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6
便推開李繼勉:“我沒事了,可以自己走?!?/br> “我派人去叫郎中?!?/br> 李五搖搖頭:“不用了,我沒事,只是累了而已。小將軍,我想獨自跟弟弟說會話,你能讓我一個人回去嗎?” 李繼勉仔細看了看她神色,見她臉色不像剛才那么差,又摸了摸她額頭,確定不發燙,放開了手。 李五推開門,十一立即豎起腦袋,叫了一聲:“姐,你回來啦!”卻是跑到門口向外張望了望。 “你看誰呢?” “達木赫啊,他跟jiejie還有哥哥一起出去的,他沒回來嗎?” 李五半跪下來,抱住十一:“十一,jiejie認真問你一個問題,如果——jiejie不許你再接近達木赫,你能不能做到?” 李文治眨眨眼:“為什么呀?” “沒有為什么,jiejie就問你做不做得到?!?/br> 李文治看著李五鄭重的神色,扁了扁嘴:“jiejie,能不能換一個人?換成阿勉哥哥?十一可以做到絕對不接近阿勉哥哥,但不要是達木赫好不好?達木赫真的對十一很好啊,十一不想跟達木赫分開。而且,jiejie你忘了,達木赫救過我的命?!?/br> 李五松開李十一,站起來,拍拍他的腦袋:“jiejie跟你開玩笑呢,jiejie怎么會讓你跟達木赫分開呢?” 這一世跟上一世不一樣了,產生了許多變數,雖然李從義前世殺了她,但是……這一世他是李文治的救命恩人。她不能因為自己對他的恐懼,而無緣無故地將他趕走,也許……李五看著李文治談起達木赫時雙眼發亮的表情,回想達木赫對十一的態度,也許,前世殺死她的李從義,此世會成為她和十一的救星。 不對,不是也許,達木赫救過李文治一次,沒有他就沒有現在李文治,他早就是他倆的救星了。 半個時辰后,達木赫騎著馬又牽著李五的馬回到了客棧,與他一起來回來的還有阿巴于。 李繼勉正在馬廄給馬洗澡,看到阿巴于牽馬過來,問他道:“學堂的事怎么樣了?” 阿巴于道:“不行不行,小將軍,這事屬下這真辦不了?!?/br> 李繼勉聞言皺眉:“送十一去學堂這種小事你都辦不妥,你能干什么?” 阿巴于愁眉苦臉道:“小將軍,你是不知道那浮川書院是什么地方啊,送十一入學?根本不可能!” “書院不就是讀書的地方,能有多大名堂?” 阿巴于道:“名堂大了啊,我們是外地人不知道,一問這洛陽的人,誰不知道浮川書院的名聲。浮川書院為高等學府,對入學的學生身份有嚴格的要求,只收士族子弟。這浮川書院建院已有二百多年,所教的學生許多都入朝為官,光當上太傅、太師的有史以來就有七人,如今當朝左相顏景善顏大人就是從浮川學院出來的,沒當左相以前就在浮川書院教書,現在偶爾也還會回去給里面的學生授課。你說,這么高級的學院,怎么可能收下十一??!” 李繼勉沒想到李五隨口一說的書院居然是如此大來歷的地方,沉默了一下道:“好了,我知道了?!?/br> 阿巴于跺腳道:“小將軍,我說成這樣了,你不會還想把十一送那里去上學吧?那書院就是個培養貴族子弟的地方,里面上學的小崽子們個個家室顯赫。小五那丫頭心也忒大了,想送弟弟去那里跟士族子弟們一起讀書?依我看啊,附近隨便找個學堂送進去得了,漢字都長一個模樣,去哪不是學啊?!?/br> “我心里有數,你不必多言,這件事你無須管了,下去吧?!?/br> 阿巴于走后,李繼勉停下刷馬的動作,陷入沉思,他真沒想到李五會給十一挑這么個有來歷的書院。 在阿巴于看來,李五這是有點心太大了,他卻能理解一點李五的心思,她與十一曾經都是貴族子弟,要不是后來落魄了,也應該在這樣的學院中讀書。眼下他李繼勉在這洛陽城中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她想借著他的地位身份讓十一受到最好的教育,有這點要求也算正常。 說起來這些年李五幾乎沒有跟他討要過什么,即使討要了,也都是為了她的弟弟。既然李五提出來了,那么這件事無論如何,他李繼勉都會辦到。 第二日李繼勉便去了政事廳,向左相匯報了禁衛二營的建設情況,聽得左相心花怒放。原本皇城中一個禁衛軍都沒有,這李家公子一來,一下子連二營都組建起來了,對這些忠心于李氏朝庭的大臣來說,實在是個好消息。 說完了正事,李繼勉道:“左相,勉這里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左相可以幫勉一個小忙?!?/br> “李大人但說無妨?!?/br> “是這樣的,勉家中有一個幼子,正是求知學識的年紀,勉想送他到浮川書院中入學。聽說左相大人曾在浮川書院任教,所以想請左相大人擬寫薦書一封,好讓我家幼子可以順利入學?!?/br> 左相道:“不知這孩子是李大人的什么人?” 李繼勉道:“是我撿到的一個孩子,一直帶在身邊,十分聰慧,所以想讓他上個好學堂,免得耽誤了?!?/br> 左相摸了摸胡須道:“李大人,恕老夫直言,這孩子若只是大人身邊的下人,這身份無論如何是進不了浮川書院的。雖然歷經戰亂后,浮川書院一度瀕臨解散,對招生的要求也降低了許多,但有一個書院建立之初就立下的規矩絕對不能破,那就是非士族子弟不得入學?!?/br> “沒有變通之法嗎?” 顏景善“呵呵”一笑:“今天李大人特地為了這事來求我,我怎么可能拂了李大人的意思,變通之法自然是有的,只要李大人將那孩子收為義子,以你李大人的義子身份示人,我再向院長寫下一封推薦信,連入學考試都不需要,即刻就能入學?!?/br> 李繼勉一愣:“讓我……收他為義子?” 顏景善道:“怎么,李大人并不愿意收那孩子為義子?說白了,浮川書院就是給朝庭大臣還和王公子女專門辦的貴族學院,其實這洛陽城中還有不少很好的書院,并非一定要去浮川書院,要不老夫給李大人推薦推薦別的學院?” 李繼勉道:“不用了,那便以我李繼勉之子的身份入學吧,還請左相費些筆墨,寫下薦書?!?/br> 顏景善道:“好好,你放心,這件事就包在老夫身上,定幫你把這事辦妥了,你趕緊去把戶籍改好,過幾天就可以帶著兒子入學了?!?/br> 李繼勉聽著“兒子”那兩個字,怎么聽怎么別扭。雖然唐朝收義子之風盛行,他父親收了十八個,他以后估計也會收幾個,可是從沒想過收十一為義子,十一成了他的義子,那李五算什么? 收義子并不只是口頭一說,別人就承認的,還要去戶部做登記改戶籍。李十一并沒有戶籍,正好也得辦一下。李繼勉從左相這里出來,轉頭就去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