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7
葉君有使勁點頭。葉君為認真道:“那是因為我們把你當哥哥?!?/br>“嗯,我知道,我也把你們當親弟弟!”葉君為和徑哥兒臉上的笑容忍不住擴大,不過還是努力繃住,表示話還沒說完呢!“既然如此,我們有些規矩要跟你講講?!?/br>葉君有努力挺直腰板,“什么規矩?”“第一,你要像大哥愛護弟弟一樣愛護我們,不讓我們受委屈,我們是弟弟,你要疼愛我們,如果我們被欺負,你得為我們出頭,當然,你被欺負的話,我們也會幫你的……”葉君為嘚啵嘚啵的說了一大堆‘規矩’,只差沒將“你不能跟我們爭寵”幾個大字明明白白的說出來。“當然!”葉君有認真保證,“我會對你們很好很好很好的!”葉君有覺得,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弟弟最小,他作為哥哥,理應要讓著弟弟,他會像大哥對他那么好一樣,對弟弟們好的。葉君為滿意的點頭,一臉孺子可教也的表情。他們覺得自己的策略非常成功,先給個甜棗賄賂,等他們再提要求,就不好意思拒絕啦!他們得讓新哥哥知道,他們才是大哥哥么的心頭寶,不能挑釁他們的地位。一方談話,雙方都滿意。葉君有覺得,弟弟們真是可愛,怕他會因為沒有血緣關系隔了層,就不疼愛他們,還特意給他‘立規矩’。雙胞胎則覺得,這個新哥哥很識趣嘛!不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不會跟他們爭寵,還會對他們很好,多認個哥哥不吃虧。于是三兄弟手牽手滿臉笑容的走出來。后來葉君書知道了這事,真是哭笑不得。這雙胞胎真夠精的,還知道糖衣炮彈先禮后兵了。不過最后孩子們能相處融洽就好。葉君書觀察幾天后,就徹底放開不管了。他也沒精力去管,在家以養傷的名義待了幾天,再不上差說不過去。他活蹦亂跳的,傷口都愈合得差不多了。孩子胎動了,小有融入家庭,葉君書放下兩樁心事,就去上差了。葉君書去到戶部,自然受到同僚熱情的招待。葉君書應付一通后,就繼續接手工作。上次剛從老家回來,還沒上幾天差,,就又外出出差,葉君書到戶部后,每天規規矩矩坐在辦公桌上的時間對半對半。葉君書自然又是一番忙碌。各地的秋稅已經陸續收上來了,國庫又充盈一筆。懷川那邊只需再運送一批物資過去,那邊的事就徹底完了。當然這次這批物資只有上一批的一半,不過也足夠了。懷川的物資朝廷基本沒出,全靠捐贈來的。如今已經開始論功行賞。葉君書也有其中一份功勞,同僚們對他更是熱情了。按以前李玙和葉君書商量來的,率先賞賜的是這次熱心捐贈里,表現突出的前幾位商人。后宮內眷夫人的支持也得到宮中三大巨頭的贊譽,一時之間那些當家夫人腰板挺得更直了。有李皇后在泰安帝面前勸說,這批商人得到最大的獎賞。除了慈善之家的牌匾賞賜,還有十五名特別名額,分配在捐贈最多的前五名里,最多者有五個名額,依次遞減。而且這幾個名額分配下去,是永久被朝廷承認有效。要知道,士農工商,想要改變自己的階級,很有難度,商籍為末,一旦入了商籍,其后代子孫也必定是商籍,而商籍的人,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入仕途的。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參加科舉,唯有脫籍,除非忍心將自己的孩子過繼出去。但是過繼這一途,十分嚴謹,而且一旦將孩子過繼出去,那就是別人的孩子了,榮辱富貴,都和自己無關,將來老了,連摔盆的資格也沒有。所以很少有人企圖將孩子過繼出去脫籍。但是這個名額不一樣??!有了這個名額,他的孩子就能以商籍的身份特許參加科舉,孩子還是自己的。只要用這個名額,去衙門辦個證明,他的孩子就能科舉了!當這個賞賜下來后,不少捐得不多不少的商人捂著胸口暈倒在地。而被人私底下嘲笑傻子的最大糧商王德財,則是紅光滿面走路帶風,整個人好似年輕了十幾歲!作為這場捐款者里最大的贏家,王德財自豪的接受別人的羨慕嫉妒恨。幾乎捐了大半家產又如何?科舉的名額比這有價值多了!錢沒了可以再賺,名額沒有,那就是沒有??!王德財真是做夢都能笑醒。他家有了五個名額!他們王家對得起列祖列宗,這等光宗耀祖之事,哪怕他散盡家財,也有面目面對老祖宗。而且這五個名額,他們只要還傳承下去,那就一直有效。那些在王德財的勸說下也捐贈許多,最終也得了好處的商人,對王德財更加信服了。而那些沒把王德財的話放在心上的人,則是悔恨得腸子都青了。不少商人還積極打聽,還有沒有捐贈活動,他們可以捐款??!不過大夏現今就是懷川那邊需要救濟,其他區域并無大事,而且秋稅已經收上來,國庫充盈了一點,起碼不會再有來個天災人禍就拿不出物資的窘境。民間熱鬧,朝廷動靜也不小。這段時間朝堂再次掀起了封王的請愿。大皇子在治理懷川中表現卓越,深得民心,還為救百姓以身涉險,在上京已經流傳開來。大皇子名望空前高漲,若論功行賞,便是封王也不為過。如今再次提起,泰安帝也沒了拒絕的理由。果然沒幾天,泰安帝就松口,下了封王的圣旨。當然封王儀式還需挑個良辰吉日正式奉詔,但已經下了明旨。朝廷已經在選址建王府。這已經是鐵板釘釘不容改變的了。大皇子終究得償所愿,被封為玳王。不過這次封王,除了大皇子,還有二皇子,亦封了王。這是皇子中唯二的成年皇子,雖說資質平庸,但一同封王,也說得過去。如果不是底下幾位皇子還未成年,估計也會分封。不管泰安帝有沒有打著讓兩位皇子打擂臺的心思,但就外戚勢力來說,二皇子卻是不堪一擊。但最終受益者,除了大皇子,便是二皇子了。李玙如今正為了肚子里的孩子受著罪,葉君書不讓他管朝廷的事,一心在家養胎。葉君書獨自琢磨了下,覺得他們靜觀其變最好。泰安帝如今身子還康健,大皇子這么迫不及待的冒頭,雖說能拉攏到一批人,但也是一個隱患。大皇子屢次加害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