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8
,偌大的軍營安靜肅穆,只有步伐一致的隊伍來回巡邏。一匹黑色戰馬從遠處疾馳而來,瞬間引起守門將士的注意。無數泛著寒光的箭頭指向遠處。仔細一看,馬背上,正匍匐著一個生死不明的人。守將觀察一陣,“解除戒備,自己人!”粗木筑成的大門打開,幾個將士騎馬出去相迎,那匹戰馬跑到將士們面前,嘶鳴著停下馬蹄。背上的人失去平衡,從右側翻落,得虧一將士及時接住。濃重的血腥氣沖向鼻翼,扶向來人的兩只手瞬間沾滿污血。而來人已經在垂死邊緣,嘴里反復喃著幾個字——“大將軍……埋伏……危險……”隨后溘然斷了氣。“大將軍在哪里?什么埋伏?”那名將士臉色一變,可再多的信息已經無從得知,他抱著送信人尸體迅速翻身上馬,“走,回去稟告三公子!”……第69章第六十九章雍州作為一州府城,其繁華的程度,非一般的城鎮可以媲美,葉君書一行人在城門口就停了馬車。馬夫牽著馬順著人群緩慢而秩序的入城。葉君書走在何叔身旁,不著痕跡的打量周圍的環境。他以為像臨豐縣那樣的,已經足夠繁榮,沒想到今日一看,方知天外有天,鮮衣怒馬,少爺公子隨處可見。而上京作為一朝京都,又該是何等的繁盛。葉君書想象不能。葉君書看著這陌生的城市,一時之間有些茫茫然,不知該往何處,首要的是尋個落腳點吧。可是他人生地不熟的,如何尋找信得過的人呢?何叔看出葉君書的為難,便說道:“葉秀才,如果你信得過我的話,我便帶你去一處暫時的落腳點?!?/br>聞言,葉君書笑道:“何叔能幫忙真是太好了!如果連您都信不過,那我也不知道還有誰能信得過?!?/br>何叔笑笑,帶著葉君書一行人熟門熟路的往街道的西南方向走去,一邊走還一邊說道:“當年秦先生的大兒來雍州求學時,也是在那里暫住的,環境清幽,也很安全,很多讀書人都會選擇在那家長住,在尋到別的更好的住處之前,可暫時住在那里?!?/br>不多時,葉君書他們就來到了何叔口中說的那家客棧,葉君書打量片刻,真如何叔說的那般,第一印象就讓他覺得很不錯。客??粗指蓛羰嫜?,里面的小二也給人一種十分熱情洋溢的好感。他們剛走到客棧門口,就有肩搭白帕子的小二殷勤地跑來招呼:“各位客官,里面請,是想打尖兒呢?還是住店?我們客棧應有盡有!”葉君書看向何叔,何叔回道:“我們打算暫住一段時間,還有小院子租用嗎?”“有的,客官是想租獨立小院還是混居的?”現在遠遠不到科考的日子,客棧還有很多空著的房間供挑選,小二看向葉君書這個一身書生打扮的年輕人。小二心里贊嘆一聲,他看過來來往往這么多屆的學子,大多都是身子削瘦有些孱弱的,像眼前這位身形頎長,氣質也十分出挑的書生,絕對是鳳毛棱角。何叔看向葉君書,他不清楚他是想租哪一種。葉君書說道:“租獨立小院的吧,希望空間大一點,隱私性好一點的,麻煩小二哥推薦推薦?!?/br>“客官放心,我們客棧皆可以滿足您的要求,客官請隨小的進去看看,看哪一處比較滿意?!?/br>小二彎著腰請葉君書隨他進去,葉君書便讓何叔在門口幫忙看孩子和行李,自己跟著店小二往里邊走去。走進去才知道,這家客棧的后院十分寬廣,設計十分巧妙,小二一路口舌麻溜地給葉君書介紹,他注意到這行人有兩輛馬車,說明是有帶家屬的,所以小二基本重點介紹那些單獨院子。而單獨院子也是有好于相對不好的區別,葉君書綜合比較了下,最終選定一處三房的小院子。房間雖然有些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竟然還有一間是書房,房間外是一個約莫二十坪米的空地,雖然不大,但孩子們好歹有個地兒玩耍。唯一不完整的就是這里沒有小廚房,不過可以去前院吃飯,也可以讓小二送飯過來,還算很方便。這樣的小院子有點小貴,光是押金就得交二兩銀子。葉君書不確定自己得多久才能找到地方正式落腳,先交了三個月房租和伙食費的錢,到時再視情況要不要續租。這么一通下來,十兩銀子就花出去了。葉君書暗嘆,果然在大城市,銀子最不經花了。他要在雍州待兩年時間,肯定不能長期住客棧,也不利于孩子們成長,所以租房子勢在必行,只是他初來乍到,只能一步步來。房子租下來后,兩輛馬車從后門進來,滿滿當當的行李包袱在小二的幫忙下三兩趟就搬完。孩子們也在葉君書的許可下,出來院子玩耍。葉君書將銀子給何叔和黃叔結清,然后就聽到何叔說他們明日一大早就出城回去,葉君書很驚訝,好不容易來一趟州城,不多留幾天嗎?何叔道:“出來的時間夠久了,是該回去了?!?/br>葉君書便沒再挽留,只說,讓何叔幫忙帶封信回去。他們已經安全到達雍州,是該寫封信回去報平安。葉君書寫了很多封,先生和師兄各自一封,榮伯也寫一封,嗯,還有明阿姆,也應該親自寫封信回去。時間上有點匆忙,不過葉君書還是托對府城比較熟悉的何叔,帶他上街買些特產回去,多多少少也是個心意。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們還在睡夢中,何叔和黃叔就啟程回家了,葉君書送他們出門后,望著暫居的小院子,緩緩舒口氣。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這兩天他基本都是在客棧里,看著孩子們,他們趕了兩個多月的路,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疲勞總有些,這兩天養回來后,人看著也精神許多。幸好孩子們沒有水土不服。葉君書換上正式的儒服,拿起他昨晚寫的正式拜帖,和臨行前先生交給他的信,準備去拜訪給他寫了推薦信讓他去雍州學院進學的那位先生的舊友。先生說過,他那位舊友姓朱,是和他同一屆的舉人,當年結契了他先生家的哥兒,便留在雍州,如今是雍州城的一方鄉紳,在地方上還說得上幾分話。于情于理,葉君書都要走上這一趟,這封推薦信,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何況,他還要作為送信人,為先生傳信。葉君書打聽到了朱老爺的府邸,特地穿著正式的前去拜訪。一段時間后,葉君書找到了地方,看著氣派的大門上方高高懸掛的朱府兩個大字,他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