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1
有得到任何消息,曉年眉頭開始鎖起。他先是安慰自己,少海海域寬廣,他們又是去查探事情,需要隱蔽,不能每天傳消息也是正常。但又過了五日,還是沒有任何消息,曉年開始慌了。第189章打算重午之后,一連七日,曉年都沒有收到任何關于劉煜的消息,其間,還在綏錦幫陛下打理王府的蔣智快馬入京。他以向陛下稟報立陽三郡的政務為由入宮,那時候出海的隊伍已經有五日沒有消息,他知道曉年此刻焦灼的心情,于是趕緊寬慰道:“武原是跟陛下一起出海的,鎮魔營又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陛下當無事?!?/br>鎮魔營的坐騎是妖魔,雖然有皇族的神武鎮住,但若騎兵本身沒有魂魄之力、武功實力不夠強悍,根本無法駕馭在空中飛行的妖魔。每位鎮守邊境的親王手上都有一支鎮魔營,只是騎兵數量多寡的區別而已,劉煜的立陽軍人數比不上曾經的京城十六衛,但鎮魔營的騎兵數量,卻是與鎮守徒太荒原的爍郡王手中的騎兵數相差無幾。這一方面是因為劉煜青年時期要面對厲皇帝、承皇帝和徐家多方勢力,除了培養立陽軍,還得有其它自保的方式,所以自獲得軍權之后,他就特別注重維護鎮魔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劉煜乃厲皇帝親封的攝政王,在很長一段時間被新帝和徐家忌憚的同時,也是許多人心中真正的明主,所以不少能人追隨其后,效命于煜親王府,所以無論是親兵、立陽軍,鎮魔營,還是劉煜身邊的屬臣和暗衛,都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內外的因素早就了驍勇善戰、聞名天下的立陽軍,也讓煜親王的鎮魔營,這件藏在暗處、不被普通人知曉的利器,變得愈加鋒利。曉年見過一些鎮魔營的軍士,雖說不是各個都像鄭武原那般擁有完整的魂魄矛隼,但多少擁有不完全的魂魄。鎮魔營比之劉煜的親兵、暗衛,忠心不用說,更何況還有鄭武原跟陛下一起出海,實力更是有保障。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用神武壓制妖魔的劉煜安然無恙。否則,一旦妖魔不再受皇族的控制,哪怕普通人再強悍,又怎么會是妖魔的對手?原本實力強勁的鎮魔營,只會瞬間崩潰,那些心腹精英,恐怕也難以逃出生天。尤其是在海上,面對汪洋大海,連巨大的妖魔都是渺小的,更何況是人。為了保證安全,最初劉煜一行到少海,不會一直在海上行動,他們每天都要返回海岸休整,然后用陸地上的傳信方式送信到京中。現在沒有消息,蔣智又親自確認了暗棧的運作正常,這就說明陛下他們確實有好些天沒有返回陸地,而一直在海上某處。人們常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其實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畢竟古往今來在海上失去蹤跡的人數不勝數,隨便經歷一次海事或者別的事故,就可能船沉人亡,什么都找不到了。曉年不愿去想劉煜遇險的可能,但蔣智作為冀州皇帝的左膀右臂,卻不得不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如果陛下真的遇險,甚至……他們這些心腹應該怎么辦,錦陽王應該怎么辦,小皇子又應該怎么辦……當務之急,他們首先要想辦法去海上尋找陛下,如果光靠立陽的海軍,顯然是不夠的,還得借助其他王爺手中的鎮魔營。且不說這東拼西湊的鎮魔營心齊不齊,現在就是要一位皇族率其出海,都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荊郡王如果知道陛下在海上失蹤,是否還愿意冒著極大的風險去海域尋找自己的堂叔,誰都不能保證。劉荊只要適時裝個病,表示自己的狀態無法駕馭鎮魔營,就完全能夠躲過出海,而再來縱觀冀州皇族,就跟當初選皇帝一樣為難,還真找不到可以壓制妖魔并大膽出海的皇族。不管怎么樣,要想借葵郡王和爍郡王的鎮魔營,就必須言明事態的嚴重性,這樣一來,陛下遇險的事情決計隱瞞不了,接下來會引起怎樣的反應,蔣智光是想想就知道有多復雜。最糟糕的情況是,如果將皇帝出海遇險的情況公之于眾來尋求幫助、出海救人,最后還是遍尋不得,也就是說新帝登基不過數月就遇難了,對于冀州人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承帝劉炘在執政后期,一舉清繳了外戚徐家和兩個反王及其黨羽的勢力,早些年又通過面上貶謫、實為保護的方式將一些老臣、能臣留下來,后來召回天京留給其子少帝。經過一年多的運轉和磨合,冀州朝廷與幾年前那外戚把持朝政的模樣,已經全然不同。這一點在冀州皇帝離京出海十日,朝廷運轉基本無礙,就可體現一斑。不過,朝廷能像這樣有條不紊運轉的前提,是因為有御座上那個人作為統領,無論是精神上的震懾,還是實際對朝局的控制,皇帝,都是至關重要的存在。蔣智并不知道曉年也是先祖返魂,但他知道兩位皇子的情況——皇帝之子,先祖返魂,又在帝師蔡鵬那里過過明路……只要有他們這些劉煜心腹在,要想排除困難輔助幼主登基,并不是問題。但是這里面,又有新的顧慮。首先,兩位皇子乃是雙生,不僅外貌無差,而且天賦相同,誰來繼承皇位?另外,過去爍郡王和荊郡王甘于臣服,一方面是因為錦陽王和其族兄對劉爍有救命之恩,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敬畏煜親王的勢力,如果得知陛下不在了,他們是否還心甘情愿臣服于年幼的新帝。所以,要得到朝中眾臣的支持,同時也威懾爍郡王和荊郡王,兩位皇子……至少要登基的那位擁有先祖返魂的事實,必須公之于眾。由誰來說,什么時候說,都是需要考量的,如何才能最穩妥,并且最大化地利用這個事實來為小皇子造勢,都是智囊團需要斟酌的問題。而且,這時候錦陽王該如何自處和應對可能遇到的各種麻煩,也是蔣智要思考的事情。錦陽王是皇帝祭天時親封的男后,既然那時候群臣對男后一事沒有提出異議,一旦陛下變成先帝,那他們就不能以此來做文章,所以錦陽王這個男后,也順理成章變成了新帝的長輩。外人不知道小皇子其實是錦陽王養大的,比跟陛下這個實際上的親叔叔、名義上的父皇還要親近幾分,所以他們勢必會擔心宮里的情況。這些外臣不至于擔心錦陽王會暗害小皇子——畢竟他此后的尊榮完全系在小皇子身上,但卻會懷疑,說不定錦陽王獨得恩寵多年,養了點野心出來,可能想做當年外戚徐家籌謀已久但沒做成的事情,也就是控制年幼的小皇子,挾天子以令諸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