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
母為證行夫妻大禮?!?/br> 黎懷玉目瞪口呆,“你記得這么清楚?” 心里有些可惜,這新科狀元李全生得俊郎才華傲世,竟早早有了結發妻子。 本對李全外在十分中意,想前來了解一下人品德行,如今倒是用不上了,她不至于跟別的女子爭奪一個男子。 冬青偷偷看了黎懷玉的神色,心思轉了轉,道:“不知公主有何問題?” 黎懷玉回神,一擺手,“無事,就是看你長得好看,隨意閑聊兩句,你若有事,可以回去了?!?/br> 冬青看似一頭霧水,低頭告退。 被當朝公主夸贊好看,應該算是一項殊榮了,她也好安心站在瑾瑜身側。 回到瑾瑜身邊,瑾瑜忙道:“如何?那十公主可有為難于你?” 冬青眼睛一彎,“沒什么,公主說就是看我長得好看,想與我閑聊幾句?!?/br> 十公主的意圖,她一看便知。 就在方才,她已經開始思索對策,沒成想這十公主性情很是豪爽,并未有任何胡攪蠻纏的舉動。 想來是因為十公主只看中瑾瑜的相貌與名頭,并沒有太多情意,得知是有婦之夫,便不會再進一步。 如此最好,畢竟瑾瑜人品德行都是上乘,讓人欲罷不能,哪怕那十公主再進一分,她都怕十公主會與她一般深陷其中。 瑾瑜從不懷疑冬青的話,就算有些小事瞞著他,也都是為了他著想,無傷大雅。 瓊林宴過后,瑾瑜與張士謙于連居一起去禮部報道,有專人負責教習新晉官員禮儀制度。 學習之余,瑾瑜抽空寫了一份手稿。 一份所謂番邦之語的學習手稿。 寫了個大致,仔細裝訂起來,準備帶著去拜見閣臣首輔徐千章。 華元帝下令禁止謝師宴,但私下里新科進士都會給兩個當年的主考官送禮。 冬青給瑾瑜說了這事,著手備禮物送給主考官。 兩位主考官的禮物冬青一手包辦,打聽了今年兩個主考官的喜好。 禮物分量不輕,能讓兩位主考官記得,卻也不重。 畢竟瑾瑜是寒門出身,若送得太貴重,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 瑾瑜聽冬青的話,乖乖給兩個內閣學士府上遞了拜帖,將兩份禮物分別送出去。 又尋思若能跟首輔徐千章搭上幾分關系,在這晉安朝堂之上的人脈又鋪開一些。 但貿然送禮容易招人不喜,思來想去,就寫了這份手稿。 當時他說胡人那里買了的手稿丟失,明顯能感覺到徐千章很是惋惜。 他寫了這手稿,聲稱腦中記得一些,便寫下來遞交給徐閣老,讓內閣或是翰林學士研究學習,日后便不再擔心這次的情況重演。 日后再時不時拜訪一下,說自己又記起一些,有了足夠的名頭,也不顯得突兀,還在徐千章跟前混臉熟刷好感度。 瑾瑜心里計較著,選了一日給徐千章遞上拜帖。 第74章 扎根 管家將瑾瑜的拜帖遞給徐千章,徐千章覺得意外。 看李全的為人,不應該是浮躁沖動之人,卻冒冒然給他遞拜帖。 打開拜帖看一眼,頓時啞然失笑。 管家見徐千章看個拜帖都能這般笑,有些疑惑,“老爺,這拜帖有何不妥?” 徐千章將拜帖放在一旁,道:“無事,你照常安排就是?!?/br> 瑾瑜在拜帖里寫明因何事上門拜訪,得知瑾瑜寫了手稿要送過來,徐千章先是一喜,而后看穿瑾瑜暗藏的意圖。 卻沒有生出反感,倒還又欣賞幾分。 在徐千章看來,這番舉動,只能說明李全是個人才,不僅對江山社稷見解獨到,也懂得著手經營人脈,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瑾瑜不知徐千章的想法,只是覺得無論徐千章看沒看穿他的小心思,他都有恃無恐。 雖然沒看穿的幾率很小,畢竟徐千章在官場混跡數十年,資歷甚高,不至于連這點小事都看不清。 但如此也無礙,相對的,徐千章不可能是非不分做事全憑喜好。 瑾瑜如期拜訪,將手稿雙手呈上。 徐千章接在手里,手稿裝訂整齊細致,手稿上的字跡行云流水,不少地方還寫了自己的注釋與見解,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 交由管家收好,改日帶去供有心的人學習,抬眼看向瑾瑜。 “你有心了?!?/br> 瑾瑜表現得謙遜,道:“閣老過獎,閣老身先士卒,心系江山社稷,是所有國民的榜樣,能為我大黎略盡綿薄之力,乃無上的榮耀,后生自當盡心盡力?!?/br> 徐千章笑容又多幾分,“嗯,我看過你的文章,很不錯,你確實全心為了黎國將來千秋萬代,安心在翰林學習,我們的圣上心清目明,只要于國有利,定會物盡其用?!?/br> 聽徐千章如此一說,瑾瑜心中一喜,雖然徐千章沒有明說,但這話里的意思已經很明顯。 只要他安心在翰林學習,日后機會到了,徐千章將在華元帝跟前舉薦他,保證他會被物盡其用。 卻沒有喜形于色,只是笑容大了些,又與徐千章客套幾個來回,適時起身告退,免得待得久了讓人心生厭煩。 徐千章除了上次看瑾瑜的文章,再一次領略到瑾瑜說話的本事。 按理,他不會想花時間應酬一個新進的后生,與這李全幾番來回,只覺心情開朗意猶未盡。 仔細一想,與殿試文章一個套路,一行說話一行夸贊,只是在正事前后加了幾句話,直夸到了他的心坎處,卻又不顯得突兀。 瑾瑜從徐千章府上出來,沒有在外逗留,直接回了寓館。 冬青見瑾瑜回來,問道:“如何?徐閣老可有嫌你?” 瑾瑜挑眉一笑,“怎么?我這張臉很招人嫌不成?” 冬青白了瑾瑜一眼,“你明知我說的是什么,何必非要戲弄我?” 瑾瑜心里惋惜,這次竟沒有套路成功,沒能讓冬青夸他這張臉十分英俊,一點都不招人嫌。 “與我設想的一般,徐閣老是愛國人士,實打實的忠臣,投其所好,我得了他會讓我物盡其用的許諾。想來日后再走動走動,我安分守己做出點政績,升遷應該不會太難?!?/br> 冬青頓了頓,“話雖如此,這政績只怕不容易做,你先做好修撰該做的事,確保不要出什么岔子遭人詬病,日后遇到即不難做又能出政績的肥差再說?!?/br> 瑾瑜點頭,“那是自然,如今也無什么事能讓我去做,旁的事都有專職官員負責。至于國家大事,最大的可能是會發生戰亂,我已經在殿試文章里列了政策,既然華元帝欽定我為狀元,定會防患于未然,不必太過擔心?!?/br> “嗯?!?/br> 冬青覺得瑾瑜說的有理,但還有別的事要愁。 “瑾郎你官場上的事基本穩定,我們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