優勢,也死傷共千人之多,幸得龍天羽擔心殃及池魚,在城中百姓居民房舍前立起一排排厚木,擋住高過城墻的弩箭,竟意外獲得數萬枝箭頭。 晌午打掃戰場中,又繳獲數千枝長矛、戰戟等較鋒利的兵器,使義軍戰斗力有所增強。用過午飯,蕭何陪同著龍天羽去慰問傷員,犒賞三軍,鼓勵士氣,面對數百名負傷昏迷和殘肢呻吟叫苦的士兵,強忍下憐憫之情。 戰爭歷來都是殘酷的,容不得半點婦人之仁。 二人又來到城墻遠望,敵軍帳營星羅密布,或緊緊靠靠或稀稀疏疏,顯然沒有按嚴格的軍陣設營,因秦軍來自不同的郡縣,沒有統一的調配關系。甚至疏虞防范根本沒把城內農民義軍放在眼內,未曾想過會有被偷襲的可能。 龍天羽瞧著蕭何欲言又止的表情,相詢道:“岳丈可是有話要說?” 蕭何嘆道:“農民義軍乃是湊集而成,非正規軍隊,首次作戰就損傷慘重,固然英勇殺敵,但怕士氣低沉,斗志減弱,敵軍不退,用不多久城中便會有逃兵出現,到那時城陷可危??!” 龍天羽點頭道:“岳丈有何高見?” 蕭何欣然道:“無非重振聲威,如今四方各路雄杰都在坐觀沛縣形勢,顯然猶豫不決,不敢輕舉妄動。據探子回報,朝廷發布官碟征兵,由河南、安徽各郡縣召集壯丁前來補給秦兵圍剿義軍,部分郡縣的壯丁隊伍已在尉官的監視下,一路曉行夜宿正向沛縣聚攏而來。 “北面由昌邑人彭越帶領六百苦工,西北雍丘人朱由率四百人,東南陽城人陳勝、吳廣召集九百人壯丁,都在向沛縣進發,按大秦文碟上所規定,尚有二十日期必須趕來與薛彪軍隊匯合,延遲者軍法處置。到那時秦軍實力倍增,而我軍四面受敵,又無外援供給,形勢頗不樂觀?!?/br> 龍天羽聽到陳勝吳廣之名,愕然吃驚,心想歷史上記載他們不是從宿縣派去漁陽守衛邊防么?怎么調到這來鎮壓農民起義?二十余日后正是歷史上大澤鄉起義之期,估計他們是來不了啦! 蕭何見龍天羽若有所思,哪知他在胡思亂想陳勝吳廣的舊歷史,還以為他情緒沮喪,忙安慰道:“天羽不必過慮,凡事總有解決之法,當務之急是要大振聲威,使義軍以及城內百姓上下一心,才是關鍵?!?/br> 龍天羽這才回過神來,好奇問道:“如何大振聲威?” 蕭何陳述道:“古來將成大事者,上天必有應兆,如皇帝見大螻,文王見火赤鳥銜丹書集于周社,秦王贏政加冕前有黑龍出水相佑,這些無論真假,可使天下百姓所臣服擁戴,老夫在想,賢婿不如斬白蛇而起,乃稱赤帝子化身,受命天上,如此一來則會有人前來投靠。 “義軍得知天命所歸,更會因此士氣暴漲,所向披靡,然后一鼓作氣,在眾援軍趕來匯合之前,擊退敵軍解去沛縣之圍,那時再重整軍隊,北可取薛郡、南可下彭城,其勢聲威壯大,震撼朝綱,正是一夫作難,而七廟隳矣!” 龍天羽聽得目瞪口呆,心想這不是歷史上劉邦那廝曾玩過的把戲么?怎么又用在我的身上了?何況這種方法明顯是在做廣告嘛!但轉念一想:在自己哪個時代,產品若要上市,必須靠大量的廣告不停地轟炸電視臺,頻頻出現在人們生活的視野中,以明星效應影響消費者的觀念,從而達到贏利的目的,如果以往廣告算是欺騙消費者的話,那么這次便是欺騙全天下的封建百姓,為完成帝業鋪路罷了。 第三卷見龍在田第十一章真龍天子 龍天羽想到贏政加冕前有黑龍出水,這一定是假的,因為龍作為中華一種象征,但在科學領域中尚未證明有此類動物在地球上存在過,除恐龍外;但即便恐龍也早也人類誕生前便已滅絕了,看來是秦始皇愚弄天下百姓的把戲。 如今義軍被困重圍之內,危在旦夕,正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時候,做廣告也無不可,但斬白蛇稱赤帝子就免了,這種缺乏文化底蘊的低級廣告,如何登上大雅之堂。 既然贏政以黑龍出水祈禱庇佑大秦,我為何不以龍為化身告其罪狀,反抗暴秦,順應天理循環,正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擁秦者自搖民心。遂向蕭何問道:“岳丈可會畫龍?” 蕭何點了點頭,不明其意地道:“畫龍有何用處?” 龍天羽笑道:“岳丈可曾聽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典故呢?” 蕭何口中念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沉思半晌,恍然道:“天羽可是想以龍作神物,來針對秦王黑龍庇佑之說,可是該如何行事呢?” 龍天羽大有深意地道:“當年百姓相信秦始皇統一六國,與黑龍保佑有關,自會擁戴天命,可如今秦朝失政,殘害百姓,已到了官逼民反的時候,我們便制造出一條青龍,在眾人面前宣布秦朝的罪狀,表示神龍不再庇佑大秦,而是降命于真龍天子下凡統帥義軍,推翻暴秦,這樣不但可以爭取的百姓歸附,還會使擁秦將領動搖軍心,彼竭我盈,作戰起來便有如神助,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br> 蕭何聞言大喜道:“好計策!只是如何在眾人面前演示昵?要知神龍可上天潛水,沛縣無河流經過,自然潛龍不得,唯有……唯有天上,這便不好辦了?!?/br> 因為古代沒有飛機、火箭等飛行物,人們深信除了神武或仙人外,唯有長者翅膀的鳥類才可以飛上天去。 龍天羽在腦海中一切可以使物體飛上天的工具,還要栩栩如生在空中翱翔,不被發現端倪。根據力學原理,要克服大地的萬有引力,必須有外力做功達到能量的守恒才可以辦到,但古代沒有動力裝置,螺旋槳顯然派不上用場。 那只有利用重力與浮力的微妙關系,在這科技落后的時代,該如何應用呢?腦海中又閃過阿基米德、愛因斯坦、萊因兄弟……瓦倫……瓦倫?蒸汽機?熱氣球!有了,可以利用氣球壓強的關系式產生浮力,就像環游世界的熱氣球一樣在空中飄浮。 想通此節后,興奮道:“具體細節容天羽晚上議會時公布,此刻勞煩岳丈繪制出一條青龍來,以供依照參考!” 蕭何雖不明白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瞧他胸有成竹的樣子,放下心神,想到事不宜遲尚需花些工夫,當即請命著手前去繪制,龍天羽則匆忙回房設計蒸汽裝置。 夜晚秦兵沒有再來攻城,或許正在養精蓄銳,研究下輪的攻勢,給暴風雨前帶來片刻的寧靜。 龍天羽找來曹參、夏侯嬰等兄弟前來議事,呂府則有呂公、呂臣呂勝三人參加,其余的人還不夠資格參加這等軍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