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7
以前是雙腿束縛了他,現在的話,大舅兄自然不會甘心整日無所事事的困在上京。大舅兄看中了海外世界,葉君書是萬分支持的。大舅兄這么厲害,說不定還真能發現新大陸,稱霸海外世界呢!而且,李長川手里沒了兵權,泰安帝對他的忌憚就幾乎沒有了。即便李家人還掌著兵權,但畢竟不再是李長川,那點忌憚可以忽略不計。泰安帝雖然一直防備李家,但從來就沒有質疑過李家的忠心,如此矛盾,卻是事實,這是身為帝王的悲哀。如今李長川雖無兵權,但他還是鎮國侯,帝王的盛寵比往日更勝。假日時日,李長川將再次成為帝王的利刃,為大夏開疆擴土。自葉君書和葉君昊的朝陽商隊和泰安帝達成協議,今年剛過,由朝陽商隊組織發起的多商隊合作,由軍隊保駕護航的遠渡重洋,第一次開啟。葉君書收到的最后回信是在一個月前,葉君昊將他那邊的信息寫在密信里,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踏上征途。幸運的話,一年半載就能回來,不過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也有可能。葉君書對海外的世界也很感興趣,如果不是家里孩子太小,他放心不下,還真有出去闖蕩的沖動。是男人都有征服世界轟轟烈烈的宏愿,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滿世界冒險闖蕩,他亦是蠢蠢欲動。但是葉君書心有牽掛,自然無法去實現。有得必有失,葉君書看得很開,有阿玙陪在身邊,一起養娃兒,亦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話說大舅兄如果是出海,恐怕不僅僅是貿易那么簡單。具體是什么,葉君書能猜著幾分,對此他是喜聞樂見的。這事總體對大夏來說,利大于弊。相信大舅兄心有成算。只不過大舅兄的雙腿……海上濕氣重,恐怕對他的雙腿不利。葉君書對此表示擔憂。李玙亦是憂心自家大哥的身體,但是大哥下了決心,誰勸阻也沒用。更何況,大哥除了軍營,再沒有比海外更好的去處。幸好大哥即便要去,也是等商隊成功回來后再去,這期間還有一年兩年的時間全心復健。李長川將手中的權利交接出去,無事一身輕,李宏英正式接管威武軍,忙得腳不沾地。不過也因此,李皇后再次燃起拉郎配的熱情。以前是覺得自己已是一屆殘廢,不想拖累其他哥兒,所以一直單身,連側室都沒要。這會兒沒有理由了吧!李家如今就留下李長川這么一個嫡系,傳宗接代就指望他了??!李皇后高興得幾天沒合眼,從相看青年才俊變成相看未結契的優秀哥兒。而且這更方便他親自接觸了解。不管怎樣,這一年多的時間,一定要解決李長川的人生大事!如果能生了一個再懷一個就好了!如果不是李家沒有納側室的習慣,李皇后巴不得李長川多納幾個,好開枝散葉。現在的話,李皇后只盼望李長川能結契個夫郎回來。李家當家夫人,已經缺席好多年。李長川因此,一度對皇宮避之不及,偏偏泰安帝屢次傳召,他每次一進宮,必定有李皇后的人在殿外堵著,只等李長川一出來,就召李長川過去,他避無可避。李玙對李皇后的做法十分支持,一方面是大哥的年紀著實大了,該考慮人生大事了。另一方面,他也有些幸災樂禍,李玙未結契前,年年都受李皇后和大哥雙重夾擊,被念叨結契,現在,該大哥親身體驗一下,他當初的經歷了。李皇后是除李小叔外最親近的長輩了,他們的確有權利插手他們的親事,李長川他們也無法拒絕這份關心。但李長川卻是不太想結契,或許是單身久了,他覺得一個人挺好,而且待他離開上京,或許十年幾十年都不會回來一趟。那他的夫郎,和守活寡沒什么區別,何必呢?至于將他帶走一起離開?李長川覺得,這些嬌滴滴的哥兒,怎么可能會放棄上京的榮華富貴,跟著他去吃苦受累呢?尤其聽葉君書描述過,海外還有很多無主的土地。是爺們都有征服的野心,他可以帶著自己的親信,投入做一個商隊,為大夏帶來巨額的財富寶藏。或許還可以將那些無主的土地納入大夏的版圖,想想就讓人熱血沸騰。這個時候,李長川哪會讓結契這點小事阻礙自己的計劃。可惜現在的李長川,不僅連李皇后都無法說服,連同李玙也是。他覺得自家大哥想當然了,說不定會有哥兒愿意陪大哥遠走高飛呢!他把自己的魅力想得太低了。要知道,這些年就算大哥還站不起來的時候,依然有哥兒愿意和他結契,每個哥兒都有崇拜英雄的情結,當年的大哥可是無數哥兒的夢中情人。是大哥自己一直不愿意松口而已。如今大哥雙腿好轉,受歡迎的程度直接翻倍再翻倍。不少世家夫人更是懊惱,他們就應該在李長川最頹喪的時候積極結親。有了共患難的交情,還怕將來同不了富貴沾不了光嗎?李玙為了幫忙,連向來不感冒都夫人外交內眷聚會都參加了幾次。可惜目前還沒看到品性適合自家大哥的。他們已經從李長川口中問出他喜歡的類型了。到后來,李長川干脆直接示弱,坐在輪椅上,不愿進宮了。他的確不適合長期走動啊,畢竟尚未徹底康復。李長川覺得遵從醫囑,除非必要的康復訓練,其他時間繼續做輪椅了。這樣一來,李皇后也不讓李長川進宮挑選世家哥兒的畫像了。天大地大,身體最重要。不過李長川還沒能喘口氣,沒了李皇后,還有李玙??!李皇后不方便去就山,李玙方便??!李長川:“……”他從未如此慶幸,李玙已經結契出去了,不然睜眼閉眼,都是李玙板著臉給他介紹對象的畫面,想想就好可怕。葉君書看大舅兄這狼狽樣,看戲看得歡。他還未見過大舅兄被逼的這么悲催的模樣哈哈!不過看李玙為此苦惱,他自然心疼,葉君書想了想,問道:“大哥如此排斥結契,是不是心里有人?或是受過情傷?”根據他的理論知識,一般抗拒結契的,不外乎這兩種情況,要么是曾有過刻骨銘心的感情,至今仍無法忘卻的,比如李叔。要么是有喜歡的人,可惜因為某些原因,求而不得。這里又不是現代世界,哪來的那么多丁克族。基于大舅兄以前的職業,他更傾向于大舅兄其實心里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