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6
家伙”再大膽,也不敢覬覦自己的小尾巴了,于是放下心來,繼續趴在他腿上。一時之家,馬車里安靜了下來,只能聽到外面傳來噠噠的馬蹄聲。曉年享受著這難得的愜意,他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跟叔叔來乘音山時的場景,然后像講故事一樣,溫聲跟小虎崽說起自己幼時的經歷。……到達乘音寺后,身為皇族的煜親王既是立陽之主,又是兩任帝王親封的攝政王,見到了乘音寺主持。隨后,他們住進了寺廟為香客提供的居士寮里,只不過煜親王能有間單獨的院子,原本就是供皇帝和皇族子弟歇腳的地方。先是跟著祖父他們一起進寺廟里香祈福,又給父母的長明燈捐上香火錢,隨后曉年就想去洪懸大師的藥廬看看。洪懸大師因著四處游歷的經歷,見識了不少別州的醫術,很多在冀州醫者眼里極為荒謬甚至可怕的醫術,在洪懸大師那里只是治病救人的不同途徑。曉年來自華國,對于這些稀奇古怪的方法不僅不覺得奇怪,還覺得格外好奇,有些是他熟悉的,有些則連他也聞所未聞,自然感興趣得緊。那個時候,一直為旁人又敬又懼的洪懸大師,還有什么都不怕、什么都好奇的曉年,成為了彼此的知音之人,洪懸大師的藥廬,成為他在乘音待得最多的地方。雖然大師現在不知道云游到何地去了,但曉年還是想去故地轉轉,順便看看大師托付給寺廟中僧人看管的苗圃。于是,兩人把小虎崽安頓在房間里,這樣結伴而行、上山里去了。洪懸大師的藥廬在深山中,尋常百姓進了乘音寺,就會在寺廟的范圍內活動,所以極少有人能夠找到他的地方。那個時候若不是曉年順著野生藥材的方向找過去,也許還很難碰到洪懸大師。“當初想著,如果不趁此機會見大師一面,下次再想等大師回乘音,恐怕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br>煜親王隨曉年走在那條還有些印象的小路上,言道:“沒想到,十年過得這么快?!?/br>曉年去乘音的時候正是十歲之齡,如今他已及冠,可不正是十年之期方過。那一年他們擦肩而過之后,曉年繼續在祖父身邊學習傳統醫學,而煜親王則回到京中,繼續過著受魘癥所擾的日子,相比之下,曉年似乎過得要幸福得多。想到這里,曉年就有些心疼劉煜:自己如果能夠早點為他看診就好了,最好那個時候就讓對方知道,自己有些辦法可以給他緩解病癥,這樣劉煜就不用繼續難眠這六年了。相比于曉年有頗多遺憾,煜親王心中更多的是慶幸,慶幸他們曾經擦肩而過,最后終于還是走到了一起。因為魘癥不愈,煜親王殿下見過的醫者數不勝數,當初求見洪懸大師,是因為對方于草藥一學上極具權威。因為洪懸大師常用問若未聞的醫理、見所未見的藥草,惜命至極的達官貴人們不敢求助于他,倒是些尋常百姓病入膏肓了,又無錢看病求藥,所以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沒有各種顧慮,反而因為得到大師的救治而痊愈。煜親王不懼這些,所以找到洪懸大師求助,可惜,最后并未能在洪懸大師那里找到治病的方法。不過他依舊很感謝洪懸大師,因為對方冥冥之中似乎把曉年送到了他的身邊。此時已經是秋末,山間有些涼意,兩個人走在崎嶇小道上蜿蜒而上,劉煜就握住了曉年的手。十年前他們往相反的方向,各自走著各自的路,現在卻并肩而上,同心同行……這種感覺,讓人感動,讓人喜悅。走著走著,他們終于看到了洪懸大師的藥廬,只見那木屋在樹葉漸落的樹林中露出一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等待歸人。走到了屋子旁,發現照顧苗圃的僧人不在,曉年就先去看了看苗圃,煜親王跟著他一起在旁走動,聽曉年說哪些藥材要收起來了,哪些還要等初雪。就在這個時候,劉煜和曉年同時感覺到了什么,他們扭頭往另一個方向望去。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見一個背著行囊的老者,拄著一根木棍,慢慢從山間走來。走得近了,對方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一個慈祥的笑意,溫聲道:“煜親王殿下,簡小施主,別來無恙?!?/br>第164章秘密十年,無論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漫長的歲月。不過它對洪懸大師和劉煜,并沒有造成太大的改變,不過是給他們增添了幾分閱歷,但卻讓曉年從十歲稚童長成了翩翩君子。洪懸大師竟然一下子就認清了他是誰,這讓曉年感到十分驚訝。畢竟他們這么多年未見,自己的變化算是很大了,即便是一般的親朋長輩,幾年未見他,都未必能這么快認出曉年來。就在這時,曉年看到洪懸大師的身后走出了一只棕黃色的大狗,還以為是跟著大師的動物,卻猛然發現那只大狗在林間行走的時候,竟然一點聲響都不會發出。這種情況,只有可能是曉年過去看不到、但現在可以看到的魂魄,才能做到的事情。想想他和劉煜都可以憑人身上的味道分辨他人,曉年想:洪懸大師或許也是通過某種味道來記住自己的,所以無論他的容貌發生怎樣的變化,身上總還是會有些讓大師熟悉的氣味,讓大師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是先祖返魂的事情,實在太過驚世駭俗,曉年不敢多去看洪懸大師的魂魄。但他心里不禁感嘆:以大師的能力,想要在他們面前隱藏自己的魂魄,應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還是愿意展示自己的魂魄,這就是在表達親近之意啊。果然,那只看上去有些蒼老的大狗,走過來蹭了蹭他們的衣擺,才回到洪懸大師身邊,看上去十分友善。劉煜和曉年一齊對大師行禮,對方眼中原本閃現了一絲訝異,但很快就恢復了笑意:“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沒想到貧僧這次回來,竟是這么快就遇到了老友,甚幸,甚幸?!?/br>曉年也沒想到,十年匆匆而逝,他們來到乘音,能夠遇見一直在外游歷的洪懸大師。“殿下,簡小施主,不若隨貧僧進屋一敘?”洪懸大師指了指自己的藥廬,對他們道。曉年和劉煜走上前去,想幫大師取下行李,老僧人也沒有拒絕,倒是饒有興致地看他們一起動作、頗有默契的樣子。三人進了屋里,曉年憑借模糊的印象,覺得這里似乎一點都沒有改變。書架、藥架、桌椅的位置都沒有變,因為有寺廟里的僧人一直幫忙打掃,所以就像一直有人住著似的,并無灰塵,干凈整潔。在洪懸大師的示意下,兩人將行李放到屋子一角