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
就隱藏在帳外,靜靜的等候胤禩的命令。胤禩一個凌厲的眼刀掃過去,逼得那人低下了頭。胤禩平復了一下情緒,然后對著那人說道:“驚蟄,你帶著十四爺去九爺的別院,扶翼應該帶人在那里接應了。一路上你要小心保護十四爺,若是出了問題,你也就不用回來了?!?/br>胤禩動作輕柔的把胤禎過到驚蟄的懷里,聲音卻滿是冰冷肅殺的意味。驚蟄深深低下頭答道:“是?!比缓笳酒饋?,接過胤禎,向胤禩點了點頭后就背著胤禎從窗戶悄無聲息的消失在了黑暗中。胤禩看了另一個人一眼,道:“逾輝,你去看著那些人,讓他們按命令行事?!?/br>“是?!?/br>逾輝頓了頓,見胤禩并無別的吩咐,就像驚蟄一樣退了出去。胤禎的軍中有他自己的親信,也有八旗子弟,但更多的卻是為維持生計從軍的普通人。這些人雖然能夠奮勇殺敵,但大多數人卻畏懼權勢,不敢對抗皇權。所以,胤禩推斷,為了不想走漏風聲甚至軍隊內部發生暴亂,知道胤禎逼宮計劃的應該只有他的幾個親信。他們想要做出得勝歸來的大將軍王被朝廷冷遇,他們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軍人不但得不到功勞和感謝,反而被朝廷苛待,甚至要被驅逐的假象。再于戰前進行挑唆,元帥的命令加上進京來的不平等待遇,再加上適當的挑唆,就能讓這群剛剛從戰場活下來,血氣還沒散盡的士兵們暴起一戰。胤禛不抵抗的話,紫禁城無疑會被推倒。而京城駐軍一旦抵抗,就一定會流血。一旦流血,這場戰爭便沒有任何辦法阻止了。生靈涂炭,正是如此。所以,必須將一切扼殺于萌芽。胤禩的計劃是放倒胤禎的親信。憑著八爺黨的關系,胤禎軍中自然有胤禩的人,也有小九小十的人。雖然兵權不可能交到這些人手中,但他們的人和十四親信的關系都是不錯的。不錯到,可以找胤禎的親信喝酒談天卻完全不被懷疑的地步。只是他們帶去的酒,已經被逾輝加了料了。逾輝同時也會看著他們,避免一切意外。逾輝退出去后就剩胤禩一人留住大帳中對著殘羹冷肴,對著將熄的燈火久久佇立。晝與夜的界限從模糊漸漸變得清晰,天邊微微泛白,燈火黯淡下去。胤禩活動了幾下站了一夜僵直的手腳,驅趕盡眼中的陰霾。局面不容許他退縮。最缺德的,最不能饒恕的,最令人痛恨的事情已經做完了,現在收手的話不僅折辱了十四,就連小九小十,還有全京城的人都會被牽連進去。胤禩握緊拳頭,掀開了軍帳的簾子。帳外,模糊的光影里,逾輝站在倒了一地的親兵中,牽著胤禩的戰馬默默等候。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小珂寫的很糾結,不但是因為虐,也是因為這章有點黑八爺的意思了。親們可能不會喜歡。但小珂認為八爺并不是個好人,他在歷史中有那么高的地位,手上不可能干凈?;蛟S是因為無奈,或許也會痛苦,但八爺并不會動不動就手軟,我想塑造的也不是一個一味善良的八爺。小珂真心希望,有人喜歡這樣的八爺,有人能諒解這樣的八爺。^_^還有就是關于這次謀反的劇情全部都是小珂想象的,這幾天總有一種自己是反賊自己想謀反的沖動。但是一定會有不合理的地方啦,請親們多包涵。本來想一章結束的,但沒想到越寫越長,一章已經,HOLD不住了,所以只好先發這些^_^。小珂已經開學了,這學期有好多理科的課,而且還有高數,小珂要加油的!更新盡量不會落下,謝謝親們支持。另外,小珂求評論,沒有評論就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寫起來也分外沒底。還有就是,小珂寫起來其實也很心疼的,途中有好幾次都有換掉四爺,讓八爺幫助十四逼宮,宰了老四,八爺當皇帝,從此和十四幸福的生活中一起的沖動。所以這篇文是連載中而不是全劇終是小珂戰勝自己的結果哦^_^☆、第十六章很快天色大亮,太陽高懸空中。臨時圈定的校場突然傳出一陣全軍集合的號角聲。號角聲渾厚低沉,轉瞬傳遍了整個營地。軍士們先是一愣,緊接著便放下手中的東西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校場。士兵們到時將軍副將們已經在校場前頭列成了一排。將領們背對著他們,看不到正臉,但氣氛卻十分凝重。好在十四向來治軍嚴明有方,撫遠軍個個訓練有素,壓下小小的疑惑,士兵們不用任何指揮便迅速且整齊的站好了隊,個個精神飽滿目視前方,安靜的等待指示。在一片沉默肅穆中,校場上的戰鼓突然被一個黑色勁裝的人重重擂響。在緊湊激昂的鼓聲中,胤禩騎著雪白壯碩的戰馬馳進校場,幾息間便躍到了校場臨時用作指揮,檢閱和互相切磋的高臺上。胤禩猛的一勒韁繩,戰馬雙踢高高揚起,發出一聲高亢的嘶鳴,然后才落了下來。胤禩單手勒韁,他面容冷峻,迎著十萬大軍驚異的目光,端坐在馬背上,淡然俯視整個校場。胤禩此時已換上了補服,色用石青,繡四條五爪金龍,前后正龍,兩肩行龍,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片金緣。下幅繡八寶平水,亦金緣。親王端罩,取之青狐,以金黃緞之。如洗的碧空下,陽光照射在胤禩如玉的臉龐上。胤禩微瞇鳳眼,眼角卻稍稍上揚。他生的極俊美,但給人的感覺確實貴氣逼人,凜然不可侵犯。胤禩的目光極冷極淡,毫不避退的與三軍對視,一時間竟鎮得整個場面鴉雀無聲。周身的威勢讓人只是看上一眼便覺得心驚膽顫,生出退之意。胤禩打馬上前幾步,緩緩掃視校場一周后,從袖中掏出明黃卷軸,舉過頭頂,朗聲道:“本王名為愛新覺羅·允禩,乃大清和碩廉親王!三軍將士,跪接圣旨!”胤禩的聲音并不像行軍打仗之人的粗獷洪亮,而是清清冷冷的,但卻剛好能讓整個校場聽得清楚。八爺黨的人口中叫著“臣等接旨”紛紛跪下。士兵們一見統領們都跪下了,當即也放下兵器呼呼拉拉跪了一地。胤禩展開圣旨,念道:“制曰:自捷報抵京,朕喜不能自已?;亟綇?,皆眾卿之功。撫遠大將軍允禵沉著智勇,連戰連勝,朕心甚慰。眾將士奮勇殺敵,保家衛國,朕甚欽佩?,F,三軍凱旋。朕晉允禵為和碩毅親王,諸將軍,副將,參軍皆賞一年奉祿。有功、勞者皆按功封賞。三軍將士,皆賞銀二十兩,rou十斤,錦緞十匹。為國捐軀者,其妻幼可至郡縣領銀四十。另,朕特命工部啟御酒千壇,著廉親王允禩,多羅貝勒允禟代朕犒賞三軍。即日起,三軍可自行回鄉與親人團聚,從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