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了錢,不過據他所知,他才上了四年的學,家里的存款就花個七七八八了,那時他阿父還琢磨著要不要再出去一趟賺錢回來,只不過后來因為他阿姆才打消了念頭。第7章第七章由此可見,讀書的花銷有多大。他當年上學堂本來只是想學會幾個字后將來不用黃土朝天做個泥腿子,長大后可以去縣里做個賬房啥的。不想葉君書自小聰慧,在讀書一途上頗有天分。先生愛才,著重培養,他阿父阿姆聽先生說葉君書有天賦往科舉方向發展的話起碼能考到舉人,一激動,就不計代價的供他上學了。可惜事不從人愿,他恐怕要辜負阿父阿姆的厚望。不說他現在沒那個精力和時間讀書,就算有,自己也不想十年寒窗苦讀考去官場勾心斗角過日子,他覺得平平淡淡挺好。等到把五娃六娃養大至成家立業,他的年紀也差不多了,到時尋一個合眼緣的哥兒結契,相伴著過一生也不錯。至于光宗耀祖之事,他可以培養小山,就算小山不行,還有五娃,再不行就培養下一代,總有一個能讓葉家更換門第成為耕讀之家。話說回來,葉君致在聽到葉君書的回答后,整個人都激動得不得了,他興奮地直搓手,語無倫次道,“那子舟哥,我現在要做什么?”葉君書笑著安撫道:“毋需做什么,小山也是剛開始學的,你們先一塊認字?!?/br>“好!”幸好地上的沙鋪得夠大,葉君書讓小山和小致一人寫一邊,還可以互相交流。他先教了小致寫小山正在學的內容,還讓他不懂就問,而小山則繼續練習。心里想到,既然是抱著讓他們科舉的目的教學的,那么教學就不能這么隨便了。葉君書回想自己學習的過程,決定結合現代的教學模式,制定一個教學計劃出來。這時,門口傳來喊聲,葉君書走出去一看,略帶驚訝的喊了聲:“榮伯?”來人是葉家村的村長,葉于榮。雖同是葉姓人,但他們家和村長家的血緣關系已經在三代之外了,所以關系不是很親密,這還是葉父辦完喪禮后村長第一次登門。葉君書不知道榮伯突然上門是為何,但仍恭敬的將村長迎進屋坐上堂,“家里沒什么好招待的,還望榮伯不要介意?!彼o村長倒了杯溫水,歉意表現得恰如其分。榮伯作為一村之長,自帶一股威嚴的氣勢,他本身又是個性格嚴肅之人,一般晚輩在他面前都是戰戰兢兢的。而葉君書態度不卑不亢大大方方的樣子,無疑讓村長對他印象更好。看來家里接二連三的噩耗也沒擊垮舟小子,反而把他的性子打磨得更堅韌,如果給他機會,此子的將來想必不凡。看一個人有沒能耐,端看他在遭遇困境時是隨波逐流還是迎難而上,村長原先對這個小輩寄予厚望,如今也沒失望,心里就存了幾分幫扶的心思。于是他開口道——“舟小子,前兩天你平伯姆他們跟你說的那事……”“榮伯!”葉君書臉色微變,這是又重提起將五娃六娃送人的事了?!他正想表明決心,村長就好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別急,榮伯這話還沒說完?!?/br>葉君書不好意思的笑笑,他還以為村長也是來勸說他的呢!長輩們的好意,他心領,可他不能照做。村長呷口溫水,不緊不慢道:“既然你已經決定了要撫養五娃六娃,那么將來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日子再難過也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沒有什么事是挨不過去的,等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往后就好過了。村里今年收成不好,每戶人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能幫到你的不多,更多的還是要靠你自己?!?/br>葉君書誠懇的說道:“榮伯,小子知道怎么做?!?/br>村長從懷里掏出一個灰撲撲的錢袋子,遞給葉君書,“這是武小子昨天剛拿回來的月薪,我們老胳膊老腿的在家用不到多少,先借給你救急,不用急著還,等你以后有能力了再還不遲?!?/br>村長這話說的根本不容他拒絕,如果是單純給錢,他還能拒收,但以借的名義給他,葉君書還真不想拒絕,他的確缺錢。葉君書只好收下,并保證道:“等我能賺到錢,一定會還給您的?!?/br>村長點點頭,絲毫不擔心將來拿不拿的回借款,心里對能屈能伸的葉君書更滿意。他雖說不是讀書人,但他對讀書人那種即使餓死也不接受別人好意的所謂傲骨嗤之以鼻,人活在世,不就為一口糧?人都要餓沒了還談什么風骨?還好舟小子并沒有那么迂腐。“你剛才在院子里,是在教小山和小致識字?”村長突然問道。“是的,小子在家沒什么事,又走不開,剛好小山也到了該是啟蒙的時候,便教了會兒?!?/br>村長半晌沒說話,若有所思的樣子。葉君書心中疑惑,不知村長問起這事是何意,他教弟弟讀書有什么問題嗎?等等!葉君書突然想到一個可能,這,不會吧?他不確定的想。“舟小子,如果讓你教村里的孩子們識字,你愿意嗎?”果然!葉君書遲疑道,“可是……榮伯,我只是個童生,連功名都沒有,如何擔得起育人子弟之事,況且,小子年紀尚小,經驗不足?!?/br>村長道,“他們不用考功名,識得字就好,免得到外面被人欺騙,舟小子,榮伯知道你現在不方便出門去縣城買需品,這樣吧,我會去告訴村里人,凡是愿意送孩子過來跟你習字的人家,每戶都送些東西給你,不限米面糧食還是布匹,只要能用就行。且都量力而為,不拘多少?!?/br>葉君書聽到這,心里是萬分愿意的,可是他仍心有顧慮,“榮伯,您也知道小子我如今重孝在身,叔叔伯伯們不會介意嗎?”他家在守著孝,這期間原則上是不能進別人家的門,免得晦氣。連他家現在也很少有人來了,也就明阿姆和小致不忌諱,經常往他家跑,但若是其他家,他們肯讓孩子們上門嗎?“這個不是大事,你阿父阿姆也是葉家村的人,不用擔心沖撞,不介意的人家總會把孩子送過來?!?/br>“您這么說我就放心了,榮伯,你們看得起我愿意讓我教的話,我自是不介意的,只是榮伯您是不是要先去打聲招呼?”村長胸有成竹道,“肯定會有人愿意送孩子過來。只是你這里還需要做什么準備?”“要準備的東西還是有很多的,像木炭筆和沙盤這些我可以準備好,可是桌椅板凳這些小子就無能為力了?!彼业淖赖什欢?,如果來的孩子多,根本坐不下。“而且,路哥兒的風寒還未完全好,小子怕到時會出意外,不如開課時間就等路哥兒完全病愈后吧!”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