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
地聽從命令。 這天散步回來還早,范哲在小區里碰到也是出門回來的吳師傅和老太太,他倆一路說著什么。程老太聲音大,不用抵近就聽到她在念叨:”……農歷五月間,幾十天不見一顆雨,蘇北老家怕是吃水都難了?!?/br> 吳師傅手里提著一個瓶子,里面裝著剛取的鮮奶。范哲知道這是給他讀高中的兒子訂的。老吳聽到母親的念叨,禁不住心煩道:”現在不同于早年間,就算塘里沒水,也可以接上電機從河里抽的,你不要焦愁?!?/br> “河里的水還不是下雨來的?!背汤咸X得兒子的話有漏洞,“老天爺不開恩灑水的話,河里那點水也是要干的。早幾個月我就說過,發盡桃花水,必是旱黃梅,這下應驗了吧。你看看,你看看——”程老太指著周圍蔫耷耷的行道樹,“這還是隔天都有人澆著的,也干成這樣了。以前的黃梅天會是這樣嗎?” 范哲看了下四周,覺得程老太說得不無道理。這些年的氣候的確是有點兒捉摸不定,往年間潮濕得讓人發悶的季節這些年卻經常變得火熱guntang。晴空萬里固然別具景象,但天天如此卻也讓人難以適應,尤其是農村,從電視新聞上看,程老太的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不少地方已經出現人畜飲水困難。 韋石和小小向來不和程老太搭話,一股腦兒地躥到前面跑上樓了。范哲禮貌地朝吳家母子點頭示意。說起來,吳師傅的經歷也算有點兒坎坷。他開著一個修電器的小店,老婆去世后一直沒有再婚,守著耳背的老母親和身體孱弱的兒子過日子。據說他兒子吳新雖然身體不怎么壯實,但成績卻一直不錯,在高中讀的是所謂的“火箭班”。吳師傅的多半心思全放在了兒子身上,有什么好吃的總是先想著兒子。范哲知道吳師傅內心有一個秘密,這是有一次老吳喝了老酒一時高興說出來的。原來,老吳最大的愿望是兒子今后能出國留學。其實老吳自己只讀過初中,按說像他這樣的一般不會有這個心思,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時候給老吳灌了迷湯,總之他將這個當成了人生的一大目標,而兒子的成績常常拔尖,老吳更是將這個目標定得死死的。其實這也不難解釋,中國的家長總是將自己人生欠缺的東西寄托在孩子身上,卻偏偏忘記把自己擁有的東西傳遞給他們?,F在很多人都想辦法讓孩子留學,對這一點范哲向來不太認同。在他看來,這個世界上的各個地方并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好壞之分,要說有什么差別,也完全取決于生活在那塊土地上的人。就拿耶路撒冷來說,那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共有的圣地,是里描述的“流淌著奶和蜜”的地方。但歷史上耶路撒冷卻先后十八次被夷為平地,其境遇之慘烈幾乎超過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城市。雖然耶路撒冷每次都在事后得到復興,但對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一代代普通人而言,卻無疑承擔了遠甚他人的苦難。歷史記載當中那些簡單的數字,都是流淌的血以及被摧毀的生命。 范哲心中對小小有著對女兒一般的情感,他最大的心愿不過是小小能夠健康平安地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至于韋石,范哲則更多地扮演著一個臨時監管人的角色。在下意識里,他總覺得韋石的到來是一種冥冥中的偶然。在將來的某一天,這個身上籠罩著氤氳謎霧的孩子注定會離開自己和小小,去到一個神秘的、誰都無法預料的所在。其實范哲覺得這種想法有些荒謬,但就是無法甩掉它。 “哎,要么你問范老師?!崩蠀潜荒赣H數落的時候常常搬鄰居當救兵,“就算一個地方沒水也不打緊的,可以從別處調過來。電視里不是報道過嗎? 叫南水北調。是吧,范老師?” 范哲有些尷尬,老吳說的道理不算錯,但老吳舉的這個例子有問題。南水北調是調長江水北上,而現在南京就守在長江邊上。他只好含混地說,“這個,當然了。國家不會不管,總是有辦法的?!?/br> 程老太這才稍稍氣順了些,扶著一排不銹鋼欄桿歇腳,吳師傅也停下來等她。范哲正準備先走一步,吳師傅卻突然叫住他,從衣兜里拿出一個厚厚的小本子,“范老師,有個事還要請教你?!彼行鋈坏匮a充道,“跟你們教會有關系的?!?/br> 范哲停下腳步,“哦,你說吧?!彼难酃馔T谀莻€小本子上,看上去像是縮印本的,暗紅色的封面上有一個白色十字架。 “這本是頭一陣兒有人到我店里送的,我想反正不要錢就留下了。結果沒事時翻翻覺得很有道理,就是有些個地方我看不太明白?!眳菐煾抵t卑地躬身向前,“看不懂的地方我在目錄的頁數那里做了記號,就等著找機會請教請教你?!?/br> 范哲心中一凜。吳師傅這樣的市井階層代表著社會的大多數,按照范哲的計劃,在社會最普通階層當中發展信眾本來就是既定的目標,只不過時間安排上要稍稍靠后一點兒。范哲仔細看了吳師傅幾眼,他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對方流露出的某種渴望。按照經驗,這分明是初步具有信仰需求的表現,他不禁感到一陣欣慰。 “送書的人說過什么沒有?”范哲輕聲問了一句,他心里猜想著會不會是哪個教區的教友。 “那人只是送書給我,沒跟我說什么話?!眳菐煾涤行┌脨赖卣f,“連電話什么的也沒留一個?!?/br> 范哲鄭重地接過那本書。近些年,這種縮印本出了不少,從表面一時還看不出是什么版本。但幾乎就在這一剎那,范哲突然“啊”地驚呼一聲,書也跌落在地。 吳師傅忙不迭地彎腰撿書,小心地拍打著灰塵,“范老師你怎么啦?” “偽經!異教偽經!”范哲從震驚中緩過來,眼睛睜得很大,盯著那本書的封面,仿佛那幾個普通的印刷字全成了毒蛇一般。 ! 吳師傅有些發呆,不明白范哲的反應何以如此強烈。 范哲一時間也同吳師傅說不清楚,畢竟對方還不是真正的信徒。其實偽經自古便有,并不算太稀罕,有時也稱作“偽名書”,意指那些偽托之作。 歷史上不斷有人宣稱自己因為某種機緣發現了遺失的篇章,但后來基本都證明純屬無稽之談,只是邪惡之徒假借基督名義欺騙世人罷了。不過,現在流行的在歷史上的確曾有過別的面目。有一些篇章曾經被列入某些版本的之內,但后來由于文本構成和教義的原因,終究沒有得到廣泛認可而被略去,這些篇章被稱為“次經”。天主教和東正教一般認為“次經”蘊含有圣靈默示,也屬于正典?,F在通行的分和兩大部分,主要由古猶太民族的神話、歷史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