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
竟是個女孩子,便也想造個小一些的宅子,不過你們也知道,他素日里賺的那些錢,還不夠家里花的呢,一家四口就靠他一個掙錢,想攢錢也挺不容易的,我便拉他入了伙,最起碼,有鯤哥的名頭在,作坊那邊定然沒人敢去搗亂的?!?/br>“那倒是!”周嬸嬸對此倒是頗為贊同。“這么急和大家伙兒商量,主要也是因為一旦作坊那邊忙起來,我定然是每日都要在那邊盯著的,鋪子這邊,往后就要多麻煩你們幾位了,你們放心,我不會讓大家白忙活的?!?/br>“若是作坊真的開起來了,今后,鋪子這邊,便由秋蘆暫代掌柜之職,月錢漲到每個月五兩銀子,小謝,我回頭再招三個小工給你,你便帶著他們負責上菜、收拾桌子。周嬸嬸,還要煩請您也做個管事的,我也給你招三個人,一個負責在灶下燒火,一個去后廚洗碗洗菜,剩下一個,您便帶著他一起煮面做飯,你們兩個的月錢是每個月三兩銀子?!?/br>“當然了,若是放在店里代賣的那些泡菜和醬料賣得多,我這邊也會額外給些賞銀的。這個往后再說不遲,你們看怎么樣?若是答應,我便和鯤哥說一聲,請他去給我物色開作坊的地兒了?!?/br>“嬸嬸這邊倒是沒什么問題,只是,春笙你想開作坊賺大錢是好事,可這做泡菜和醬料,定然要許多的圓白菜和辣椒吧?尋常的豆醬倒是好做,不過是多采買些豆子,也不算什么,可是這圓白菜和辣椒……”“怎么了嬸子?”“你有所不知,這圓白菜本地種的人少,原本是有人從南邊兒帶過來的稀罕物件,因這菜煮著耗費柴火又費油,本地人吃的少,也就只有縣里那幾家酒樓有得賣,你想做泡菜是好事,可是,哪里來的那許多圓白菜呢?”周嬸嬸擔心道。仿佛是害怕白春笙受到的打擊還不夠似的,頓了頓,又忍不住補充了一句——“再說了,那山辣椒雖說不值錢,可若是大批采買的話,也是要費一番工夫的,再說山民們種那山辣椒也只是為了供自家吃用,吃不完的才會摘下山來賣,只怕沒有多少可供咱們采買的?!?/br>白春笙:“……”他想賺錢咋就這么難?!不過,量大有量大的好處,量小也有量小的做法,想了想,白春笙到底舍不得放棄這條賺錢的門路,決定明日找時間再和王鯤風商量一下。況且,作坊要辦起來,也不是今年就能立刻投入生產的,不管是圓白菜還是辣椒,都是當年栽種當年便可產出的,他算了算時間,若是能找到替作坊專門種植這兩種蔬菜的農戶,等入秋便可以先種一批圓白菜,趕在冬日前說不定還能做出來一批。量太少?那就賣得貴一些嘛~等到第一批種植圓白菜的農戶賺了銀子,今后不必他們說,自然有跟風種植的,到時候量大了,價格自然也就下來了。只不過,泡菜和辣椒醬若是賣得貴了,那繼續在食鋪里免費送就不合適了,他得想想有什么替代品。畢竟吃飯送小菜是他們食鋪的優勢,若是一下子為了賣錢不送了,說出去對食鋪的名聲也不好聽。第二天白春笙和王鯤風把昨晚他們商量后發現的問題解釋了一下之后,王鯤風也有些頭疼。他在碼頭這邊向來扮演的是打打殺殺的角色,背地里又有自己的大事要做,自然不會去關心圓白菜和山辣椒的產量多少這種事情。要說有什么替代品?他要是知道的話,早就學會做菜了!勞資逛菜市場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帶隊去收保護費,誰知道市場上每日有多少人家賣圓白菜和山辣椒?王鯤風一頭霧水地想。“算了,我還是自己去看一看吧,順便找幾個老菜農問問,有沒有人愿意幫我種些圓白菜和山辣椒?!卑状后蠠o奈地看了一眼“從不關心糧食和蔬菜”的貓妖大人。“那現在就去吧,我看你們鋪子里的早市也快結束了,剩下一點他們能對付,你收拾一下,我們現在就去?!蓖貊H風幾口吃掉剩下的拌面,又將藏在下面的幾個魚丸夾到三郎碗里,讓三郎吃完自己去書鋪上工,便帶著白春笙去了魚街賣蔬菜瓜果的地方。大約是因為這條街有人管的緣故,整條魚街的買賣種類劃分十分清楚,靠近碼頭那邊自然是賣各種水產魚獲的比較多,中間便是一些酒樓食肆茶攤雜貨鋪之類的,外地來的客人一般都愛來這邊逛逛,也是整條魚街最熱鬧的所在,擱在后世,大概就相當于本地的“土特產市場”吧?再往后走,便是四里八鄉的鄉親們過來擺攤,賣自家特產果蔬之類的地方了,因這一處靠近那條小河,尋常人家的小船能直接??吭诮趾蟮氖A上,十分方便,因此便有許多附近的農家搭乘了小船到這邊賣些自家土產,瓜果蔬菜、雞鴨野味、山貨之類的十分豐富。這個點碼頭那邊的早市已經快結束了,這邊卻正是熱鬧的時候,每個來這邊擺攤的都有一個固定大小的位置,每日收取五個銅板的攤位費,若是不肯出錢,還可以拿自家的產出抵賬。王鯤風是不會親自做這些事情的,自然有手下去挨個攤位收取,白春笙便嘴角抽搐地看著這些小嘍啰們東家一個桃子、西家一個甜瓜的一路吃了過去,心想難怪早間只肯吃最小份的蔥油拌面,感情是擔心吃太多,早市上就沒法蹭吃蹭喝了!不過,白春笙是不會不長眼的去管這種閑事的,即便是后世,這種吃拿卡要的作風也不可能全部肅清,更何況是這里呢?說實話,和那種動輒斷人活路的真正的惡霸相比,其實黑魚精的這些手下已經算是很好了,最起碼,他們只敢蹭些吃喝,而不是一言不合就當街強搶。不出所料,正如周嬸嬸擔心的那樣,集市上并沒有很多賣圓白菜和山辣椒的,白春笙一路走過來,賣圓白菜的只看到一家,山辣椒有五家,但是每家也并不多,通常只是兩個竹籃子,也沒有裝滿,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家里吃不完的,過來賣掉換點買鹽巴的銅板罷了。逛了一圈,白春笙終于發現了這里的農民賣菜的致命缺陷:同類化嚴重!特別嚴重!胡瓜上市的時候都賣胡瓜,菘菜上市的時候滿大街都是菘菜,現在這個時節正是本地小香瓜和桃子、山梨、脆李子上市的時候,滿大街幾乎走幾步便能看到這些東西,賣的也便宜,成年人兩個拳頭那么大一個香瓜,竟然才賣兩個銅板!鴿子蛋大小的脆李子,一斤才三個銅板!價格雖不高,但是很明顯,都不是他想要的。等等!“那個,老人家,您這個也是拿來賣的嗎?”白春笙看到有老者挑著一擔子番薯藤走過,急忙喊住了他。“這是老頭子從上面割的野番薯藤,要拿回家去喂豬的,后生你要買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