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7
來的溫家家仆打破這尷尬,“少爺!少爺!中了!少爺中了!”溫畢華頓時激動問:“真中了?你確定?沒看錯名字吧?”家仆喘著氣,滿面紅光道:“小的沒看錯,少爺的確中了,第一百四十七名!”溫畢華放聲大笑,他中舉了哈哈哈!葉君書和余茂林幾人連忙道喜。一時之間喜氣洋洋的,他們三個,互相最交好的朋友,都中舉了!既然結果已經確定,葉君書幾人沒再寒暄,連忙往家里趕。過不了多久,應該就會有官差來報喜,他們得先準備好喜錢。果然,他們前腳剛回到家,就有官差敲鑼打鼓來報喜了,這還不止,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得到消息,紛紛前來祝賀,還有那些消息靈通的士族名門,上門道喜的人絡繹不絕。葉君書和余茂林都陷入忙碌的接客中。幸好有南阿麼和余家的一個管家在,總算能撐得住場面。葉君書和余茂林作為第一名和第二名,受到的關注不少,這屆學子中,也隱隱以他們為首,因此,他們和溫畢華一同組織了場聚會,慶祝一番。受邀的皆是中了舉的同窗,還有其他熟識的新晉舉人。這些,都是自己將來的關系網,或許有些人會止步于此,但有舉人功名,本身就有了一定的地位,甚至可以直接補官。不管是為什么,能打好關系,就打好關系,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慶祝會后,還有一場謝師宴。卓賢之自葉君書考上解元后,就開始了更加瘋狂的炫徒模式。多少人心里再怎么羨慕嫉妒,恨得牙癢癢的,面上只能笑意滿滿的道喜,贊頌卓賢之慧眼識珠,名師出高徒。而朱正頤,此刻悔得腸子都青了。要知道,葉君書差一點就是他的入門弟子了!如果他當初見到葉君書,一定會開口收下。而葉君書看在秦康泰的面上,肯定求之不得。到時,這個解元,就是他的弟子了!一步錯,步步錯!若知道當年那個鄉下泥腿子能有今日的成就,他說什么也會留下人!朱正頤看著卓賢之春風得意享受眾人恭維的模樣,氣得眼前一陣陣發黑。如果他是葉君書的老師,此刻享受眾人恭維的,就是他朱正頤了!偏偏他把有解元之才的葉君書拒之門外便宜了卓賢之,還將卓賢之看中卻愚昧不堪的朱良才視若珍寶!可惜世上沒有如果。無比懊悔的朱正頤,最后讓人將當初那個看門人打一頓后,扔出朱府。而后的每個日夜,朱正頤都在懊悔中渡過,尤其是在將來,得知葉君書位極人臣后,直接吐血三升。放榜過后的這段時間,葉君書的世界里仿佛只有狂歡,狂歡,再狂歡。無數認識的不認識的人的吹捧,聽到的話皆是花言巧語阿諛奉承,好像被捧得要上天。夜深人靜時,葉君書躺在床上,雙目望著屋頂,目光恍惚一陣,慢慢地變得清明,復又狂喜。此刻他才真真切切反應過來,他真中舉了?!還是解元!第一名!作者有話要說: 葉君書:我滿十八歲了。作者:哦。葉君書:我滿十八歲了。作者:嗯葉君書:我滿十八……作者:知道了知道了,給給給!【作者不想說話并向你扔了一條鯉魚】李嶼:……第81章第八十一章繁忙的交際過后,葉君書和余茂林的想法不謀而合,開始了閉門謝客的日子。兩人修身養性,悠閑度日。這段時間參加的各種宴會聚會,皆被吹捧得飄飄欲仙,簡直快要虛榮膨脹。幸好葉君書和余茂林不是那種別人恭維一番,就驕傲自滿的性子。如今深居簡出,剛好可以清醒一下頭腦。葉君書一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萬里長征,才踏出第一步,路途還很遙遠。此刻,他更應該虛心謙虛,沉下心來更加充實自己。葉君書一直在猶豫,他要不要回豐城縣一趟。自己考上了舉人,對村里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他覺得自己應該親自將這個好消息帶回去,親口告慰父姆的在天之靈。可是路途太過遙遠,來回一趟,起碼要兩個月的時間。屆時再從家里趕去上京,時間上有點匆忙,而且不好趕路。思來想去,葉君書最終還是修書一封,特地加急寄回家鄉。葉君書和余茂林正在商量近期啟程上京的事。會試于明年三月舉行。雍州到上京,走陸路需要近乎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上京剛好,氣候不冷不熱,趕路比較方便。如果再晚點,可能就趕不到氣溫降低前到達,他拖家帶口的,尤其還都是小孩,如果在氣候惡劣之時趕路會容易生病。葉君書要趕在入冬前,在上京安定下來。時間有點緊,他們這幾天都在開始收拾東西。余茂林想了想,建議道:“要不你讓孩子們留在這里,我們去上京即可?!?/br>余茂林其實不太理解葉君書走哪都要帶上孩子的想法,即使兄弟情深,但在他看來,買幾個奴仆伺候著,在雍州這里吃好喝好的,更何況還有那么多熟人照看,起碼卓家會照顧一二,這樣不是很好嗎?葉君書自己也可以毫無后顧之憂的一心趕考。然而自己的提議一出口,就遭到葉君書想也不想的否決,“不行!”余茂林挑眉。葉君書沒說原因,只道,“孩子們我是一定要帶在身邊的,不然我無法放心?!?/br>余茂林不清楚內情,以他的角度可能會想不通,但如果孩子不在自己眼皮底子下,他們相隔十萬八千里,他會忍不住胡思亂想。孩子們會不會在他不知道的時候生病了?闖禍了?這個時代尊卑界限那么明顯,萬一孩子們不小心招惹上壞人,受到傷害怎么辦?葉君書將孩子們當成自己的命根子,如果有哪個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受傷或是其他,他恐怕會瘋狂。雖然葉君書還沒有孩子,但也深刻體會到了什么叫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在孩子們沒有獨立生存能力之時,他要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溫暖的避風港。此次進京,他將孩子們也帶走,從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孤注一擲。他一定要在會試殿試考上好名次,在上京這座城都占有一席之地。余茂林雖然還是不理解,但在葉君書的堅持下,最終沒再說什么。此次入京,葉君書和余茂林還有溫畢華約好了一同啟程,路上也有伴。確定了離開的日子,葉君書和余茂林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