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1
書迷正在閱讀:兩只作者被和諧詞影響之后、十惡不赦感化系統[快穿]、半夜被攻、霸道侵占、此禽可待、[嬴政+大漢天子]金屋、心動難耐、明日相逢、重生2001、狡童
得了父親的首肯,雙胞胎頓時歡呼一聲,乖乖地和他道再見,便去上課了。 阿寶端了碗杏仁茶到蕭令殊面前,同他說起這些日子他不在時家里的索事,都不是值得在意的,唯有給雙胞胎選的西席許先生,將他的來歷身份,及文海推薦的事情告訴他,讓他心里有個大慨印象。 蕭令殊十歲才開始學習,短短的三十年人生中,經歷和常人有些不同。不過這些年來有了妻兒,也開始關注起尋常人家中夫妻是如何相處的,父子之間又該如何,也知道孩子們三歲啟蒙,五歲讀書是正常的事情,所以對阿寶的決定沒有異意。 等阿寶說完后,他伸手握住她的手,黑眸凝視著她的面容,仿佛深深地將她鎖在眼眸深處一般,說道:“如此極好。你辛苦了!” 阿寶抿唇一笑,說道:“沒什么辛苦的,王爺在軍中效力,我和孩子們呆在城里,比在京里還清閑呢?!北绕鹪诰┏抢锱c他一年半載見不著一見面,現下不過是月余不能相見,已經算是極好的了,做人要知足。 說了會兒話后,開始各做自己的事情。 阿寶處理府中事務,看帳冊;蕭令殊隨便拿了本書看著,阿寶瞥了一眼,卻見是一本山河志怪,且是介紹南齊的山河志怪,不禁若有所思。 稍晚一些,今日的信件送過來了。 雖然南下,不過阿寶與京里的聯系并未斷掉,很多時候與江凌薇等人寫信聊天,倒是能知道京城的一些事情,甚至連各家的緋聞也知道一些。 阿寶將齊王寫給蕭令殊的厚厚的一沓信給他,說那是一封信,不如說那是幾十封信的份量了,不禁有些好笑,齊王一封信,已經抵得過人家十幾封信了,也不知道他哪里來的那么多話可說。 蕭令殊放下書卷,開始看齊王的信。 阿寶也拆開其他信件,開始。這些信里有威遠侯府的問候信,有田老夫人掛念的信,有江凌薇、金璟琋、五公主等人的信件。 等將信都看完后,阿寶頓時對今年京中的事情有些了解。新帝登基初時,大肆封賞,且宣慶帝本性仁德寬厚,善待其他兄弟,但凡滿十五歲的皇子,皆給他們派了差事,一時間人人夸贊,太上皇也放下心來。卻不想,不過幾個月,太上皇親自處置了賢王、寧王等,將他們軟禁于王府里。 阿寶沉思,賢王等被圈禁的罪名是有不軌之心,方使已經放權于新帝的太上皇惱怒,親自處置他,真相也不知道是怎么樣的。 看罷信,阿寶看向蕭令殊,估計那一沓厚厚的信里,應該詳說了賢王的事情罷。 蕭令殊看完了啰嗦至極的一沓信,主要內容一張信紙就能說完了,偏偏齊王為了讓他家親愛的五哥能身臨其境,連那日宮里開了幾朵花,寧壽宮和太和殿中有什么擺設都說得一清二楚,通篇廢話得讓人眉頭直跳。忍耐著看完后,蕭令殊也對京里的事情有了些了解,只是賢王與他無關,無論他現在如何,卻是沒放在心上的。 除了這事情外,江凌薇在信里又同阿寶說了武昌公府的事情。賢王妃雖然也和丈夫一起被軟禁于府里,不過太上皇對于孫子輩的孩子卻是極為心軟的,并未苛待他們,仍是讓人好吃好喝地供養著,宣慶帝也未曾落井下石,各樣衣食賞賜如流水一般賜進賢王府。倒是賢王妃的娘家武昌公府吃了罪,竟然被抄家了,貶為庶人。同樣被抄家的還有好幾家,皆是與賢王關系匪淺的人家。 讓阿寶比較關注的是,江凌薇也不知道哪里打聽到的消息,武昌公府抄家后,全家皆成了庶人,便在出嫁女的資助下,舉家南下回老家。而同行中,還有古馨愉,古馨愉這次卻是真正的患上了癔癥,整日瘋瘋癲癲的,不是先前對外的借口。 古馨愉兩年前偷偷離家南下,可她一個弱女子只帶著個丫鬟上路,又皆是涉世未深,還未到江南,很快便被人騙了財物不說,甚至連人也被騙到了那些骯臟之地,沒了財物,沒了清白,還要遭人作賤。武昌公當這女兒已經死了,根本不管她,還是武昌公夫人到底放不下女兒,一直堅持著讓人去找,經歷兩年,方找了回來。只是人找回來后,經歷了種種事情及打擊,已經讓昔日天真浪爛的姑娘完全崩潰了。 對于古馨愉來說,她是愛情至上,是要將自己清清白白地獻給心上人的。當清白不在,愛情幻滅,又整日遭到身體及心靈的折磨,哪里能承受得???所以等武昌公夫人終于將愛女尋回,卻不料愛女這回是真的患上癔癥,雖有好藥將她虧損的身體醫治好,可是卻無法讓她的神智恢復,成日渾渾噩噩的,直到武昌公府被抄家,她方才清醒,吐了口血后昏迷過去,等醒來后,已經失去了所有的記憶,人也變成了白紙一般空白的單純姑娘。如此倒是因禍得福,能忘記那些不好的記憶。 阿寶眉頭擰得死緊,放下信件后,心里有些憋悶,只覺得無論如何時過境遷,女子永遠是弱勢群體,要受到世俗的束縛,稍不小心就會落得萬劫不復的悲慘下場。所以女子立世,當更加自尊自愛,遵循時代的規則讓自己活得更好,切莫做出讓自己后悔一生的事情。這也是當年來到這個世界后,她慢慢得出的結論,因為醒悟了,所以收斂起本性,乖巧柔順聽話,無人能挑出一絲錯誤。 似乎是發覺了阿寶心情不好,蕭令殊不由得看向她,問道:“怎么了?” 阿寶渙散的眼神凝起,然后看向他,發現他眼中的關切,心情略好了些,笑道:“沒什么,只是有些感概罷了?!?/br> “感慨什么?” 見他追問,便將古馨愉之事一一告知。 蕭令殊從未將古馨愉放在心上,一時間竟然對不上號,直到意識到“古馨愉”等于武昌公府的三姑娘時,眼里透過絲嫌惡。在他看來,古馨愉所得到的一切皆是活該,是她自己導致的,與他人無關。雖然他不理世事俗情,可是這些年來走南闖北,見過的事情不知凡幾,雖然未放在心上,卻也留下些痕跡,世間女子萬千,像古馨愉這樣的女子也是有的,并不如何值得同情。 世人對女子本就苛刻,一念之差,便是萬劫不復。他隱約明白這點,所以當年心里對她想念得厲害,也不敢隨意地去接觸她,破壞她的名節,只是默默地關注她的消息。在明白婚姻是結兩姓之好,能讓兩個人永遠在一起時,方想要處心積慮地將她娶回來。 “不必傷感,她如何與你無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