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5
新花色。 趙氏都能想到復制他們的花色去換錢,城里jian滑的人更多,而且他們還領著幾十個工人復制,動靜不小。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不少人從出售挑花刺繡的鋪子里買了各種花色,拿回去就復制十幾二十套的。 這山河縣,恨不得滿大街都是挑花刺繡了。 所以他們要一直點出新花色,才能維持此前的收入,單靠李林一個人,有些力不從心。 自挑花刺繡生意做起來,冬青就料到了這一天,所以心里不慌,只是讓李言卿的人手一直往外邊的縣城推銷。 這個縣城淪陷了,那就換個新的縣城,無論如何都有錢賺,直到黎國所有的縣城都被挑花刺繡覆蓋,她們也賺了足夠的錢,就轉行做別的生意。 而黎國有近千個縣城,挑花刺繡的生意,至少是還能做兩年的。 只是路途遠了的話運輸費用會增加,劃不來親自去推銷。 而且,旁人看到了商機,就會把依葫蘆畫瓢,招攬會作畫之人,再招攬普通工人參與復制。 山河縣在最開始幾個月讓冬青賺了幾千兩后,銷量開始下滑,每月凈利潤從七八百兩降到三百兩左右。 冬青就把這些余下的挑花刺繡,全部供貨給別的縣城。 有了足夠的供貨,兩個月后,最開始推銷的那兩個縣城也開始出現下滑跡象。 而且薄云縣的商鋪直言不再需要從山河縣供貨,因為他們自己已經有能力點制挑花刺繡了。 不過冬青讓人打聽了一下,他們也只能自給自足,在薄云縣內銷售。 他們那邊沒有瑾瑜加持,也沒有冬青運作,畫手分成較高,運往外縣照樣需要費用,價格不會比山河縣運去外縣的便宜。 既然都是一個價格,可能還會高,花色又不如山河縣提供的新穎,那些商鋪為何要棄山河縣的貨源而顧薄云縣? 所以,若薄云縣要外銷,只能更往外,延伸到冬青嫌路遠而沒去推銷的縣城。 薄云縣開了這個先例,不少商鋪也蠢蠢欲動,但缺少契機與手腕,一時半會兒弄不起來。 目前只有薄云縣一城自己開始制作,別的都還從冬青這邊進貨。 反倒是山河縣,雖然有那么兩波人跟風復制,但沒人起心思跟冬青一樣,找畫手,拉幾十個人大規模制作。 山河縣內挑花刺繡已經沒有長遠的市場可言,而臨近的縣城供貨也被冬青搶占了先機。 他們再興師動眾可能連本都回不來,還不如偷偷摸摸復制冬青她們點制出來的花色,不要太多成本,劃算! 冬青叫了一家人蹲在院里,商量分出人手做點別的稍微大一點的生意,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是她的作風。 “爹娘看了半年多的點心攤子,也是時候發揮作用了?!?/br> 李老漢和王氏摸不著頭腦,“發揮什么作用?我們老兩口每個月就十多兩收入,跟你們動不動幾百兩的生意比不得,能有什么作用?” 人心都是貪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最初,全家一個月十幾兩收入都笑開了花,后來冬青把挑花刺繡的生意做大了,每人每個月至少分到幾百兩,心也就跟著大了。 若是現在冬青說挑花刺繡生意下滑做不下去了,又回到以前一個月幾十兩的境地,只怕誰心里都不會好受。 冬青也不會容許這種事。 “是這樣,我們合伙開一家點心鋪,就在你們擺攤旁邊的屋子,現在十二月初,你們在那里整整擺了七個月的攤兒,一定經營了不少老顧客?!?/br> “從明兒個起,有人來買點心,你們就告訴他們,我們要進后面的屋子里賣,讓他們改天直接去鋪子里買,剛開張就有了基礎?!毕惹皼]有荒廢點心生意的意圖,就在此處。 翠枝和大狗聽得云里霧里,翠枝問道:“爹娘擺攤那里,后面哪兒有屋子給我們開鋪子?” 冬青唇角一勾,道:“就是那間茶鋪,爹娘你們都不注意看的嗎?今天傍晚我從那里過,老板說在小地方開茶鋪開不下去,他那屋子要賣出去,剛好我帶著收回來的貨錢,就付了一百兩定金?!?/br> “啥?”大狗有些不敢相信,為啥總感覺什么事都能讓冬青碰上? 瑾瑜對此倒不意外,冬青能總是抓住機會,是因為冬青生了一顆七竅玲瓏心,膽大心細,當機立斷,從來不拖泥帶水。 翠枝心思也不差,既然決定要做,就立馬著手去做,“那……那鋪子要多少錢才能盤下來?” “那個地段好,東家說出租的話一月三十兩紋銀,若是買下一次付清的話,要六百五十兩?!?/br> 翠枝皺眉,“好像有些貴了,那鋪子也不算特別大,租又挺劃不來的?!?/br> 瑾瑜點頭,確實是有些貴了,他們一個月才掙一千出頭的銀子,買這座偏僻小院只花了八十兩。 不過瑾瑜了解冬青,道:“你既然交了一百兩定錢,肯定已經商量好價錢的?!?/br> 冬青一副jian詐的小模樣,“對,我跟東家還價了,最終以五百八十兩的價格成交,還連上鋪子里的那些柜臺?!?/br> “那些柜臺我看過了,是松木的,質量還行,至少能用個三五年?!?/br> 第68章 啟程 聽完冬青的話,李老漢搓著手,來回踱步,“那我們什么時候開張?我跟你娘這半年多也存了好幾十兩銀子,可以給你們湊上?!?/br> 冬青想了想,“這件事自然是越快越好,等過了年,瑾瑜就要去晉安參加春闈,趁著現在還有一月時間,我們搭手讓生意走上正軌,瑾瑜與我無了后顧之憂,才能放心去晉安,瑾瑜也好安心做題?!?/br> 翠枝眉眼一彎,點頭附議,對李老漢夫婦笑道:“那些錢是你們老兩口辛苦存的,留著想買什么買什么。我手頭不緊,冬青夫妻倆要用錢的地方多,挑花刺繡這生意也是他們照顧我們,他倆要顧及挑花刺繡還要上晉安趕考,這次不管錢和力,我與大狗出大頭,爹娘幫忙,利潤對半分成如何?” 冬青對此沒有異議,她們是一家人,她與瑾瑜顧挑花刺繡的生意,翠枝大狗和李老漢夫妻顧點心生意,錢大伙兒分。 況且,日后瑾瑜授了官還不知道要去何處,她肯定要跟著一同前去,這點心鋪子相當于整個兒的留給了大房。 現在讓翠枝出大頭,日后翠枝和大狗收下整個鋪子也沒什么心理負累。 旁人是夫唱婦隨,而有關生意上的事,瑾瑜一切都以冬青的決定為準,只要冬青說好,那就是好的。 李老漢與王氏也覺得可行,他們老了,只要看兩個兒子過得好,兩房兒媳不生齟齬,一家子和和美美就什么都好。 商定之后,翠枝取了四百兩銀子給冬青,讓她拿去把房契換回來。 冬青已經用自己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