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9
熱議的焦點。一個奢侈品,一個快消品,相得映彰互為對比,一時間,【韻】也是炙手可熱,成為了投資人、行業媒體追逐的熱點。 喬韻當然是明星人物,如今的網絡公司,最喜歡就是捧出個天才作為代表來講故事,故事講得好,拿到天文數字的融資都不奇怪,而如果說別的公司還要在幾個創始人中選擇一個來造神的話,【韻】的中心人物,毫無疑問當然就是喬韻了。這個作風強硬的個性設計師,好像終于也摘掉了‘秦巍女友’的帽子,憑著【直播爆賣】這個讓人驚詫的點,成為了傳說中互聯網時代的傳奇人物——如果不是秦巍戴上‘喬韻男友’的帽子的話,至少,他們也已經是平起平坐的關系了。 “銷量沒造假吧?” “會不會是炒作呀?” “人氣這么高,不可能光是炒的吧?” “就是不買衣服的人都很愛看啊,之前直播的時候,我一個特別不趕趟的女同事都去看了,她才學會淘寶幾個月!更不可能買什么奢侈品了——但也愛看得不行,還讓我使勁幫她刷屏,要求主播換衣服,就是喜歡這種打扮洋娃娃的感覺?!?/br> “淘寶現在已經瘋了,韻同款天天都是掛在搜索框下面的紅字,你們知道不,現在連做得好的山寨店都要搶——和正版一樣!而且價格也低不下來?!?/br> “怎么不知道?光是N市、Q市、D市那幾個服裝大市,這幾個月都阻止了好幾輪防盜版的清掃了,凡是號稱能百分百復制的山寨主,聽說全都被舉報了,進去好幾批!這是B市服裝設計師協會牽頭搞的活動,‘保護民族品牌,杜絕盜版’,什么什么的,這個牌子背后的投資人路子非常野,還真給他們弄下來了?!?/br> “我靠,真的???那他們家不發展,誰發展???他們最近有沒有融資計劃?咱們去接觸一下唄?” 小爆靠努力,大爆靠運氣,如果往回看的話,即使知道結果,任何人也都無法從國民級網絡熱點的崛起中復盤出決勝因素——這種大爆,甚至連當事人都會很吃驚。就像是【韻】,之前已經搞了兩次大秀直播了,網頁上也早就放了試裝視頻,反響確實非常不錯,但絕沒有到紅爆全網的程度。這一次請了嫩模來搞試裝直播,不論是公司還是粉絲,一開始都只是當做是發布會取消的補救措施,誰知道一下就火成這樣了?直播網站再三被擠爆,主播推薦款上架全秒,網民討論度極高……公司現在都不公布銷售額到底提升了多少了,知情人士推測,估計根本來不及統計,現在恐怕整個公司都因為這意料之外的單量忙瘋了,根本就顧不上別的。 是因為之前就吸引了一批喜歡看直播的粉絲,現在剛好戳到了她們的痛點?因為之前秦巍事件,導致喬韻也成為話題人物,網民關注度極高?這個奇跡是不是學到了直播試裝就可以復制?有沒有一定的原因是,除了B市以外,【韻】根本沒有專賣店,所以導致消費者一開始就習慣了上網看試裝?其余快消品牌如果仿效的話,效果會好嗎? 當然,拿快消品牌來對比,是有點不倫不類了,但國外大品牌,絕無可能自降身價,在短時間內跟上搞直播購物,這對他們來說太像是電視直銷了,而環顧左右,確實也并沒有第二家本土奢侈品牌能和【韻】對打,應該來說,本土奢侈品牌業這就是個偽命題——只有一家能立穩腳跟的話,能稱為‘業’嗎?【笙歌】這種牌子,賣價倒是挺貴的,但你要說這是奢侈品牌,它們自己就不答應——定位成奢侈,客戶起碼要被嚇跑一大半。而且他們主要的客戶群基本也不上網,一看就不想是直播用戶,估計更喜歡到專賣店試穿。 “中國真有這么多有錢人嗎?” 其實從數學角度來講,這應該是很合理的現象,有了國民度,基數就擺在那里了,哪怕100個人里只有1個能買呢,里面的有錢人也肯定是足夠把【韻】的庫存買空的。14億人的市場,假使說有消費能力的人群在兩千萬左右,這也是很多小國的國民人口數了。這么大的市場,就問你怕不怕? 毫無疑問,本土奢侈品將迎來一波投資機遇,一旦市場被人發覺,后來的競爭者根本是無法避免,不過也得承認,【韻】作為市場的拓荒者,已經在這塊蛋糕上咬掉了足夠大的一塊,現在也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機,只要抓住這個機會,后來者想要撼動它的地位,確實也是有點難了。 面對這樣的盛況,設計師本人有什么感覺?這些營銷手段是否都是出自她的創意?對市場的未來,她有何見解? 之前一樣有很多人想要采訪喬韻,但他們問的都是“你和秦巍上次見面是什么時候,是否已分手”這樣的問題,現在想要邀請她參加的,那就是各種高端大氣的產業峰會了,世界忽然對她的智慧充滿興趣,當然,創業辛酸史也成為傳奇的重要一環。連這樣的造雨人都要受媒體的氣,時尚行業是否已被媒體綁架?這種職務勒索在美國是否構成犯罪,是否已經是職業常態?這是否也是時尚雜志那重重黑幕的一部分?除了因秋褲而撕的那些黑歷史以外,時尚編輯是否還有不為人知的丑陋一面?這樣的潛規則,在國內也存在嗎?朱迪斯能得到應有的懲罰嗎? 但,【韻】畢竟和凡客不同——這個奢侈品牌雖然在營銷上幾乎可以說是毫無‘節cao’,但需要的時候,還是把矜持抓得很牢,“基于品牌定位,喬小姐不便出席太多公眾活動,她現在也正在全心全意地準備下一季的服裝秀?!?/br> 婉拒了大部分媒體曝光活動,但還是有些推拒不掉的活動,問題總是會來的,在品牌高層出席的年度論壇活動里,該問的問題,還是被問了起來,而這段采訪視頻登上熱搜的速度,甚至比一般明星的新聞還要更快。 “在美國請一個好律師是非常貴的,品牌受到的損害當然是她賠不起的,但我們還是堅持要告。主要就是為了澄清品牌的聲譽,她用一支筆毀掉的東西,我們要用幾千萬美元重塑回來——但這都是值得的,喬小姐說:請粉絲們放心,這位編輯一定會得到應有的懲罰?!?/br> 這位公司高管頓了一下,俊秀的面孔上浮現出微妙的笑,似有一點點無奈地說,“她還說,如果情況在預料中的話,這懲罰,一定會來得很快?!?/br> 一場官司打下來,曠日持久,怎么可能‘來得很快’?記者不以為然,又是心中一動,“公司除了起訴以外,是有打算采取一些別的行動嗎?” “我們也注意到,這個起訴的新聞在西方媒體沒獲得廣泛的報道,是否是說對方的雜志動用了一定的關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