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9
道,“陛下突然一說,我還沒啥主意。大殿下的意思呢?” 大皇子道,“今年是秋闈的年頭,要是仿科舉,就得一輪一輪的來了。還有出題,考試時間、在哪里考。二弟一直在宗人府,二弟的意思呢?” 二皇子就坐大皇子下首,習慣性的,“我聽——”后頭仨字“大哥的”還沒說出口,秦鳳儀就咳了兩聲,二皇子連忙改口,“嗯,大哥,我要想一想。我覺著,大哥說得挺對,就是,科舉是自秀才到舉人到進士,這考起來就是三年的事,宗室要是這樣考,不如就直接與學子們參加科舉就是了。既是宗室單獨的考試,總會有些個不同吧?秦探花,你說呢?”二皇子倒是改了凡事“大哥說”的習慣,如今他是習慣性的發表過意見后再加一句“秦探花,你說呢?”。 大皇子心下已是不悅,卻依舊不動聲色,笑的和煦,“是啊,秦探花一向多智,天下第三聰明之人,秦探花定有高見?!?/br> 秦鳳儀在御前都能話癆一二,哪里有他不敢說的話,而且,他是個凡事都喜歡發表意見的,就是大皇子不問,他也想說呢,見大皇子問了,秦鳳儀便道,“要依小臣說,也不必學科舉那一套,若宗室里有人想念書考功名,自然也是好事。但這回,是陛下想考較宗室,以授實缺。小臣想著,人與人所擅長之事也不一樣,倘是個擅文的,授了武官且不美。要是個擅武的,授了文官,更是亂了營。既要考一考,就是要擇良才,既要擇良才,必然要有個門檻兒的。要是細說,小臣說不了太細。小臣只是覺著,凡事先做了再說,宗室又不是外人,與陛下、兩位殿下、兩位王爺,您們都是一家子,哪里就要如春闈秋舉一般,鬧得偌大聲勢嚇死個人呢。就是我們小戶人家,家里長輩偶也要考校子弟的。要依小臣的意思,選個寬敞地界兒,習文的一般身子弱,先考他們,陛下出題,您是主考。兩位王爺呢,就是副主考。兩位殿下,你們原該一道考,可陛下是主考,這在官場上,得避嫌,你們就不必考了,兩位王爺上了年紀,你們雖是皇子的身份,畢竟是晚輩,多孝敬著些,別叫兩位老人家累著,也就是了。小臣我,跟著跑個腿兒,干些氣力活。介時考過了,你們一道看考卷,也好知宗室子弟文章好壞。取良才而用之,這以后說起來,也是皇家宗室的一樁雅事?!?/br> 秦鳳儀這一套話下來,愉親王看他的眼神愈發欣慰,閩王也不禁看秦鳳儀一眼,然后眼神不經意的掃過一臉高興的二皇子、眼神微沉的大皇子、以及喜怒莫辯的皇帝陛下。 閩王多年王爵,自景安帝說考校宗室子弟以授實缺時,就知景安帝是有備而來,只是,閩王沒想到的是,以景安帝的城府,竟用秦鳳儀這樣心機淺顯到讓人一望即知的小輩做事。這是什么樣的審美安排,閩王有些看不懂了。 第210章 秦探花是好人~ 第210章 閩王其實對秦鳳儀有所了解, 是聽八兒子說的。愉親王膝下空空, 空出個好大王爵, 閩王又不瞎, 自然能看得到。閩王兒子多,嫡出的兒子, 以后能承郡王爵, 但庶出的兒子們,只能降到國公爵了。宗室的國公, 不比京城實權的公府,一旦至宗室公府, 若無實職,未免蹉跎。閩王自然要為兒子打算,當然, 景安帝讓二皇子在宗人府當差的用意,閩王也不瞎,只是, 不是閩王說話難聽, 愉親王年輕時亦是八面玲瓏的人物, 如何能看得上二皇子這般木訥之人。 愉親王就是沒兒子, 人家要過繼,也得過繼個看得上眼的吧。依閩王對愉親王的了解,那是定不喜二皇子的。閩王就時常讓兒子過去奉承, 一則是兄弟間的情分, 這好幾年不見了, 老兄弟們就剩下閩王與愉親王了,愉親王還年輕,不過六十出頭。閩王不一樣,閩王都快七十的人了。閩王時常與愉親王說,“咱們這年紀,阿弟尚好,我是見一次少一次了?!遍}王每每說起這話,愉親王便有些心酸的。故而,待閩王府的幾個孩子,愉親王亦是親切的。 要是讓閩王說,皇帝你要愿意兒子過繼愉親王府,你就正經拿出個優秀皇子來,總不能挑個最差的糊弄愉王弟,這也忒小氣了些。 閩王就是自兒子八郎那里聽聞的秦鳳儀之大名,這位相貌極美的秦探花鳳儀,可不是個尋常人,屁出身沒有,就一鹽商子弟,硬是拜了方閣老為師,娶了景川侯的愛女,一朝春闈,明明會試孫山,殿試后卻被皇帝點為一甲探花,自此深得帝寵,頗是不凡哪。 不說別個,就前兩件事,也不似尋常人能做出來的。不要說一個鹽商子弟,就是豪門出身的子弟,若能拜閣老為關門弟子,娶京城第一侯府景川侯府的大姑娘為妻,這也是一等一的子弟,何況,秦鳳儀只是鹽商出身。 要不是知道景安帝沒有斷袖的愛好,閩王真得懷疑這位皇帝侄子是中了人家的美人記了呢。 當初八兒子就與他說過,這個秦鳳儀,雖為探花,卻是個臉皮八丈厚的,巴結起來,簡直沒臉沒皮,侍奉愉親王比奴婢都要周全。 八兒子年紀尚輕,閩王今日與秦鳳儀一見,雖則秦鳳儀的心機在閩王眼中淺到一望即知,但,秦鳳儀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就像八兒子說的,臉皮八丈厚什么的,在閩王看來,這可不是缺點。而且,秦鳳儀還有著與朝中臣子最大的不同,這人在御前咋這樣自在哩。倒不似在御前,仿佛在他家炕頭說話一般的自在啊。 他,堂堂實權藩王,愉親王,堂堂今上嫡親的叔叔,大皇子二皇子,天家貴胄,更不必提景安帝了,這是天下至尊,在皇家宗室的實權人物面前,秦鳳儀竟然能將宗室大比的職司輕輕松松的就給他們分派了。關鍵是,便是閩王當時聽著,也沒覺著不舒服。 一般來說,閩王是為上者,他分派別人分派慣了的。沒想到,一朝被分派了,他竟然沒有半點反感。 閩王何等閱歷,不由暗想,這雖是個鄉下小子,卻著實不是個簡單的,怪道陛下要用他的。 閩王經的事,見得人,多了。心機深沉的,心思曲折的,路不一定就好走。上位者喜歡的,從來不是這種人,反是秦鳳儀這樣心思淺的一眼望到底,還會諂媚侍奉,又肯做事的,最后還能輕輕松松丟出來做炮灰的,皇家最喜歡。 當然,秦鳳儀有岳家和師門,估計景安帝能手下略能留些情面。但依閩王的推測,現在秦鳳儀在御前有多得意,以后就當有多么的失意了。 不得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