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9
這下子,待秦鳳儀再啟程時,宗室直接去了四成,就是前頭有金山等著他們,如果是要與這種吃蛇蟲鼠蟻的山蠻打交道,便是金山,他們也不想要了。還有幾個豪門子弟,也深覺自己受不了這等辛苦,便未隨秦鳳儀一道繼續往南行,準備打道回京了。 這一次,那些個求去的宗室,襄陽侯卻是未再解勸。其實,襄陽侯也嚇得不輕。他先時也不過閑散宗室,因為人靈活,會辦事,他與順王還是堂兄弟,自小關系不錯,在順王那里很有些顏面。待宗室改制,聽聞順王亦有子侄入宗學,襄陽侯搭了個順風車,他家老三也跟著到宗學念書了。后來,襄陽侯干脆把家搬京城去了,準備在京謀個實缺。無奈,文官們防宗室防的緊,襄陽侯在京大半年,也沒能等到好缺。然后,就趕上秦鳳儀回京,襄陽侯是打順王那里聽聞過秦鳳儀的名聲的,一則宗室改制,罵秦鳳儀成了宗室的新風尚,以往大家見面都是問你吃了嗎?后來宗室改制,革了無爵宗室的銀米,按理與襄陽侯這等有爵宗室無干,但宗室改制還關乎爵位繼承方面。于是,宗室們見面除了問“吃了沒”,第二句就是你罵了沒。后,秦鳳儀再聞名于宗室,便是因其身世了。 襄陽侯聽順王提及過秦鳳儀,別看倆人掐過架,順王對秦鳳儀的評價竟是很不錯,順王就說過,“以后必為股肱之臣?!?/br> 及至秦鳳儀身世揭開。順王反是沒再說過了,但,襄陽侯下決心跟隨秦鳳儀南下時的那一夜,忽然就想到了堂兄順王對秦鳳儀的評價。 襄陽侯一樣是養尊處優的宗室,他也沒吃過苦,到信州一路上吃大鍋飯,那米粗的,襄陽侯都覺著喇嗓子??上尻柡钣幸粯?,秦鳳儀比他年輕,比他身份更高,秦鳳儀能吃,他便能吃。如今,襄陽侯見著山蠻人吃的那些東西,未嘗不惡心,可相較于秦鳳儀能面不改色的欣賞品嘗山蠻吃食,襄陽侯并不如那些個怯懦宗室一樣,要轉頭離去。襄陽侯反是很敬佩秦鳳儀,這的確不是尋常品種,尋常人哪里有秦鳳儀這樣的本領。 襄陽侯甭看年紀比秦鳳儀大十幾歲,但他此生辦過的實差也就是一些宗室里的事了。不過,也不是白活三十幾年,襄陽侯為人處事十分通達。他先時隨秦鳳儀過來南夷,原是想發點兒財的,這不是聽說南夷又要建外城么??扇缃?,襄陽侯的想法改變了。他沒做過實差,可他不是笨蛋,當自己不優秀時,跟著優秀人的步伐便是了。 秦鳳儀除了與當地縣里的山蠻宴飲,還請山蠻們參觀了他的軍隊,既有當地兵馬,還有土人兵馬。不必秦鳳儀說什么威懾之語,這些赳赳將士、雪亮長刀,足以說明他的實力。 襄陽侯跟著秦鳳儀時間長了,許多話也敢說了,襄陽侯便私下說過,“殿下,您這樣的身份,何需對山蠻這般客氣,他們不過是尋常的普通山蠻罷了?!?/br> 只這一句話,秦鳳儀便知道,可見尋常宗室都叫朝廷榮養成什么樣子了。要說宗室里還有人令秦鳳儀另眼相待,襄陽侯絕對是其中一個。襄陽侯是眼下追隨秦鳳儀的宗室里爵位最高的一人,而且,襄陽侯很有些領導力,宗室里的一些小情況,都是他主動去解決安撫。對于這一點,秦鳳儀很滿意。只是,連襄陽侯都會問出這種在秦鳳儀看來很幼稚的話,可見如今宗室水準。 這些想頭,也只是在秦鳳儀心中一閃而過罷了。秦鳳儀并未表現出任何不滿,而是耐心道,“正因他們是普通山蠻,我才會對他們這般客氣。山蠻的右親王,早在前年帶著兵犯南夷城時便被我殺了,左親王又被活捉獻俘?;旧?,信州的山蠻貴族,不是殺了便是囚了。眼下這些,是先時不受左親王待見的,還有便是,與左親王的關系并不大親近的山蠻支系?!?/br> 襄陽侯有些明白秦鳳儀的意思,不過,還是提醒秦鳳儀一聲,道,“山蠻畢竟非我族類?!?/br> “襄陽啊,你知道什么地方最窮嗎?”秦鳳儀顯然未要襄陽侯回答這個問題,他自問自答,道,“我少時在揚州長大,后來到了京城,如今又到了南夷。揚州之富,富在鹽商,可揚州的鹽商,大多并非揚州本地人,揚州的鹽商,其實多是徽州人。待到了京城,京城更是天子之都,較揚州的繁華更甚,而在京城,本地的京城人又有多少呢?而不論經商的,還是做官的,反多是外地人。待我到了南夷,發現這里太窮的,窮的只剩南夷本地人了。而南夷當地人,許多人在外頭有了出息,頭一件事就是把家里人都搬到外頭好地方去過活。這是小到一城,沒有外來人的城,會是最窮的城?!?/br> “再說大到一國,昔日讀史書,秦王要逐客卿出秦,后,李斯上。里頭有一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鼻伉P儀道,“別說什么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話。一個人,如果夠本事,自能令眾人折服。若無能之輩,莫說外族,便是身邊之人,也會擇木而棲?!?/br> “我是南夷的王,這里的漢人、土人、山蠻,一樣都是我的子民?!?/br> 第356章 降與不降 第356章 秦鳳儀這話, 襄陽侯覺著有些個幼稚了,但轉念一想,倘不是有這種一視同仁的幼稚想頭,秦鳳儀焉會用宗室呢?這般一想, 襄陽侯便一臉感切道,“殿下英明,殿下此言, 令臣茅塞頓開?!?/br> 秦鳳儀笑笑,未再多言。 襄陽侯覺著秦鳳儀幼稚, 秦鳳儀覺著襄陽侯雖則人情世故上還不錯,但腦子真不算聰明。便是不說那些個大道理, 只要想一想他這藩地的名字——南夷。帶了個夷字,便可知道, 他封地上必然是百族混居狀態的。換句話說, 非漢人居多。難不成,就因著不是漢人,便要防著殺了不成?先不說這種行為人不人道,把人殺完了,他這封地也清靜了。這不是自絕生路么。 要說秦鳳儀就藩以來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并不是南夷地方窮困、有山蠻作亂, 而是,人啊, 人口太重要了。 因為南夷人少,秦鳳儀簡直是珍惜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類。管他山蠻土人還是漢人, 只要是人,秦鳳儀都稀罕珍惜的很。何況,山蠻這些人,并非不開化的野人,他們只是書讀得少了些、各方面落后了些,整體上還是很識時務的。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秦鳳儀與襄陽侯暢談了一番,襄陽侯認為秦鳳儀是個可跟隨的人,畢竟,秦鳳儀對山蠻都十分優容,何況是宗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