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指尖碰上了青年的手,溫潤的,卻有力度的手,讓他留戀了一會兒,隨后惱怒的嫌棄了自己的沒出息。你沒長眼睛么?你哪里看到本太子疼了?洪弈也不知為何自己就脫口而出了這么一句頗讓他懊惱的話。周尋看到他氣鼓鼓的樣子,心中頗覺好笑,十六歲的少年,卻還是這般喜怒于色。這般的性子他想起朝中皇后病重的謠傳,罷了,就算是如此性格的少年,也掩蓋不了帝王之子的身份,終究有一天,這少年也是要坐上那個位置,抗下整個南謹的未來。見他略有點走神,洪弈扯了扯他的衣角,喂,本太子問你話呢?周尋回過神來,點頭:嗯臣知罪。洪弈無言,他瞪了周尋一眼,不知如何再開口了。此時的洪弈,還是那般單純的少年,心心念念著眼前的青年。而此時的周尋,還念著洛陽的牡丹,臨景的冰雕雪刻。誰也不知之后會發生怎樣的是非變換。作者有話要說:☆、第二章此后,每每在宮中遠遠看到周尋,他都要停下來看他很久,無論是靜靜沉思的他,還是與王承離交談的他,他的一顰一笑,每一個表情,在那段時間里,都是他心中藏在深處的不能言明的秘密,雖然不為人知,卻時不時讓他心中泛起酸甜的感覺來,他還未弄明白心中所想,朝中的氣氛悄然變了。謹平安三十四年,太子年十七,二皇子年僅六歲。那一年里,臣子一日復一日的勸導一律被擋在御書房外,一人又一人死諫的心在謹帝冷漠的態度中慢慢染上了絕望,朝中上下,一片蒼茫,仿佛看不到未來一般,灰蒙蒙的空氣彌漫了整個朝野,年幼的他雖不甚了解朝中暗流洶涌,但因聰慧也知那低沉沉的冷厲仿佛要整個覆蓋過來,淹沒以往美好、平靜的一切。后來,他從服侍了幾代帝王的張公公聽到了全部的事實。仿佛晴天霹靂,砸的他差點站不住腳,肅穆剛正的父皇,竟是如此狠心,隨著性子要棄那天下蒼生不顧,他抿了抿唇,一語不發便往養心殿跑去。推開門,視線搜尋處,一片明黃色衣袍,高大挺拔的謹明帝坐在青木桌前,神色淡淡,不知在想什么。他冷張臉漸漸走近,聽到聲響的謹明帝回過神來,見是他,伸出手來:弈兒過來。洪弈繃著臉看著他,也不向前,那眼神里含著的是少年獨有的倔強和稚嫩。謹明帝多日灰敗的臉色終是染上了淡淡的笑意。他也不收回手,倒是挑了挑眉:多大的人了,還鬧脾氣?你是不是很愛母妃?是。那你愛這個江山么?愛。那你要為了母妃棄整個江山不顧?謹明帝的眼神明明暗暗,最后像是嘆息,又像是無奈,他摸了摸洪弈的頭,用沉默代替了回答,看著他的長子,這個孩子繼承了他幾乎所有的能力與智慧,無論是才能還是品性,都完全可以代替他將南謹的未來走下去。所以他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這個他一早就封為太子的孩子身上。而次子洪殷太小,他扛不下整個南謹江山,他只有兩個孩子,無論是誰,都是要有人能撐起今后的功業。弈兒,我已撐不下去了。等到了確切的回答之后,洪弈眼中的光茫一點一點散去,他揮開放在他頭上的手,那雙手如今竟完全不像是才是而立之年的帝王的手,枯槁,蒼白,青筋暴起,顫抖的指尖,無一不顯示著這個帝王的身心已累,被愛人的逝去折磨得形神俱疲。南謹到今日,已歷盡幾個王朝,不管是昔日的開國帝王謹輝帝未坐穩龍座便傳位于下一代,還是身體虛弱卻勵精圖治以致最終拖垮了身心的謹慶帝,從未有過一任帝王像他父皇這般,因為刻骨的愛,舍棄了整個江山。身死,不如說心死,身疾可醫,而心病難治。說不上是因為失望到了極致便是麻木,還是未曾從母妃死去的事實中走出來,他想問他把南謹的責任當作什么,他想問他是否舍得六歲的洪遠,但是最后什么也問不出來,他冷著臉,對著那個自身繼承了七八分神采的帝王,垂眸,輕輕問:如今我身邊無人,父皇你如何認為我定能護自己周全?謹明帝伏下身子,眼睛與洪弈對視:丞相周湛勤懇正直,深諳治國之道,日后政事上他必定會輔佐你,大將軍王鎮歡每年征戰,所向披靡,尚無敗仗,這兩人從先帝,經過朕這一代,忠誠之心不必懷疑,他們就算是死,也必定是死在守衛南謹的這條路上。洪弈抿了抿唇:誰不知周丞相素有身疾,現在于朝中也已是強弩之末,而大將軍已到知天命之年,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他們又能走多久,走了之后,朝中還有誰將我這個還未行冠禮的皇子放在眼里?謹明帝一怔,慢慢坐起身來,仿佛今日才真正認識自己的大兒子,邏輯清晰,思路明確,前后利弊,就算是人情世故也已經如此的駕輕就熟,他輕嘆一聲:弈兒,那你是否知道周丞相與王將軍之子,皆是名冠長安的人物。洪弈心中微微一動,有什么漸漸填充了他麻木的心。周丞相之子周尋,天資聰穎,早年便已才華出眾,于眾多王孫之子中乃是脫穎的存在,而王將軍之子王承離,天分非常,精通武藝,兵法之術絕不低于其父。而這兩人,能否駕馭,令他們信服并為你所用,便得看你自身如何去做了。洪弈眼中暗下去的光芒驟然亮了起來,他深深呼吸了一下,仿佛還能聞到那日那人手中酒杯中溢出的香,不烈,如水般的散發出來,清清和和,他永遠都忘不了那日的身影。他從不知道自己會如此的渴望一個人,然后他聽到自己壓抑的聲音。好。只要你將他留給我。次日,謹明帝昭告天下,傳位于太子洪弈,二皇子洪遠封為親王。朝中雖有不愿,事已至此也不可阻止。即位之日,朝廷上群臣皆出,吉服入會如儀。讀策畢,謹明帝以傳國玉璽綬東面授皇太子。當日洪弈以隨侯珠、斬蛇寶劍告令群臣,群臣皆伏稱萬歲,號為謹昭帝。當即大赦天下。舉國歡慶,北漠使者來賀。謹昭帝洪弈于清風殿設宴,接待使者。自此兩國暫時交好。似是和平繁華之世。登基大典還未結束,卻未想半夜養心殿入了刺客,一陣兵荒馬亂之后,才知北漠使者竟是暗藏殺機,混入帝王宮內意圖對謹昭帝行刺,使南謹陷入無主狀態,以此引起內亂。當夜邊關告急,北漠突襲至十丈原,形勢一時間甚是嚴峻。剛繼位不久的謹昭帝洪弈,立刻就繁忙起來。而誰也不知,大將軍王鎮歡誓死守衛有稱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十丈原,以中箭后差點廢掉一只肩膀為代價,最終與北漠暫時休戰,這一休,便是十年。周尋一早便去了皇宮,三年一度的殿試席卷了整個南謹,由于應試者皆為貢士,倒也不是人滿為患。由著張公公領他去了養心殿的東暖閣,端端正正的等在外頭,不一會兒,張公公掀起簾子,示意他進去。周尋便走了進去。入眼的便是絳色的常服,謹昭帝坐在木炕的坐褥上看書。臣周尋恭請皇上圣安。周尋停頓了一下,才緩緩地跪安。洪弈將他的停頓看在眼里,握著書的修長手指略有點顫:起來吧。然后他看著周尋漸漸起身,跪在了紅邊的厚氈墊上,作出聽候的姿勢。今年的秋闈愛卿是否有建議?周尋道:今年賢良比往常都要多上許多,殿試的題目還應當出的更細致才可。那你說說如何更加細致。以往不過是由內閣預擬,然后呈請皇上選定,今年皇上可直接擬題。而以往殿試題在策問與詩賦中選其一,不如今年就兩者皆為題。抑或是另加試其他皆可。回答之后見無后續,周尋忍不住抬頭看了洪弈一眼,見他目光定在自己身上,不明不昧,什么也看不透。那個曾撲在他身上的十六歲少年,經過一年的時光,像是脫胎換骨一半,再也看不到當初稚嫩的模樣。他聽到年輕的君王緩緩開口,入耳的聲音醇厚威嚴。周尋,如今朕掌管了這江山,你可否一直助我,待整個人間平安昌盛,共看那北漠風光?他怔了怔,那一瞬間,像是所有的事物都離他而去,他想到了書中所撰寫的洛陽牡丹,層層疊疊艷麗非常,他還想到了江南的秀麗山水,清透亮麗,氤氳著他整個少年時候的夢。也許,他一輩子也難以到達那些地方。他對上洪弈的目光,沉沉的,有著為蒼生造福,有著對一統天下的希冀,而那其中,又似是隱藏著什么自己看不懂的東西,罷了罷了,無非是一個夢而已。天下蒼生將他推向了前頭,那就坦然面對吧。他勾了勾唇角,笑道:自當與君同行。南謹昭陽元年,周丞相年老辭官,帝雖哀痛,允。由其子周尋接替其位,以謹明帝手諭昭告天下,周尋才華出眾,品性端正,愿周尋輔佐謹昭帝,共護南謹盛世安年。作者有話要說:☆、第三章北征的軍隊第三日便到了懋城,一路的顛簸,一路的風塵,讓剛毅的將士們都疲憊不已,大將軍王鎮歡命全軍于懋城不遠處駐扎。少將軍王承離從小聰穎,在兵法上頗有天賦,而多年隨父征戰,如今也是所向披靡,頗有青出藍之勢,王承離乃大將軍年盡不惑之年所得,此前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