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0
配裝內搭出現的——還不是完整的上衣,只是內搭。這就可見它在編輯心中的地位了,當然,這是一件不怎么貴的潮T,而且冒起得很突然,能在兩個月后的雜志就出現,已經說明了編輯對它的賞識。不過這對提高【韻】的逼格沒什么幫助,而且這種稀少的現身幅度也充分說明了這品牌的小眾,真正的一線品牌,那出現的頻率可不是蓋的,從手袋到鞋履,配飾到衣服,甚至還有鉆飾珠寶,美妝護膚等頁面都有出現,也都是好選擇?!哳l、大版面、頁數靠前’,能滿足這三個標準的,才是真正的一線品牌,它的一條裙子,別說1200刀了,3000刀都是應該的,這個價格瓊恩買下都還要偷笑了——就水晶裙那個做工,放在別的牌子被當高定入門,出手就是10000刀都是未必的事。 也所以說,一條裙子1200刀,還可以算是有性價比的了,就其本身來說并不算貴,但瓊恩介意的還是她不能肯定這品牌的落腳點在哪——Tory Burch也是個她很喜歡的牌子,也有一兩千一條的裙子,但她就不怎么會買,因為她在雜志前半本上基本很少看到它出現,更多的還是在后半本的配搭里,以基礎款現身?!撬涂隙〞I她家的基礎款芭蕾鞋,并且把品牌落腳在這個300-500美元的區間里,任何高于這個價格的單品,她都會覺得Overprice,附加價值抵不了這個價錢,她會買Tory家的襯衫和西褲,夏天穿的連衣裙……但一筆投資較大,可以穿很多年的大衣、風衣……她還是要去買Burberry。 所以,【韻】的落點在哪? 看官網,兩種價格都有,血手T是潮牌價格,連衣裙就是二線奢侈品,這樣看品牌的自我定位給其實是分成兩條線,當然所有品牌都是如此,都想搶占大量市場,而瓊恩就想知道,在市場、大眾、權威……不管是什么也好,反正,在別人眼里,【韻】的主基地是商業潮牌,還是二線奢侈品? “嗯,如果這一次國內有媒體會報道她們的秀就好了,雜志可能得等,但網站可以先做些點評吧?!彪m然還在以雜志作為逼格的標準,但瓊恩不知不覺,已經更傾向也更習慣于網站了——一場即看即買的秀,卻要等一個月左右才能看到媒體的評價,不覺得很荒謬嗎?在這點上新媒體真是占盡了優勢,它們和【即看即買】一樣都屬于未來?!鞍姿关悹柕钠肺兑恢敝档眯刨嚒?,她一直都喜歡JJ,這就完全可以說明她的眼光了。也許,我該給她留個言?她可能去不了現場,但只要有網絡就都能看到這場秀?!?/br> 【艾米,我是你的粉絲,一直非常關注你的博客,我想冒昧地問你一個問題,你聽說過‘韻’這個牌子嗎?前段時間它被GA收購了,接下來將會在首爾舉辦一場服裝秀,而我們也可以在網絡上同時看到……】 飛快地鍵入留言的同時,她又有些哀怨地嘆了口氣,“唉,如果JJ有博客的話該有多好,如果她愿意穿那條裙子的話,我立刻就會買,怎么可能還在乎值不值得?當然啦,如果她愿意穿,這也不會是問題了,像她這樣的大明星,早就足以一人穿紅一個品牌了……” # 【而我們也可以在網絡上同時看到,這是網站地址,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拜托一定要看,然后給我一些點評,我非常依賴你的看法……】 艾米斯貝爾劃著剛發售的iPhone,飛快地讀完了這則留言,很快又擠出微笑,對迎面而來的某張熟臉打了個招呼,“嗨,Mandy,又看到你了?!?/br> Mandy Park容光煥發,和她寒暄了一會,她一走開,幾個小伙伴就圍了上來,“今年她在紐約停留的時間明顯比往年長?!?/br> “我真想知道,亞太區的買手不在亞洲該怎么從事自己的工作?!?/br> “噢,親愛的們,別這么刻薄——也許這正是問題所在,亞洲那邊根本找不到足夠多的品牌讓她工作,她只能留在紐約?!?/br> 時尚派對就是這樣,當面笑臉迎人,但一轉身就開始竊竊私語:某人是否打了玻尿酸,誰的鼻子明顯是墊了假體?最近所有人都在奉承xx模特,毫無疑問,這是因為他睡了某個知名設計師——真的?可那位設計師不是早已有了固定伴侶?——你不知道嗎?別看那對夫夫媒體宣傳得好,一向是Gay I,可私下一向是各玩各的…… 和娛樂圈一樣,你在時尚圈的人緣如何,主要是由地位決定,你和什么人交往,什么人做朋友,主要看你在這個圈子里擁有多少人脈和權威,其中不少糾紛就來源于雙方對實力認知的不一致。就像Mandy Park,她在這個圈子,一向是邊緣人物,平時都和時尚博主來往,她們的目標主要是‘混’進這類時尚活動,鑲邊拍幾張照,最主要是被記者捕捉到,能登上網站新聞頁面,成為【IT Girl出席愛馬仕春季Party,穿著當季新款】這條新聞下的一部分。 當然,如果身兼富家子女的身份,交際圈肯定會更高級,不過,這里的富,指的就不是平時的殷實了,家里怎么也要有帕麗斯希爾頓的歷史底蘊和身價,才能和明星、大買手以及時尚總監、資深編輯談笑風生,小博主們雖然一樣不愁錢——即使原本是靠平民穿搭的巧思走紅,等混到能參加派對的身份,除了一線大牌以外,也很少需要自己花錢買衣服了——但家里沒名氣,一年也買不上100多萬……那有什么資格去和這些食物鏈頂端的玩家做朋友?也就配和Mandy這樣,在一個倍受冷淡的大區做買手,整個工作可有可無,完全是靠行政能力在混,GA光環傍身的小玩家交際了。 但今年,Mandy自以為身份已有所不同,走路帶風,說話都大聲了點,去和大編輯打招呼的態度也自信了不少,原本的朋友們心里自然是有點酸的:她們可不覺得,Mandy會憑借著那個新崛起的品牌麻雀變鳳凰。 “她剛從香港回來吧?可憐的Mandy,也許還不知道Stel有多討厭那個新品牌和她們所謂的【即看即買】?!盩ina輕輕搖晃著香檳酒杯,用幸災樂禍的語氣說道,“你們猜她會不會和Stel談到那個新品牌?” 一樣是時尚編輯,但Tina只是時尚板塊編輯,身份也只夠她拿到一張入場券,她說的Stel則是美國版的資深編輯,Amy平時也就只能打個招呼,混個臉熟了。Tina能以這種口吻談論Stel的喜好,也是一種炫耀。 “真的這么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